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分析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工作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挑战,要更好的适应新媒体环境,促进非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就要弄清新媒体与少数民族非遗之间的关系。新媒体作为一种信息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播载体,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具有经济赋权、文化赋权的优势。现有的传播平台所做的工作虽小有成就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弄清新媒体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之间的关联与互动的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非遗传承人
  一、研究源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是一种活态的遗产,是被人们长期传承下来的技能、社会实践及知识等,它并不特指某种文化遗产,而是包括宗教、节庆、表演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等。[1]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非遗项目的扶持,但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非遗和他们的传承人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传承人难寻、传承人物质生活水平低、身份难被认同、表演也不易真正的被理解和接受,这些一直是我国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难点。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少数民族非遗也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但因文化差异和宣传方法不当也使得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也面临诸多困境。因此,本文想要探寻新媒体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人之间更深层的关系,寻找少数民族非遗传承更多元的路径,以促进少数民族非遗在新媒体上更好的传播。
  二、媒介环境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
  (一)作为信息生态环境的新媒体
  从莎草纸时代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介论观点,媒介延伸了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在更大的程度上与世界和他人相连,其作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进程的发展。媒介的更新迭代影响了整个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影响到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的交往行为和思考方式,使人们进行与媒介相适应的传播活动。
  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式也因移动媒体终端和社交网络的出现而有所不同。当前,新媒体技术准入门槛逐渐降低,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笼罩的环境中,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也不例外。在新媒体营造的新的社会信息系统中,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传播和传承行为已经深深与信息环境相互融合,二者共同构建了一个新的非遗文化传播环境。
  (二)作为非遗文化载体的新媒体
  新媒体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信息系统,还在于它作为一种技术本身给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带来的可能。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手段,新媒体有着容量大、占具空间小、交互性强、形式多样(包括语音、图片、视频、文字等)、传播网络广泛等优点,对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新媒体可以用影像保存下一个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呈现的所有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还可以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让受众参与表演中,使表演更加完整。
  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物质载体——新媒体,以一种更加普惠和真实的方式连接了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与大众,既让人们了解了非遗,扩大了非遗传承的主体,也给了非遗传承人更多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续航了非遗传承的动力。
  三、新媒体对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赋权与赋能
  (一)新媒体的经济赋权
  对以传统技艺谋生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来讲,经济回报是他们学习技艺的原动力之一。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需要获得经济收入来养活自己,因而其展演的传统技艺的内容和形式通常与他们的境遇紧密相连。这些传统非遗技艺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非遗传承人賺取收入,但通常是不稳定的且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新媒体的介入,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开辟了新的创收渠道,不同于传统的街头卖艺讨生活,现在,传承人们可以使用像“抖音”、“快手”这类拥有大量用户的短视频平台发布非遗视频、开通直播、加入官方设立的“非遗文化保护项目”,赚取用户的打赏和官方的合作费用。在社交媒体上,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账号,收获自己的粉丝,利用自己的粉丝基础做电商,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新媒体不仅能够将非遗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他人对非遗和非遗传承人的关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经济模式,将内容变现,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收入,实现对传承人的经济赋权。
  (二)新媒体的文化赋权
  新媒体不仅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带来了实质性的收入,还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广阔的表演空间。具体来讲,新媒体解决了许多传统表演的时空局限,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非遗文化的图片和视频。新媒体的这种便利性既可以让已有的关注者能够及时接收相关内容,又可以通过传播吸引新的粉丝,扩大非遗文化的接触面积,挖掘更多传播与传承的机会和可能。
  在新媒体平台上,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不仅可以发布自己的作品,还可以观看其他传承人的影像作品,吸收精华部分,丰富自身的展演内容和形式。另外,新媒体“万物互联”的属性可以将属于同根系但分散于各地的非遗传承人联系起来,通过互动,加强对自我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和非遗传承的使命感,凝聚共识,形成一个独特的网络社区,从而扩大非遗的影响力。
  四、总结与反思
  当前,不少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组织已经开通了自己的抖音、快手、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如快手上的“@奇人匠心铜雕大师朱军岷”“@长安弄影人”“@铁画大将”;抖音上的“@方展荣”“非遗大宇”“中国非遗剪影传承人刘期培”“@非遗抖起来”和微博、微信上一系列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官方和民间的账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媒体给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传承人媒介素养不足,传播的吸引力不够;新媒体本身的传播模式和屏幕的边界限制可能会导致非遗文化传播的碎片化、表演松散不连贯等问题。要突破现有的困境,还需要政府、民间组织和传承人个人的不懈努力。
  少数民族非遗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它所承载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会随着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沁入到我们每一个人所呼吸的文化空气中,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相互吸收、促进,最终将会推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霄剑.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06):240-241.
  作者简介:
  邢芷欣(1997.12-),女,辽宁辽阳人,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交通强国重大战略部署,是对交通运输行业推进社会经济的先导作用的准确把握和判断。本文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履行主体责任的视角,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提出了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强政治保障的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从严治党; 主体责任; 交通强国; 保障  交通運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党的十九大立足新
期刊
摘要:花饽饽非遗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面塑艺术,其功能主要为祭祀供神和亲友之间的礼尚往来,现在由于大众审美的变化,面塑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与喜爱,各种题材的面塑都开始流行,但其却在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民间艺术来说,花饽饽非遗具有重要的历史认同价值,其价值与历史意义也是通过传承的方式实现的,如何解决问题,使其更好地发展,传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花饽饽;传承与开发;产业化 
期刊
摘要: 土家族传统乡规民约作为地方和民间规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先国后家、集体为本、长幼先后、惩恶扬善、平等互利等基本原则,对调节国家、地方、家族、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和地方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家族;乡规民约;原则  传统的土家族社会属于典型的山地农业社会。为了维护本民族的生存,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土家族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地方规则,也就是所谓的乡规民约。土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得到提升,但是当前事业单位思政工作进行中还是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需要针对性的处理掉相关难题。  关键词:工会组织;思政工作;优势;作用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有力桥梁,以纽带形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和谐单位创建效能,积极有效的推动使用单位转型和发展,这是时代和社会对工会所赋予的职能和要求,与此同时,也是职工和群众期盼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加快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群众文化的策略,以期加快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速度,保障我国文化的全面发展,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众文化发展;校园宣传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是人们在千百年来不断传承的
期刊
摘要:五千年的悠久璀璨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雕塑的精神内涵与风格特征,以及呈现出的造型美、静态美、视觉美和思想美。在人类在发展历史中,中国雕塑艺术向世界展示了东方造型和东方审美。中国雕塑的起源和发展传承,与中华民族的劳动与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同时又受到历朝历代本土和外来的文化思潮、美学观念和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新、旧石器时代开始,到后来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在中国雕塑在宗教雕塑、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了数字化时代。中小城市文化馆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也应该将数字化作为全新的目标和方向,方能做到与时俱进,使自身的职能和意义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本文从数字化文化馆的内涵谈起,就具体的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小城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路径  一、数字化文化馆的内涵  早在新世纪初,美国信息行业便对数字化文化服务机构的标准进行了定义,可以作为数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支撑,并且属于将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平稳可持续发展中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所以,国有企业需要予以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并且可以拥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让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新形势;國有企业;基层党建;策略  我国社会当前属于新的发展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落实,需要党建工作人员不断的探索,联系起社会改革创新的精神,得
期刊
摘要:簪是管束头发的饰物,具有安发、固冠的作用。金银制簪饰不仅具有功能性,在造型以及装饰性上有了更深远的发展,元代作为金银制品发展的一个鼎峰时期,簪、钗的造型继南宋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风格变得更加世俗化,取材也更为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金银簪饰 ;元; 造型;纹样;文化内涵  一、金银簪饰的发展概述  发簪的中国古代的历史渊源极久,在春秋时期,由于礼仪的发展,让发簪
期刊
摘要:泸州分水油纸伞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本文对泸州分水油纸伞的传承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对其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对其创新传承体系进行研究探索,以期对分水油纸伞的古老技艺保护创新做出一定研究思路。  关键词:泸州分水油纸伞;室内空间;创新传承;图案结合  泸州分水油纸伞,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惊叹的古老技艺也是一种非遗文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