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经济运行情况的客观具体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基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现状及对物价的影响进行探讨,论证了财政政策是重要的经济管理工具,对物价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并对今后我国如何利用经济政策控制物价上涨、预防通胀风险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物价稳定;宏观调控;通胀风险
一、目前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随着这种增速转换,2013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特征十分明显,并且突出表现在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结构性通胀并未被有效遏制。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维持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温和上涨的态势。但是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存在,使得物价上升具有一定的趋势性。
二、我国基本财政政策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均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以积极的政策措施为主,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避免社会就业率受到较大冲击。在政策指向方面,财政政策因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一般以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公共福利事业为主。 最近几年来政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经济形式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建设都得到了长足进步,从效果上说是值得肯定和认可的。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认为2014年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的同时,也更加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因此,为了应对经济运行中各种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014年宏观调控需要更加重视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稳定的目的,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更加宽松的宏观环境。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方面,需适度提高赤字率,稳定政府主导投资,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避免投资的再度下滑;税收政策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营改增”,同时,通过现有税种的调整、新税种的开征和企业效益的提升,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和降低流转税的比重,以减轻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货币政策方面,应适度增加货币供给的力度,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优化资金特别是增量资金的配置结构。
三、财政政策对物价影响
1.近年来国内物价基本情况分析
(1)物价走势总体上呈下降态势。近几年,物价一直是中央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特别是2010年以来,一度成为调控的首要目标。
(2)物价走势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虽然近两年物价总体表现出增速下降态势,但有的商品价格依旧居高不下。
(3)城市物价涨幅从低于农村变为高于农村。在2012年2月之前,农村地区的涨幅要高于城市0.3-0.5个百分点,最高的时候农村高出城市0.7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城市,主要是食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但自2012年5月以后,又出现城市价格略高于农村的情况。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分析
(1)物价上涨受供求关系影响
近年来,财政政策在调控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包括总量控制和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在总量控制方面,财政政策实现了在总体稳定情况下实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微调,有效地控制了总需求;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积极促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降低了对能源等基础产品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础能源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货币政策方面主要起到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连续升息、提准,控制总需求。二是货币供应量趋稳。三是央行适时采取的公开市场操作,及时收放流动性,对物价进行适时的调控。
(2)积极运用宏观政策促进农副产品增加供给。在中国的CPI指数构成的权数中,食品占比34%,对于物价上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中国近几年物价上涨也主要是结构性的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因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农副产品供给,对于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今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应采取的措施
1.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物价形势的总体判断
尽管中国当前物价基本趋稳,但是由于诸种因素的作用,当前物价结构性通胀格局没有消除,物价上涨、长期通胀风险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2.应采取的措施
应发挥宏观政策的结构调整政策功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构建稳定物价的长效机制,加强政策之间特别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灵活运用的价格干预措施,既要保证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又要力求物价稳定保证人民正常生活水平;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支持力度;完善与物价相关的补贴和保障制度,继续支持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重要领域,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一些具体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
综上所述,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达到预防通胀保持物价稳定是切实可行的,近年来在我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国家采取有力的政策、改革、管理措施,初步实现了物价趋稳的可喜局面。但是未来物价走势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总结和把握当前物价走势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于保持未来物价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娜.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张立群.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特点 适时调整政策取向[J].中国货币市场,2002年Z1期
[3]孙俐婧.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物价稳定;宏观调控;通胀风险
一、目前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随着这种增速转换,2013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特征十分明显,并且突出表现在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结构性通胀并未被有效遏制。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维持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温和上涨的态势。但是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存在,使得物价上升具有一定的趋势性。
二、我国基本财政政策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均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以积极的政策措施为主,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避免社会就业率受到较大冲击。在政策指向方面,财政政策因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一般以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公共福利事业为主。 最近几年来政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经济形式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建设都得到了长足进步,从效果上说是值得肯定和认可的。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认为2014年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的同时,也更加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因此,为了应对经济运行中各种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014年宏观调控需要更加重视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稳定的目的,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更加宽松的宏观环境。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方面,需适度提高赤字率,稳定政府主导投资,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避免投资的再度下滑;税收政策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营改增”,同时,通过现有税种的调整、新税种的开征和企业效益的提升,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和降低流转税的比重,以减轻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货币政策方面,应适度增加货币供给的力度,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优化资金特别是增量资金的配置结构。
三、财政政策对物价影响
1.近年来国内物价基本情况分析
(1)物价走势总体上呈下降态势。近几年,物价一直是中央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特别是2010年以来,一度成为调控的首要目标。
(2)物价走势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虽然近两年物价总体表现出增速下降态势,但有的商品价格依旧居高不下。
(3)城市物价涨幅从低于农村变为高于农村。在2012年2月之前,农村地区的涨幅要高于城市0.3-0.5个百分点,最高的时候农村高出城市0.7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城市,主要是食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但自2012年5月以后,又出现城市价格略高于农村的情况。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分析
(1)物价上涨受供求关系影响
近年来,财政政策在调控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包括总量控制和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在总量控制方面,财政政策实现了在总体稳定情况下实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微调,有效地控制了总需求;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积极促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降低了对能源等基础产品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础能源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货币政策方面主要起到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连续升息、提准,控制总需求。二是货币供应量趋稳。三是央行适时采取的公开市场操作,及时收放流动性,对物价进行适时的调控。
(2)积极运用宏观政策促进农副产品增加供给。在中国的CPI指数构成的权数中,食品占比34%,对于物价上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中国近几年物价上涨也主要是结构性的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因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农副产品供给,对于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今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应采取的措施
1.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物价形势的总体判断
尽管中国当前物价基本趋稳,但是由于诸种因素的作用,当前物价结构性通胀格局没有消除,物价上涨、长期通胀风险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2.应采取的措施
应发挥宏观政策的结构调整政策功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构建稳定物价的长效机制,加强政策之间特别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灵活运用的价格干预措施,既要保证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又要力求物价稳定保证人民正常生活水平;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支持力度;完善与物价相关的补贴和保障制度,继续支持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重要领域,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一些具体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
综上所述,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达到预防通胀保持物价稳定是切实可行的,近年来在我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国家采取有力的政策、改革、管理措施,初步实现了物价趋稳的可喜局面。但是未来物价走势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总结和把握当前物价走势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于保持未来物价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娜.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张立群.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特点 适时调整政策取向[J].中国货币市场,2002年Z1期
[3]孙俐婧.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