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软暴力,对孩子杀伤力有多大?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著名漫画作者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一书中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前者至少伤痕是看得见的,而责骂带来的伤口却是无形的。”很多家长却不懂得这一点,总是在不经意间对孩子实施“语言暴力”,轻则伤害孩子的自信心,重则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亲子真人秀给我的启示
  (孙女士,35岁,电视节目编导)
  我本科毕业时,毕业论文的选题是研究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张爱玲写过自己的母亲黄逸梵。黄逸梵是个高雅的名媛,弹钢琴、画油画、订《小说月报》、远赴海外留学。张爱玲从童年时就对母亲充满敬佩与欣赏,她写道:“我最初的回忆之一是我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上翡翠胸针,我在旁边仰脸看着,羡慕万分,自己简直等不及长大。”
  可母亲对张爱玲讲话时却持续施与“语言软暴力”。母亲告诉她,走路不要晃着身子,不要大声笑,牙齿不能露出来。这些对张爱玲来说还没什么,但最终母亲会加上一句:“你长大不会有出息的,你不好看。”就因为这句话,张爱玲内心伤痕累累,发誓这辈子要早早出人头地。
  成年后,张爱玲对母亲不闻不问。母亲在欧洲病入膏肓,对张爱玲的想念与日俱增,拍电报说“现在就只想再见你一面”。可张爱玲只是寄了一张100美元的支票过去。1957年10月11日,61岁的黄逸梵在伦敦去世,遗产包括1085英镑及一批没有卖出的古董。
  在装着母亲遗物的箱子送达那天,“悲伤充满整个房子,挥之不去”。张爱玲大病一场,过了很久才有勇气打开箱子。据说,遗物里有一张母亲临死前都一直在看的照片,是张爱玲的。身为功成名就的女作家,张爱玲被第一个爱人抛弃,又目睹美国丈夫逝世,她无儿无女,死在异国他乡的房间里很久都没有被发现。
  像张爱玲这样成功但生活并不幸福的名人,不胜枚举。在当今的一些亲子真人秀节目中,此种例子也不胜枚举。明星家长通过“随口乱说”向孩子传递着嘲弄与贬低,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他们却毫无觉察。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真人秀节目中,大家谈到“女儿会吸走妈妈的美貌”这个话题,影星章子怡略显惆怅地说:“我女儿拿走了我的美貌,也没漂亮到哪儿去啊!”在车上,章子怡又一路吐槽女儿的鼻梁:“当初做B超看到她的鼻子是翘的,生下来一看,抱错了吧!我和汪峰鼻子都很挺,她的鼻子却非常扁平。”
  喜剧明星宋丹丹带儿子巴图参加《向往的生活》真人秀,全程对儿子疯狂吐槽。吃饭时她对儿子说:“你咋吃这么多呀?最不该多吃的就是你。”听到何炅会阿拉伯语,宋丹丹又对儿子说:“你小时候花那么多钱出国去学西班牙语,我钱都白花了!”看到同龄人优秀,宋丹丹对着屏幕说:“我怎么养你这么笨一儿子,我生了个废物,跟民政局说一下,我要换儿子!”
  大明星尚且如此,平凡人更容易给孩子语言暴力。可以说,在中国,家长对孩子实施语言暴力是普遍现象。而大量的儿童心理问题,恰恰就源于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以及因此而引发的误解与矛盾。
  在我的原生家庭,吐槽抱怨和冷嘲热讽是大家相处的一贯模式。我父母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让我多么尴尬和难堪,反而觉得是爱的表现。一天傍晚,我在院子里跟小伙伴玩,听到父母和家里其他人闲聊。我爸突然说:“我女儿哪都好,就是长得太丑了!以后怎么嫁得掉……”看到身边小伙伴异样的眼神,我强忍着眼泪默默躲开了。20多年后的今天,爸爸这句话给我造成的心理阴影仍然存在。
  我换牙的时候门牙掉了,家人叫我“豁牙妹”。后来我长出了门牙,但特别大,家人改叫我“门板牙”。我长出两颗虎牙,家人又叫我“双牙妹”。我13岁那年戴矫正牙套,当时小县城的牙齿矫正技术刚刚起步,矫正效果很差,我的嘴巴微微凸出,家人又叫我“龅牙妹”。无论我成绩多好,只要有人夸我,我妈就会来一句:“她就是牙齿不好看!”我一直活在这种阴影中。参加工作后,我分3次拔掉了6颗好牙以便让牙齿排列整齐,牙套一直戴到结婚之前才取掉。
  成为母亲后,我不希望悲剧重演,很注意自己的讲话方式。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当对孩子不满意时,我会拉上“拉链”冷静一会儿。同样,心理学家也说,人的口如同泉源,要么流出甜水,要么流出苦水,两种水不可能同时流出。家长要滋养自己的内心,让嘴巴成为赞美鼓励的源泉。
  女儿的成长中任何一点点小的成绩都能得到我的认真表扬与鼓励。她刚开始画国画时简直是鬼画桃符,我却一张张保存。她写毛笔字、学习做饭、学习轮滑,我都拍照发朋友圈,记录她点滴的进步。当她换牙期来临,我不许家人嘲笑她。她也长了虎牙,我就在网上搜出有虎牙的明星照片告诉她:“好多大明星都是虎牙。你的牙齿很漂亮,而且会越来越好看!”
  老话说:“父母的口,量孩子的斗;父母的行,拓孩子的模。”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对孩子可以严格要求,但一定要口上留德、口下留情。即使孩子有缺点,也不能信口开河,随便说出伤人自尊心的话,否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慢性子”可能要承受更多
  (乔女士,32岁,销售总监)
  我和爱人都是急性子,两家父母也都是急脾气,好在全家人都在各自的领域里表现不错。女儿蜜蜜却是一个“慢性子”,做什么都不慌不忙。她要花很长一段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她喜欢有规律的生活,不喜欢变来变去,总是希望有一个让她感到安定温暖的氛围。
  尽管我们夫妻努力克制,但仍不知不觉中用话语催促她、质疑她、诘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慢,这么敏感,这么不合群?
  剛上幼儿园的时候,蜜蜜有便秘的问题,直到渐渐适应幼儿园厕所才肯在幼儿园解大便。我怒不可遏,骂她“连上厕所都不让人省心”。那段时间,老师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一家,蜜蜜画了一对高大的鳄鱼夫妻代表我们,一对熊猫夫妻代表爷爷奶奶,一只很小的小蚯蚓代表她自己。
  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告诉我,蜜蜜憋着不去厕所解大便,不仅是生理问题,也是心理问题。她感到寂寞、灰心、不被重视,因为好像无法与家人融为一体。她心里清楚我们疼爱她,感觉到的却全是冷暴力。我也纳闷儿:别人家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为什么我家女儿总是哭哭啼啼,拒我于千里之外呢?   朋友对我进行心理辅导,让我说出自己内心深处对蜜蜜的不满。我这才发现,自己一直透过“有色眼镜”看蜜蜜。因为不了解她的性格,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软弱、懒惰、没有生气的孩子。我不由自主地给她言语上的各种伤害,是因为不能发自内心地去接纳真实的她。
  很可悲吧?但这是事实!就像一位诗人对典型的不幸家庭的描写:“两个彼此不了解的人,生了一群他们不了解的孩子,而孩子们也永远无法了解他们。”
  朋友建议我把自己与蜜蜜互动时的对话录音。回放录音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口气是多么不耐烦,多么容易伤人。比如,我经常随口说:“我没时间等你,你动作快点行不行?”“你这么胆小!这有什么好怕的?”“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在对蜜蜜的行为不理解时我会说:“你是胆小鬼吗?”甚至脱口而出:“看你这个样子,不成器的东西!”或许正因如此,蜜蜜更拘束胆小,不愿跟我亲近。
  为了彻底改变“语言软暴力”环境,我与爱人进行了调整。
  首先,我们努力接纳蜜蜜的不同之处,避免语言暴力。我意识到蜜蜜有着与我非常不同的特质,与我的急性子完全不同,她处理事情时不慌不忙,但不代表她懶散、懒惰、没出息,只是她对事物的反应速度跟我不一样。当我情绪失控又用言语伤害她之后,我一定会认真地向她道歉。我经常用一句名言告诫自己:“这种‘出口成伤’的沟通习惯,最后都要由孩子来买单。”
  其次,我们在对待她的方式上做了许多调整。每当面临环境变化或打算参与社交活动时,我们都会花时间事先与她商量,让她有充裕的时间来适应变化。我爱人也说:“只要预先花5分钟时间让蜜蜜做心理准备,让她了解会面临的变化,就能为我省下15分钟与她争辩的时间。”我终于明白,她并不是为了折磨我们才拖拖拉拉,她只不过是需要多一点时间进入状态而已。
  最后,关心她所关心的事物,用赞美的话为彼此“充电”。
  蜜蜜觉得我们不关心她,产生了“大人不在乎我”的错觉。我努力调整,跟她一起拼乐高、陪她喂流浪猫、花好长时间陪她观测星空。我接纳她的天性,加倍鼓励她。她渐渐变得快乐而自信,行为上的改变也令我刮目相看。
  我和家人都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根不断充电的“电源线”,但我们必须与正能量的电源连接,才能每天精神抖擞地去面对世界。在调整自己行为模式来满足孩子需要的过程中,因为很耗费精力,我们更需要不断“充电”。因此我们经常互相鼓励。比如我会试着具体地表扬蜜蜜:“你清理餐桌很细致,这么小的鱼刺都没有漏掉。”蜜蜜也会鼓励我:“妈妈搭积木真厉害!”
  互相欣赏与彼此赞美,从源头上解决了语言暴力的问题。我们不再是拼命扼住喉咙般把语言暴力给扼制住,而是彻底改变家庭氛围——把欣赏与理解作为一种好的家风彼此传递,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从中获益。
  描写式三部曲消除语言暴力
  (孙老师,幼儿园高级教师)
  没有家长故意想给孩子语言暴力,不少孩子却因为负面语言而伤痕累累。当我们成年人因为性格不合、负面情绪、恨铁不成钢等各种原因不小心伤害到孩子后,该如何弥补呢?除了道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一种名为“描写式三部曲”的沟通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这种方法能医治孩子受伤的心灵,另一方面,能营造正面积极的语言环境,从源头扼制语言暴力。
  “描写式三部曲”要把话语内容整合为三大步。
  第一步,描述你所看见的,如:“我看到你整理过房间。”
  第二步,描述你的感受,如:“今天,我一踏进这个房间就感觉好舒服。”
  第三步,通过这件事,用三言两语来概括孩子的优点或需要改进之处,如:“你不需要爸妈催促就清扫了房间,真好啊!这就是真正的责任感。”
  家长为孩子的积极行为做出生动的定义,能加深正面行为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孩子从家长口中听到自己的长处,能够进一步学会如何发挥这些长处。
  我再举几个描写式表扬的例子:
  “小强,我看到那几个孩子取笑晓刚时你制止了他们。要在那么多人面前主持公道,可真不容易,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感觉好惊讶,也好为你骄傲。我感觉你真是个值得交的好朋友!”
  “小妮,你尽最大努力组织小队活动,把每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我感觉得到,你非常重视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我发现你做决定时很果断,能够让别人也照你的方式做事,这是一种领导力。”
  “小杰,我看到你把铅笔、彩笔和蜡笔都分类放在了不同的盒子里。谢谢你的帮忙!你真是个有条理的孩子。”
  如果在不经意间实施了语言暴力,我们应该及时用积极正面的话语来重塑孩子的自信。一个成熟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会凭借优势的发展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持续地运用描写式赞美,就是向孩子展示他所看不见的“更美好的自己”。孩子的内心在鼓励中变得强大,更容易用优势来补短板,而不是玻璃心般容易受伤。
  在批评孩子时,描写式的方法也非常有效。具体该如何进行呢?
  第一步,描述你所看见的,如:“我看到地上都是垃圾、玩具。”
  第二步,描述你的感受,如:“看到这些,我感到不舒服。感觉你的房间很脏,很久没有打扫过。是不是呢?”
  第三步,通过这件事,用三言两语来概括你的具体建议——你认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或是给孩子立界限。比如对孩子说:“我希望你在睡觉前把房间收拾干净。否则,明天早晨我会把地上的东西全部扔进垃圾箱。”
  责备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分三步来做呢?因为这种不急不慢的描写式沟通可以有效避免语言暴力。
  第一步是阐述事实,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展示出你对孩子的关心。一个孩子心浮气躁、犯困疲倦的时候会缺乏耐心,变通性降低,变得固执。所以,我们要找对时机来批评孩子。在阐述事实的时候,要尽量心平气和。第二步有助于孩子明白他的所作所为能使别人受益或受损,能使他人感到愉快或不悦。只谈你的感觉时,孩子感觉你的责备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否定他整个人。我们不给孩子贴标签,更多地谈自己感受的时候,反而有助于客观地看待孩子。第三步有助于孩子反思与进步。很多习惯于语言暴力的家长,只会一味地责备打压,从不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也不会给孩子立规矩。事实上,第三步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睿智的家长,不会为了发泄负面情绪而责骂孩子。他们更在意“家长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他们将批评孩子的过程变成一种沟通的艺术,帮助孩子清楚地看见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持续成长。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工信部消息,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0.4萬辆和29.9万辆,产销增幅同比分别达到102.7%和109.7%。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可能会超过150万辆。  (摘自2019年4月24日《北京青年报》)
期刊
生態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日前表示,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35.8%;全国优良天数比率79.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2.2%。  (摘自2019年4月22日《北京日报》)
期刊
首届中國民办教育发展高峰论坛透露,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占学校总数的35.35%;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总数达5378.21万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9.21%,也就是说,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摘自2019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期刊
心语姐姐:   我今年28岁,结婚3年,有一个孩子。这半年时间,我看到了老公可怕的一面,撒谎成性没有自制力没有底线。我想离开,可担心孩子,也担心离婚后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我在事业单位上班,舆论压力很大,害怕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辰辰  辰辰妹妹:   离婚是人生重要的变动,当然会承受一定的压力,更会因为对未来生活的忐忑,进而充满畏惧。我不能确定你未来会遇到什么,我想告诉你的是,别
期刊
腾讯理财通等机构日前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指出,工作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月薪过万人数比例仅为22.44%。也就是说,近八成人工作10年月薪没过万元。  (摘自2019年4月24日中國新闻网)
期刊
1.阳气不足姜水泡脚 生姜切片加水煮开后,温热时泡脚,热水要没过小腿部足三里穴。或1~2两生姜煮20~30分钟,饮用姜水,可适当加点糖。阳气不足的人手脚冰凉,经常腹泻,常精神不振,舌体淡红,食欲不佳,此时可吃生姜或用生姜水泡脚。  2.关节痛热敷姜片 将生姜切成1厘米厚的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此方对阴天下雨、天气骤冷导致的腰、关节疼痛很有效。还可用鲜姜捣烂取汁,干净棉
期刊
从事驾校教练工作的丈夫带着女学员小三,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同居生活。后因感情不和,双方分手。为了抚平身体和心灵上的创伤,小三玩起了失踪。小三的家人寻不着人,追着教练要人,从而殃及教练的妻子有家不敢回。心灵受到极大伤害的妻子将事情的原委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并贴上小三的照片,请求朋友帮忙寻找小三。谁知,一直“失踪”的小三竟以名誉权和隐私权被侵犯为由,将教练的妻子告上了法庭……  丈夫带小三私奔  感情不
期刊
一女子与丈夫离婚后,儿子随同该女子生活。前公婆思孙心切,欲行使隔代探望权。不承想,在探望孙子的过程中,前公婆屡屡言行过激,甚至到女子公司吵闹,严重影响了女子的工作。为捍卫人格尊严,女子愤然走上法庭。2019年2月13日,这起特殊的名誉权纠纷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落槌。  儿子离婚,父母隔代探望孙子  2017年9月16日晚上,汪侠向他的父母呈上了离婚调解书。父亲汪品文草草看了一眼,勃然大怒道
期刊
每个时代,都有冷静深邃的思考者,也有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人。一个思考者,即使独处丛林、荒原、大漠,也感觉拥有整个世界。随波逐流的人,即使处在人群中,心灵也感觉到寂寞无比,最终都成为尘世的过客与飘萍。  喜欢一句话:“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我理解这话说的是,一个人潜在的力量,连你自己都不清楚,甚至,你的能量,会在你的不断挖掘之下出现不可思议的奇迹,最终你能成就多大的事情,只有到了最后才水落石出
期刊
“有人要听故事吗?”何张闽康站在病房门口,面对着3个把小脑袋扎进手机里的孩子,用夸张的语气形容了一番她的故事多么有趣、多么神秘。  这是她参加“温暖朗读者”活动的第一天。在南方医院儿科住院部,她刚刚经过了门口那几间普通病房,经过了那些忙忙碌碌的医生护士和进进出出的家属,才来到里面一排排病房。这里住的都是身患血液病或癌症的重症儿童。  她进入的这间病房,住着3个孩子。他们的脸被口罩遮得严严实实,只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