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如何辩护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s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月,一篇经济学论文中的观点,即“东南亚国家掉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再一次把“文科无用论”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当然也激怒了无数“文科人”。于是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上涌现出众多誓死捍卫文科的文章,来回应这种“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观点。我心里暗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话语权都掌控在文科人手上,这下可要把几位经济学博士炮轰得受不了啦。好在大多数文科人的回应文章都“文质彬彬”,有理、有据、有节,这样的辩护既回应了几位博士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文科人的“学科”自信。当然,在实用主义时代,这样的“老调”过一段时间就会被“重弹”,但每一次的争辩其实都会让文科的价值和意义被更多的人认识和认可,因此“坏事”也就转化为好事了。
  在我有限的阅读经历中,经常能读到一些杰出的文科人(已成为专业的人文研究者和写作者)为所攻专业或整个文科辩护的文章,从他们的文字中,你能看出他们的“深情”。比如我去年读完的美国思想家艾伦·布鲁姆的《美国精神的封闭》,艾伦·布鲁姆在卷一《大学生》中对美国大学生“没有人相信典籍中包含或曾包含着真理”痛心疾首,他看到没有典籍滋养的人们在日常话语中充满“陈词滥调、浅薄的废话和讽刺挖苦”。艾伦·布鲁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与典籍的疏远,而他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文科生。这里,我们看到一种反讽,一方面是世俗社会对人文学科是否有用的质疑,另一方面是文科生正在远离文科中的核心元素——传统典籍(艾伦·布鲁姆所谓“我们民族生活的解释者,甚至是它的缔造者”)。在這种情况下,杰出的文科学人面临的任务首先不是说服大众相信文科的价值和意义,而是让文科学生掌握文科的核心元素,领会文科的核心精神,如此,方可用所学专业“充实”自己,进而在面对质疑时说服别人。
  回到本期,罗时进教授作为资深的“唐宋元明清诗文”专家,他为“本期头条”(我们约稿时,一般会希望作者写自己最近关注或研究的专业话题,同时兼顾公共性)写的文章是《与我们“同时代”的唐代诗人》,从标题的“同时代”一词,我联想到了蕴藏在文章背后的“辩护”情感。罗教授也掩藏不住他对唐诗的“深情”,开头就强调“那些不朽的作品,构成了我们同感共情的故土家园,可思忆、尚友、明理、知世,其存在,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滋养和庇护”。我们几乎每期都有像罗教授这样的“辩护”文章,不时提醒读者,人文领域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与每个人“同时代”。
  最后,引用一句艾伦·布鲁姆的话作为结束,这句话是:“不读好书,既削弱了洞察力,也助长了我们最致命的倾向——以为此时此地就是一切。”
  得一
  312176326@qq.com
其他文献
胡铨以忠义著称于天下,上书宋高宗乞斩秦桧,流落岭海二十余年,志气不少衰,至死犹有“死为鬼以厉贼”之语.政事之外,著述亦颇丰厚.据杨万里为胡铨所作行状,“公有《澹菴文集》一百卷,《周易拾遗》十卷,《书解》四卷,《春秋集善》三十卷,《周官解》十二卷,《礼记解》三十卷,《经筵二礼讲义》一卷,《奏议》三卷,《学礼编》三卷,《诗话》二卷,《活国本草》三卷”.文天祥认为这位庐陵先贤的忠孝之气其实源自平日读书所得:“澹巷临大难,决大议,不负所学,于国为忠臣,于亲为孝子,斯读书之所致也.”(《跋胡景夫藏澹巷所书读书堂字》
期刊
宫立不久前出版了《中国现代作家佚文佚简考释》,现在又要出新书了,这着实令人高兴.前一本书出版后,宫立请我写一点文字加以评论,我答应了,也写了,发表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这一次,《风骨: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素描》即将出版,宫立请我写个序,这可着实有点犯难.宫立请我写个序,有他的道理,因为我们确实相熟,我对于他的研究课题、思考的问题、写作状态都比较了解,过去交流也很多,更何况自他北上工作后,我已经收到几次他从河北寄来的家乡特产了.而我感到犯难也自有理由.首先我觉得有点底气不足,我在文学史料研究方面实在没有什么见识
期刊
在荷马的竖琴吟诵中,古代的英雄们纵酒战斗,充满了原始生命力。但到了柏拉图的笔下,理想城邦的护卫者就成了必须戒除纵酒之人。歌颂纵酒迷醉,在上古先民那里并不鲜见,古埃及人往往通过献酒,向神明表达虔诚,也借此获取来自神灵的狂喜与亲切关系(蒲慕州:《酒与古埃及宗教》);希腊的酒神狄奥尼索斯,不但是著名的古代文化现象,而且以现代尼采“酒神精神”的解释而为人所知。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Tylor)谈
期刊
语文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即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也有过这样一段表述:“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乡土中国》作为一本社会学著作,安排在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单元绝非偶然,它不仅是需要阅读完成的任务,而且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也对学生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教师应该以
期刊
新诗诞生伊始,其形式问题便成了聚讼纷纭的话题。坚持『日诗立场的论者,认为新诗不定型,没有固定的格律,因而不是诗。新诗阵营内部,对新诗形式的理解也是各执一端。另有一些诗人热心于现代格律诗的设计,希望能对新诗从形式上加以规范与定型,但这些设计最终也因无人追随而流产。进入新时期以后,跨文体写作风行一时,在昌耀、西川、于坚等人的诗集中,出現了不分行的随感、札记、杂文……从而给人的感觉是,新诗与其他文体的界
期刊
今天讲的题目是:“假如吴敬梓来评《红楼梦》,他会怎么说?”题目好像有点新奇,其实要谈的内容很平实,就是《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比较研究。  人们通常有一个看法,以为两个伟大的人物之间的了解,一定比我们普通人对他们的了解更加深入一些,或者认同度更高一些,其实未必如此。我注意到一个现象,胡适先生很早以前对《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做过评价,说《儒林外史》是有思想深度的作品,而《红楼梦》在思想内容上远远
期刊
引子  2008年8月5日,借去贵州民族学院讲课的机会,我去了距贵阳西北八十里之外的修文县的龙场。  龙场在龙岗山下,龙岗山又名栖霞山,山势不高,却树木峥嵘茂盛。来龙场的游人,并不是为这里的风光所吸引,而是为凭吊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而来。明代杰出的思想家王阳明(1472-1528)曾在这里流放,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就在这里发生。龙岗山里有一个洞,本来叫东洞,而由于王阳明曾在这里居住,遂被叫作
期刊
唐代诗人进入历史后,就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两干多位唐代诗人,至今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他们在曾经生活的时代创造的“唐音”,千年之后仍与我们的心灵相通,仿佛是我们自身情感的抒发。那些不朽的作品,构成了我们同感共情的故土家园,可思忆、尚友、明理、知世,其存在,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滋养和庇护。诚然,唐代诗人并没有将“好诗”做尽,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其二》),康有为称“意境
期刊
本文所选三诗都作于金亡三年后元好问自冠氏返回忻州故乡途中.卫州是金哀宗逃亡归德前的惨败之地,也是诗人当年为进取功名的经行地.《卫州感事二首》国事与身事分写,而今昔兴亡之感却叠加为一,感怀更为深重.《羊肠坂》是一首纪行诗,所记是诗人经过的一段险路,但诗人却只是借羊肠坂发挥,感慨贫老与人间行路之难.《外家南寺》写诗人重寻阳曲外家,感叹走遍天下,经历无数,归来却依旧只能借僧榻而眠.内心的苦楚,人生的虚幻、怅惘与失落,没有语言可以表达.“外家梨栗记当年”句,为沉郁的诗情点缀了少许亮色.
“你接住自己抛出的东西,这算不上本领,只有当你一伸手接住了永恒之神向你抛来的,这才算得上一种本领,而且这不是你的本领,乃是整个世界的力量.”这是很多年前我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读到的里尔克的一首诗(大意).当我编译完毕曼德尔施塔姆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沃罗涅日诗钞》,我又想到了它.我走下楼,寒冬过后的望京居民区,一条人工河的粼粼黑水,岸边杂树的第一抹新绿,我似乎走在一种光辉的诗歌所带来的辽阔幅度和启示里.我又感到了空气中的那种力量,它从莫斯科跳跃到沃罗涅日,而此刻它跳跃在我们的汉语里.是的,一切,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