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ong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旅游经济文献综述
  (一) 国外旅游经济的研究
  最早研究旅游经济的文献是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博迪奥(L.Bodio)发表的《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其后尼塞福罗(A.Niceforo)和贝尼尼(R.Benini)分别发表了《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1923)、《关于旅游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1926)。他们从统计学角度研究游客人数、逗留时间和消费能力的关系,反映了人们早期从经济层面对旅游现象的认知。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A.Mariotti)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做出系统剖析和论证,他主张把旅游活动分为“能动旅游”和“被动旅游”两种形态,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中心地理论。
  (二) 国内旅游经济的研究
  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至1990年创立了旅游经济学科;第二阶段是在90年代,该阶段是由点到面阶段;第三阶段是近几年出现的,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角度来研究旅游经济现象。如李创新(2008)根据基尼系数理论构建出由旅游竞争力贡献率累积与旅游收入占有率累积分布图呈现的洛仑兹曲线模型,提出各省市旅游竞争力对旅游收入的贡献。刘丽梅(2007)从旅游收入效应、旅游创汇效应、旅游就业效应和旅游投资效应入手,分析了内蒙古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应。郝晓兰(2012)提出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转型,指出产业融合会产生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最终会产生整个产业的创新。李海燕(2013)提出随着第一、二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对整个区域内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旅游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三要素构成的人们空间移动的现象,旅游经济是一种由人们的空间移动消费而引起的经济现象。
  二、内蒙古旅游资源简介
  内蒙古地处中国正北方,是祖国的北大门,外接俄罗斯、蒙古国,内跨“三北”,毗邻八省,潜在国内客源市场庞大,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一)自然旅游资源
  主要有草原、沙漠戈壁、湖泊、森林、河流、冰雪、矿(温)泉等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其中草原资源尤为丰富。
  (二)人文性旅游资源
  蒙古族、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传统特色,参与性强。节庆时期还有一定地方民族特色的活动,如那达慕大会、满洲里冰雪节、科尔沁草原赛马节、赤峰冰雪旅游节、昭君文化节、乌海葡萄节等。
  (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
  内蒙古地方风味美食,主要指居住在内蒙古地域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共同经济、文化生活中,相互影响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风味饮食。如内蒙古的烤全羊、烤羊腿、手把肉、奶皮、奶豆腐、奶茶等。
  三、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经历了自发发展阶段(1999年以前)、旅游产业规模扩张阶段(1991年—1999年)、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3年)。2004年以后,受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及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内蒙古旅游业又有新的突破,旅游业发展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如表1、图1所示,内蒙古旅游业对自治区国民经济的贡献先呈增加态势,但在2008年以后这种态势逐步下降。1999年,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旅游业总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的2.48%,占全区GDP的1.03%。2007年这两个指标分别达到18.13%和6.49%,较1999年分别增长了六倍。但2008年后旅游业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在萎缩,在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地位需进一步明确。
  表1 1999-2007年内蒙古地区旅游收入与GDP、第三产业产值的关系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整理。
  图1 内蒙古旅游收入分析
  四、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淡旺季突出,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得不到修复
  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仅在夏季适宜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在其他季节的适宜性不足。这也造成旺季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 等接待设施紧张,影响了服务质量。就自然旅游景区而言,内蒙古草场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原面积为8.6亿亩,从东部的科尔沁到西部的阿拉善草原,从北部的呼伦贝尔到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纵横几千里,但近年来草场遭到人为或“蹄灾”破坏,整片整片的草场得不到生长。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历史古迹保护不力、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景区(点) 空间分布较散,旅游产业化意识薄弱
  内蒙古地域广阔,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较分散,景区( 点) 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集聚程度较低。从旅游者角度考虑,其花费在旅游路途上的时间较长,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均相对较高,不利于体验多条旅游线路。旅游业涉“行、住、食、游、娱、购”六大要素,本身具有一种与其它产业关联度极强的特性。旅游业的生产资料和设备都几乎由所有重要的产业部门来提供,其回归效应非常强。因此可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拉动作用。但内蒙古旅游产业结构单一,还没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整体旅游经济规模偏小,水平较低,影响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互动。
  (三)宣传力度不够,旅游管理人才稀缺
  内蒙古许多旅游资源非常有特色,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宣传不够,许多旅游产品照搬外地,甚至直接从外地引进,缺乏个性,加上旅游管理人才稀缺,旅游价值未能真正体现。
  五、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建议
  (一)加大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超越季节性限制
  产业融合可以带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最终引起整个产业的创新。旅游业本身就具有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的特质,如旅游业与工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业与农牧业的融合开发出沙漠生态旅游、蒙牛伊利生态游、草原生态游、民俗旅游等,这创新了旅游产品形态,丰富了旅游线路产品的内容,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及提升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提供可借鉴建议。
  (二)通过产业扶贫延伸产业链
  内蒙古地区应利用特色资源在第二产业中的优势来扶植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涉及诸多与旅游直接或间接相关产业部门。它们围绕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通过各种横向和纵向联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网络形式的产业组织,即旅游产业集群。比如:扶持、引导旅游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形成具有优势的集团。通过培育有优势的旅游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区域内旅游产业集群,从整体上延伸内蒙古旅游产业链条,提升内蒙古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的竞争力。
  (三)发挥政府干预机制,提高旅游业与整体经济的关联度
  首先,政府应把人才的立足点放在本土化战略上,结合内蒙古独具的北疆特色文化创新出人才选用、培养和成长机制,并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灵活的用人机制。其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密切,关联度越深,交易范围越大,旅游业对整个经济部门的贡献率就越大,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结构关联的放大效应。旅游业本就不是“生产相同产品或服务的单个企业的集合”,而是与交通运输业、通讯业、文娱康体业、餐饮业、旅馆业、旅行社等各个行业交叉、集合的产物。所以,创新旅游业有助于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晓途
其他文献
<正>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一种含硒的酶。硒是人体健康必需微量元素,有抗衰老和延年益寿之功。低硒和许多疾病有关,如乳癌、肺癌、直肠癌、肝癌、克山病等血硒均低。流行病学
母牛妊娠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消化障碍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急性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后期治疗不良、病死率高等。该病与青年牛饲养后期及干奶期营养水平过高引起的肥胖
<正> 鼻咽癌是我省常见的肿瘤之一,淋巴结是其主要的转移部位。治疗中颈部淋巴引流区域均已给根治性或予防性放射。但颏下区域却不包括在照射野内。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发现有颏
乳腺钼钯X线摄影已成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对乳腺钼钯X线片上影像特征的正确认识和准确诊断,我们回顾分析了60例乳癌患者的术前钼钯X片,并结合病理结果和分型特点
乳腺癌放射治疗虽然随设备技术及治疗方法的改进,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大大减轻。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射治疗对心脏有一定程度的损害。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心肌酶谱的
<正> 我院17年内共收治原发性肺癌4619例,其中有10例的转移部位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例1,病案号为A54530,女性,60岁。右肺中叶腺癌,早期以颅骨、肋骨、坐骨等广泛扁平骨穿凿
<正> 原发性肺癌术后支气管瘘的发生率较结核少得多,Williams报道其发生率为2.7%,本文报道了我院对7例原发性肺癌术后支气管瘘患者的诊治体会。
<正>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5年6月收治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人54例,就有关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讨论影响复发的因素。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23例,女性31例,男女之比1:1.34。年龄20~6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逐6h 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2009 年2 月12—13日和2010 年3 月14—15 日两次区域性暴雪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乌拉尔山阻高的稳定维持,有利于中纬度高空槽的生成,它的东移与辽宁降雪密切相关。两次过程在50—60°N 之间建立的低涡以及东北西南向的大槽是产生辽宁区域性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如螺旋度、涡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