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专科护士工作效能与满意度相关性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ICU专科护士工作效能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明确二者的基线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提高其工作效能及满意度,进而稳定ICU专科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3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南方医院)三级甲等医院ICU专科护士116人,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效能、工作满意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均值、标准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揭示ICU专科护士工作效能与满意度相关性。

结果

ICU专科护士工作效能的总体授权均分为(3.37 ± 0.68)分,6个维度中正式授权均分最低(3.01 ± 0.93)分,非正式授权均分最高(3.73 ± 0.7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工作满意度因正式授权、非正式授权这2个维度分值的增加而线性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式授权t=2.32,P<0.05;非正式授权t=3.78,P<0.01)。满意度总分为(55.03 ± 8.30)分。其中,工作状态维度得分(35.16 ± 5.94)分,处于中等水平上限;工作人际关系维度得分(19.87 ± 2.82)分,处于高水平,工作状态的满意度落后于工作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满意度总分随工作效能平均分增加呈线性上升,呈正相关(t=9.891,P<0.01)。回归方程为y=27.12+8.273x。

结论

因工作效能与满意度总分呈线性正相关,护理管理工作者应当在临床管理中,充分把握影响工作效能的各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升ICU专科护士的工作效能,最终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描述并比较高海拔地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湿热交换器和超声的湿化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8-12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231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2组,湿热交换器组125例,在脱机过程中采用湿热交换器进行气道湿化。超声湿化组106例,在脱机过程中采用超声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调查脱机24、48、72 h后,患者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
电子健康记录是医学信息研究的重要内容,已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中帮助医疗人员处理各种医疗信息。但由于缺乏标准化护理语言,护士经常无法二次利用电子健康记录中的护理数据,阻碍了医疗信息共享及电子健康记录进一步发展。使用标准化护理语言能够支持电子健康记录中高效完整的护理文档,满足临床与数据的互操作性需求。本文从电子健康记录及标准化护理语言的定义、意义及基于电子健康记录的标准化护理语言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
目的探讨ICU专科护士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实施早期肺康复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ICU 2017年1-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收治的4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ICU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ICU专科护士进行早期肺康复方案干预,比较2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等结局指标
目的调查WHO"多模式手卫生改善策略"对提高器官移植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人隐蔽式现场观察法,依据WHO"多模式手卫生改善策略",于2017年1-12月调查干预前后器官移植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干预方法为加强教育培训、完善洗手设施、设置手卫生提醒、采取反馈机制、实行PDCA循环,采用SPSS软件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器官移植ICU医务人员手卫生
本文对近年来协助神经重症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护理进行了综述。介绍不同的翻身方法、不同的翻身角度,结合床垫性质及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翻身间隔时间,使用不同的翻身辅助用具预防压疮效果的护理研究现状,为制定神经重症患者个体化安全翻身护理指南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综合功能锻炼对住院肌肉萎缩患者脱机后再插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肌肉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肌肉萎缩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拔管后48、72、168 h再插管率、危象发生率、呼吸机上机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脱机时间、SF-36健康状况
目的总结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的经验及通过此途径实施胃液回输技术在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策略。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于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潴留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分级为Ⅱ~Ⅲ级,且每日胃肠减压量≥500 m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在常规补液、预防/控制感染、
目的评价早期活动联合作业治疗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8例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预防谵妄的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活动联合作业治疗,比较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镇静剂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和身体约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异丙酚用量、机械通气时间、身体约束率分别为25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治疗对高原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9例重度ARDS患者,监测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后12、24、48、72 h后患者的一般指标: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MAP);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
重症康复是促进重症患者康复、降低康复后残障率、改善患者长期生命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及照护负担的核心内容,现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重症康复从内容上分为基础康复(运动康复、营养支持、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专科康复(心脏康复、肺康复、神经康复、心理康复)。本文总结回顾了重症康复在ICU中的应用现状,提出要落实重症康复,需组建多学科重症康复团队,早期开展、规范标准、长期坚持,以进一步改善重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