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前钙处理对采后草莓储藏品质的影响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ily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采前钙处理,研究了CaCl2溶液对草莓果实储藏品质及性能的影响。分别在果实的幼果期、膨大期及转色期,依次采用0.1%、0.3%和0.5%的CaCl2溶液喷施1次,摘取成熟的果实进行储藏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草莓储藏时间的延长,用CaCl2处理抑制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好果率、果实的感官品质均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红颜”草莓;CaCl2溶液;储藏品质;影响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新鲜草莓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但是草莓的生产和销售状况却受到了阻碍,原因是草莓采后常温下放3~4 d就会变软、失水,有的甚至变质霉烂。草莓的生产、运输、销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草莓品质的前提下延长草莓的保鲜期。草莓储藏性与草莓硬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草莓硬度决定草莓储藏期的长短。
  细胞壁和细胞间层的重要组成成分就是钙,它可以很好地维护和保持细胞时期的正常分裂,使细胞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近几年较多的研究表明,钙比镁、钾、氮、磷对果蔬品质的作用还重要。钙离子和果胶能够结合为果胶酸钙,不但可以增加果实表皮的硬度,而且对于微生物的侵入具有防范作用,能够有效减少自身的营养成分损失。资料显示,钙有很多作用,例如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及保持果实硬度[1]。本试验通过采前对果实喷施CaCl2,从而提高草莓硬度,达到延长草莓货架期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草莓采自河南种植基地日光温室,选用的是“红颜”品种。试验于2019年4—5月进行,3个时期的草莓分别采摘于2019年4月18日(膨大期、转色期)、2019年5月3日(幼果期),选出表面无病虫害、完好无缺、成熟度相同的果实。
  1.2   试验设备
  高压喷壶、量筒、烧杯、标签纸、黑色碳素笔、记录本、摄像机、氯化钙固体、天平硬度计、轻便式手持折光仪。
  1.3   CaCl2溶液的配制
  用天平依次称取1 g、3 g、5 g的氯化钙固体,分别放在3个容量瓶内,用量筒依次量取1 000 mL水溶液,倒入3个容量瓶内摇晃均匀,最后依次倒入高压喷壶中喷洒植株和果实。
  1.4   试验处理
  1.4.1   试验材料处理
  4月上旬,草莓具有幼果期、膨大期、转色期3个时期的果实。设计T1为0.1%、T2为0.3%、T3为0.5%,共3个CaCl2浓度,用喷壶喷洒植株及果实,喷洒时间为8:00~9:00 AM。每垄为1个处理组(约12 m长),以喷水为对照,重复3次喷洒过程。等到这3个时期果实都成熟后,挑选并采摘成熟度一致的果实,立即送到实验室,进行品质测试和储藏。
  1.4.2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1.4.2.1    可溶性固形物及硬度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采用ATAGO Pocket PAL-1手持折光仪测定,从每个处理组中平均选取色泽均匀、大小一致的果实各5个,用手持折光仪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记录数据。硬度采用艾德堡HP-50数显式推拉力计测定,挑取每个处理组中的果实各5个,在果实中间部位测定硬度并记录数据。
  1.4.2.2    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采用酸堿中和滴定法,称取20 g草莓果实,研磨成匀浆后,用NaOH溶液进行滴定;用KIO3溶液滴定维生素C,分别记录消耗NaOH、KIO3溶液的体积,每次滴定重复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CaCl2溶液处理对草莓储藏好果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经过处理的草莓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的好果率明显高于对照,膨大期中T2的好果率最高,转色期中T1的好果率最好。但是两个时期处理间差异并不大。钙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果实腐烂,提高草莓商品价值。
  2.2   不同浓度CaCl2溶液处理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试验数据显示,采摘草莓0 d时,3个时期每个处理与对照的维生素C含量并没有很大差异。储藏3 d后,膨大期每个处理间维生素C含量没有差异,但是都显著高于对照。转色期各处理之间,T3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T1、T2,但是3个处理之间的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对照。维生素C是果实品质较为关键的指标之一。试验数据表明,钙处理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CaCl2溶液处理对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试验数据显示,采摘草莓0 d时,膨大期T1和T2、CK和T3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差异。转色期每个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低于对照,但3个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幼果期中,T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与其他处理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这组处理的草莓果实风味更佳,表明经过CaCl2溶液处理的果实确实具有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膨大期处理和对照之间无差异,转色期处理都高于对照,说明CaCl2溶液可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4   不同浓度CaCl2溶液处理对草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试验数据显示,采摘草莓0 d时,草莓在3个不同时期喷洒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总体来说,酸度都比未处理的果实高,表明CaCl2溶液处理的草莓,对于保持草莓采后存放期的果实酸度有显著效果,也有利于果实储藏后的风味保持。在常温存放3 d后,膨大期、转色期的各处理间并没有较大差异,表明随着存放天数的不断增加,CaCl2溶液对于保持草莓中有机酸含量有很明显的作用。由于草莓果实的可滴定酸在采后能够看到明显下降趋势,所以CaCl2溶液处理对于延缓其降低速度也能起到明显作用。   2.5   不同浓度CaCl2溶液处理对草莓果实不同时期硬度的影响
  2.5.1   不同浓度CaCl2溶液在膨大期对硬度的影响
  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草莓在膨大期经CaCl2溶液处理后硬度高于对照,说明CaCl2溶液对草莓硬度的保持具有一定影响。储藏3 d 后,可以看出T1、T2处理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T2的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其他处理和对照相比,硬度变化幅度趋稳,能体现出更好的保持草莓硬度的效果。
  2.5.2   不同浓度CaCl2溶液在转色期对硬度的影响
  试验数据显示,草莓在转色期经处理后,3个处理的硬度明显高于对照,尤其是T1效果更为明显,T3次之。储藏3 d 后,可以看出3个处理的硬度依旧高于对照。T1的硬度值最高,但是T2与其他处理和对照相比硬度变化率最小。
  2.5.3   不同浓度CaCl2溶液在幼果期对硬度的影响
  由于幼果期草莓在采摘运输中疏忽,导致3 d后草莓几乎全部腐坏,无法观察3 d后草莓的各个指标。试验中只能看出草莓在0 d时的硬度。经CaCl2处理后的草莓果实硬度都明显高于对照,T1处理最为明显,表明钙处理确实能提高草莓硬度。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CaCl2溶液能较好地抑制草莓的硬度、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速度,处理过的草莓果实营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之,对草莓果实喷洒CaCl2能够提高草莓自身储藏性,营养物质也会随时间增加降低其损耗,减缓果实的腐败过程,起到较好的保鲜功能。试验结果显示,处理草莓效果最好的一組是T2,即0.3% CaCl2溶液的处理。但在草莓生长过程中,由于它的果实持续成熟,属于无限生长类型,所以喷洒次数对草莓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3.2   讨论
  大量试验表明,钙处理之所以能够提高草莓果实储藏时间、延长货架期,是因为它可以减少乙烯产生,有效抑制果实的呼吸,保持水果硬度。①由于受采摘时间、天气温度、运输过程的影响,导致试验的草莓受到一定损伤,幼果期试验不完整。适时采收要求草莓果实表面颜色在0.8~0.85,此期草莓果实相对来说抗贮运性较强。草莓属于浆果类,果实表皮非常薄,采收时必须轻拿和轻摘,同果柄一起摘掉。采收后应采用小包装,一箱装5 kg以下,否则会造成挤压腐烂。②在常温条件下微生物易侵染草莓,增强其呼吸作用,然后引起早期衰老,使草莓水分大量丢失,导致草莓腐坏。所以通过降低温度来减弱草莓的呼吸作用,可阻止微生物活动。③由于试验需要反复采样不同部位不同处理不同浓度的草莓果实,所以应尽量选取多的试验样品进行试验,以更好地保证试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 1 ] 李丽萍,韩涛.草莓果实采后变化及贮藏保鲜[J].食品科学,1993(10):53-57.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分析引发草坪退化的主要因素,探究了如何对草坪退化问题进行防治,并提出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供参考。  关键词:草坪;退化原因;管理措施  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草坪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在园林绿化当中应用十分广泛。草坪以其开阔宜人、赏心悦目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草坪种植一段时间之后,由于自身生理机能下降或者病虫害以及人为因素影响,导致草坪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更降低了草坪的观
摘 要:介绍了2019年、2020年的黑美人西瓜试种情况及夏季栽培技术,并分析了播种与补苗、肥水管理、整枝修蔓、瓜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黑美人西瓜;夏季;栽培技术  黑美人西瓜夏季高产栽培主要受雨水多而肥料利用率低、生育期短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难以协调,以及高温暴雨病害发生严重3个因素的影响。根据广大瓜农的实践创新和笔者的试种实践,采取合理轮作,适期
摘 要: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化肥减量使用势在必行,相应的化肥减量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阐述了化肥减量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并分析了化肥减量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期寻找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共同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化肥减量;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化肥平均用量和总消费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摘 要:辽西地区土地贫瘠、荒山荒地较多,当地降水量相对稀少,常年受风沙侵蚀。所以,在辽西地区栽培山杏树种,可实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拉动经济等目标。结合辽西地区山杏栽培实际状况,就山杏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在辽西地区使用的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山杏;栽培状况;栽培技术要点  山杏属于灌木类树种之一,主要在国内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西北各省等分布。研究发现,山杏具备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功能,
为了解小麦穗发芽的遗传机制,发掘与小麦穗发芽相关的候选基因,采用整穗发芽法对来自全国的207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表型鉴定,并结合小麦90K SNP基因芯片,通过TASSLE软件的MLM (Q+K)模型对小麦的整穗发芽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0.34和0.25,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cinformationcontent,PIC)为0.01~0
摘 要:核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核桃在我国广泛种植,是重要的干果类经济树种之一,树体高大,根深叶茂,寿命较长,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在核桃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影响核桃的生长,也会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入。通过分析核桃的生长规律以及病虫害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  1 核桃病虫害防治
摘 要:为解决葡萄栽培和修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葡萄栽培和修剪技术要点,重点对葡萄的生长条件、栽培和修剪要点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栽培技术;修剪技术  结合葡萄栽培和修剪要点能够得知,通过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并定期进行修剪,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葡萄产量,而且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出现。  1 背景分析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渐
摘 要:近年來,随着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对比较严重,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因此,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林业资源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促进玉米增产、防治玉米病虫害、加强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的研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土肥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玉米种植过程中土肥管理技术的现状、改进方法及其重要性,希望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对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
摘 要:油松作为我国的主要栽种树木之一,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环境、气候恶劣的地区也能种植,北方地区种植油松可防风沙,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基于此,重点讲述了油松在生长过程中的习性,并细致地阐述了种子采集、土地整理、作床起垄等多种育苗种植的关键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油松;育苗;种植技术  1 油松的生长习性  1.1 土壤条件  油松对生长地区并不挑剔。油松外观枝叶繁茂,会生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