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教育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幼儿园的教育就是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会生活,进而为幼儿后续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幼儿课程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立足于通过游戏化的课程教学让幼儿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幼儿园教育中将课程游戏融入班级环境创设中有利于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对幼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化融入集体教学活动,推动幼儿多元化发展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主要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开展,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组织形式单一。随着课程游戏化理念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贯彻实施,幼儿园教学活动采取游戏化的组织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改革的重要方向。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动物特征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组织教学活动,针对其中袋鼠的特征,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猜谜语的游戏:一个妈妈很奇怪,身上有个大口袋,不装糖果不装菜,放着一个小宝宝。此谜语对袋鼠的特征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而且儿歌化的语言也很受幼儿的喜欢,他们都很感兴趣,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上述案例中,对幼儿进行动物特征的识别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相对来说是一種较为严谨的课程类型,但是如果一味采取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难免会缺少趣味性,幼儿的热情和兴趣往往不高,给教学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如果在这一环节的集体教学中融入课程游戏化理念,采取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得到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会更加强烈,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用游戏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是班级环境创设中一个值得尝试的做法。
二、按照游戏化原则创设主题环境和开展区域游戏
主题环境和区域游戏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创设班级环境时,要特别注意将课程游戏融入这两种教学活动中。
例如,我们在开展“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时,目的是让幼儿在认识秋天这一收获季节的同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在开设的蔬菜超市里自由选购各种蔬菜,而对于幼儿出现的疑问,教师并不急于马上解答,而是要求幼儿去问同伴。这一活动以幼儿模仿真实生活场景游戏作为基本组织形式,抓住幼儿喜欢交往和追求新鲜的好奇心理,既对幼儿进行了关于秋天和蔬菜的基本知识教育,同时又通过让幼儿在参与买卖蔬菜的行为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生活经验。又如,在《拼版动物》区域活动中,由于幼儿们都想去玩新玩具,针对可能出现的玩具不够,但是人数众多的情况,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竞争性小游戏来决定谁先玩,即:谁愿意与别人一起合作玩拼版,并且先找到自愿组合的同伴就先安排谁玩。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人数众多而玩具较少出现的供求矛盾,同时又培养了幼儿合作分享的意识。
上述案例中,在开展主题环境活动和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活动的组织方式,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不仅提高了活动效率,同时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能力和意识都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提升,这对幼儿的后续成长必然会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
三、对区域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其活力长存
班级环境创设中,区域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区角设计和调整等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例如,为确保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选择权,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某些区域门庭若市而有些区域门可罗雀的现象,对这些冷门区域的处理通常就难以抉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课程游戏化的角度出发,应该将这些区域精华保留下来,将其存放在专门的区角中,腾出的空间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情趣进行重新设计和装饰。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满足幼儿不同时间段对区角游戏的兴趣。
上述案例中,幼儿对区角的兴趣造成了在区域活动中出现某些区域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永久性的,一方面它与幼儿的兴趣随时间不同而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他与区角本身的设计、装饰存在不足有关。因此,在班级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贯彻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对这些貌似“废弃”的区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调整,按照幼儿的情趣爱好进行装饰和设计,确保其活力长存。
四、由课程生出游戏环境主题
通常在幼儿游戏的主题确定环节,游戏的主题往往是教师事先确定的,教师根据幼儿在游戏方面的已有经验和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的游戏题材。例如,幼儿常玩的肯德基、超市等角色游戏就是典型,而区域活动也通常是根据教师的经验来选定。总的说来就是游戏环境主题的选择没有与主题课程有机联系起来,游戏的选择比较单一机械。因此,从课程游戏融入班级环境创设的角度出发,游戏环境主题采取由课程内容生成的方式来确定,为课程游戏融入班级主题环境提供有效途径。
例如,在开展“植物王国”主题活动时,通过与幼儿商量和讨论,我发现这一内容可以延伸出许多新的游戏主题。我们可以在这一主题活动基础上拓展出“植物种类识别”“植物疾病治疗”“植物种植”“植物用途探讨”“植物素描”等相关的主题活动。同时还在语言区、动手一条龙等也放置一系列与植物相关的活动材料,将整个教室打造成植物的世界,处处充满植物的气息,这样的环境创设给幼儿身临其境之感,更能激发幼儿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植物已经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经验使得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做到自然贯通。由于幼儿都了解美人蕉这一花卉植物,所以在植物素描游戏中,幼儿就能够较快、较准确地绘出美人蕉的外在形状。又由于掌握了牡丹、松树、爬山虎等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常见病害,所以幼儿在“植物疾病治疗”游戏中就能熟练准确地作出治疗方案。同时,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课程的深入和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变化,在游戏进程中,幼儿还会自我调整游戏规则与方法,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程内容这一有效资源和载体,由课程内容延伸出更多游戏环境主题,提高游戏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在幼儿教育中,将课程游戏化融入班级环境创设中,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趋势所在。广大幼儿园教师要在实践中将这一教学理念加以落实和创新,全面推动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孙庄幼儿园)
(责任编辑 吴 磊)
一、游戏化融入集体教学活动,推动幼儿多元化发展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主要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开展,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组织形式单一。随着课程游戏化理念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贯彻实施,幼儿园教学活动采取游戏化的组织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改革的重要方向。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动物特征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组织教学活动,针对其中袋鼠的特征,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猜谜语的游戏:一个妈妈很奇怪,身上有个大口袋,不装糖果不装菜,放着一个小宝宝。此谜语对袋鼠的特征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而且儿歌化的语言也很受幼儿的喜欢,他们都很感兴趣,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上述案例中,对幼儿进行动物特征的识别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相对来说是一種较为严谨的课程类型,但是如果一味采取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难免会缺少趣味性,幼儿的热情和兴趣往往不高,给教学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如果在这一环节的集体教学中融入课程游戏化理念,采取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得到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会更加强烈,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用游戏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是班级环境创设中一个值得尝试的做法。
二、按照游戏化原则创设主题环境和开展区域游戏
主题环境和区域游戏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创设班级环境时,要特别注意将课程游戏融入这两种教学活动中。
例如,我们在开展“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时,目的是让幼儿在认识秋天这一收获季节的同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在开设的蔬菜超市里自由选购各种蔬菜,而对于幼儿出现的疑问,教师并不急于马上解答,而是要求幼儿去问同伴。这一活动以幼儿模仿真实生活场景游戏作为基本组织形式,抓住幼儿喜欢交往和追求新鲜的好奇心理,既对幼儿进行了关于秋天和蔬菜的基本知识教育,同时又通过让幼儿在参与买卖蔬菜的行为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生活经验。又如,在《拼版动物》区域活动中,由于幼儿们都想去玩新玩具,针对可能出现的玩具不够,但是人数众多的情况,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竞争性小游戏来决定谁先玩,即:谁愿意与别人一起合作玩拼版,并且先找到自愿组合的同伴就先安排谁玩。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人数众多而玩具较少出现的供求矛盾,同时又培养了幼儿合作分享的意识。
上述案例中,在开展主题环境活动和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活动的组织方式,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不仅提高了活动效率,同时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能力和意识都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提升,这对幼儿的后续成长必然会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
三、对区域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其活力长存
班级环境创设中,区域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区角设计和调整等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例如,为确保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选择权,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某些区域门庭若市而有些区域门可罗雀的现象,对这些冷门区域的处理通常就难以抉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课程游戏化的角度出发,应该将这些区域精华保留下来,将其存放在专门的区角中,腾出的空间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情趣进行重新设计和装饰。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满足幼儿不同时间段对区角游戏的兴趣。
上述案例中,幼儿对区角的兴趣造成了在区域活动中出现某些区域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永久性的,一方面它与幼儿的兴趣随时间不同而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他与区角本身的设计、装饰存在不足有关。因此,在班级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贯彻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对这些貌似“废弃”的区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调整,按照幼儿的情趣爱好进行装饰和设计,确保其活力长存。
四、由课程生出游戏环境主题
通常在幼儿游戏的主题确定环节,游戏的主题往往是教师事先确定的,教师根据幼儿在游戏方面的已有经验和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的游戏题材。例如,幼儿常玩的肯德基、超市等角色游戏就是典型,而区域活动也通常是根据教师的经验来选定。总的说来就是游戏环境主题的选择没有与主题课程有机联系起来,游戏的选择比较单一机械。因此,从课程游戏融入班级环境创设的角度出发,游戏环境主题采取由课程内容生成的方式来确定,为课程游戏融入班级主题环境提供有效途径。
例如,在开展“植物王国”主题活动时,通过与幼儿商量和讨论,我发现这一内容可以延伸出许多新的游戏主题。我们可以在这一主题活动基础上拓展出“植物种类识别”“植物疾病治疗”“植物种植”“植物用途探讨”“植物素描”等相关的主题活动。同时还在语言区、动手一条龙等也放置一系列与植物相关的活动材料,将整个教室打造成植物的世界,处处充满植物的气息,这样的环境创设给幼儿身临其境之感,更能激发幼儿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植物已经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经验使得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做到自然贯通。由于幼儿都了解美人蕉这一花卉植物,所以在植物素描游戏中,幼儿就能够较快、较准确地绘出美人蕉的外在形状。又由于掌握了牡丹、松树、爬山虎等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常见病害,所以幼儿在“植物疾病治疗”游戏中就能熟练准确地作出治疗方案。同时,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课程的深入和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变化,在游戏进程中,幼儿还会自我调整游戏规则与方法,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程内容这一有效资源和载体,由课程内容延伸出更多游戏环境主题,提高游戏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在幼儿教育中,将课程游戏化融入班级环境创设中,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趋势所在。广大幼儿园教师要在实践中将这一教学理念加以落实和创新,全面推动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孙庄幼儿园)
(责任编辑 吴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