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情感培养,然而实际的课堂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数学情感的培养。数学情感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数学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生 ; 数学情感; 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直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我积极地探索、尝试,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达到对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和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打下基础。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数学教师良好情感与态度的准备。
教师要打破自己在课堂上的控制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良好的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心理上作好适应新课程、新理念的准备。
1、学会尊重学生。
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这样才能树立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意识。
2、学会赏识学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对于鲜活的生命个体,其差异性亦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必须树立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发自内心的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的意识,学会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学会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去发现、赏识他们的优点与进步。
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部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学生接受的原型。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因此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体验到了学会本领后得以运用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和教材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热爱的积极情感。
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表象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表现出数学语言符号,图象信息简洁形象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路解题过程美,点拨启发思维艺术的美等。这都给学生以美感,因此,教师要依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趣。 数学中的图形更是美丽动人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赞叹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因为圆具有无与伦比的对称美。
数学的美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实践、探索、观察,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来揭示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千姿百态的数学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如果能把学生引入金碧辉煌的数学殿堂,他们能不喜欢、能不留恋忘返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达到“情知协调”的理想境界,焕发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数学课堂数学的有效性。
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使其主动地学习。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体验与内化。
1、重视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态度。
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关注,进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而使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逻辑起点。
2、创设“自由”空间,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
教师提问的师生互动模式,只能关注少量学生,而多数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被抹杀。要让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我不仅给学生提供探讨问题的机会,让他們在相互的交流中获得知识,而且,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学生进行参与意识的培养。例如,班上部分孩子比较害羞,从来不敢举手发言,在小组中也很少交流自己的看法。为了使这部分孩子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我采取了这样几种方式锻炼他们的胆量:①当这类孩子主动举手时,我一定先请其发表意见,并及时地、扩大优点地进行鼓励;②做习题时,多关注,请他们中做对的孩子汇报答案;③在学生讨论结束或进行课堂小结时,以小组为单位,请所有学生都说想法,暂时不愿发表见解或不知道说什么的孩子就说一个“过”字,有效地使每个孩子得到勇气的锻炼。通过这些训练,敢于发言的孩子更多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面广了,良好的学习情感与态度也得到了有力的培养。
五、设置开放式问题,在运用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教材的编排、课堂教学的设计,无不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常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学习。
六、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成功中学习。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树立不断进取、积极竞争的意识。我对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最常用的有三种方式:①、当场表扬;②、批语鼓励;③、不定期的评比奖励。教师的赞美,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可以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信任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作用,主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总之 ,教师应给低年级的孩子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体验成功,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何明;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2] 吕定洋;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情感特征的调查和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3] 冯绍兴;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关键词: 高中生 ; 数学情感; 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直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我积极地探索、尝试,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达到对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和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打下基础。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数学教师良好情感与态度的准备。
教师要打破自己在课堂上的控制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良好的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心理上作好适应新课程、新理念的准备。
1、学会尊重学生。
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这样才能树立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意识。
2、学会赏识学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对于鲜活的生命个体,其差异性亦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必须树立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发自内心的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的意识,学会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学会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去发现、赏识他们的优点与进步。
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部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学生接受的原型。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因此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体验到了学会本领后得以运用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和教材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热爱的积极情感。
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表象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表现出数学语言符号,图象信息简洁形象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路解题过程美,点拨启发思维艺术的美等。这都给学生以美感,因此,教师要依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趣。 数学中的图形更是美丽动人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赞叹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因为圆具有无与伦比的对称美。
数学的美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实践、探索、观察,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来揭示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千姿百态的数学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如果能把学生引入金碧辉煌的数学殿堂,他们能不喜欢、能不留恋忘返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达到“情知协调”的理想境界,焕发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数学课堂数学的有效性。
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使其主动地学习。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体验与内化。
1、重视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态度。
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关注,进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而使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逻辑起点。
2、创设“自由”空间,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
教师提问的师生互动模式,只能关注少量学生,而多数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被抹杀。要让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我不仅给学生提供探讨问题的机会,让他們在相互的交流中获得知识,而且,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学生进行参与意识的培养。例如,班上部分孩子比较害羞,从来不敢举手发言,在小组中也很少交流自己的看法。为了使这部分孩子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我采取了这样几种方式锻炼他们的胆量:①当这类孩子主动举手时,我一定先请其发表意见,并及时地、扩大优点地进行鼓励;②做习题时,多关注,请他们中做对的孩子汇报答案;③在学生讨论结束或进行课堂小结时,以小组为单位,请所有学生都说想法,暂时不愿发表见解或不知道说什么的孩子就说一个“过”字,有效地使每个孩子得到勇气的锻炼。通过这些训练,敢于发言的孩子更多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面广了,良好的学习情感与态度也得到了有力的培养。
五、设置开放式问题,在运用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教材的编排、课堂教学的设计,无不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常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学习。
六、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成功中学习。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树立不断进取、积极竞争的意识。我对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最常用的有三种方式:①、当场表扬;②、批语鼓励;③、不定期的评比奖励。教师的赞美,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可以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信任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作用,主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总之 ,教师应给低年级的孩子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体验成功,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何明;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2] 吕定洋;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情感特征的调查和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3] 冯绍兴;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