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从“怎么听”到“怎么做”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y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的学生经常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我上课听得很认真,您讲的问题我都能听得懂,可是为什么到我自己做题时却总是找不到头绪呢?”这是一个大部分高中生在学数学时都会提的问题。为此经过反思,我也向学生提了个问题:“你上课时听的是什么?”而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听您的解题步骤啊!”,这不得不让人思考,高中学生在上课时到底应该听什么?
  在课堂上,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是由教师引导完学生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确实能完成问题的解决,但缺少了老师的引导,学生自己还能完成吗?学生在听课时往往是被牵引,为不是自己跑,这就导致了学生“听得懂但不会做”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针对这种现象,我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作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作为高中的数学老师,必须明确“怎么教”,要做好这点,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做好的。
  一、备课
  这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备课时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例如: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层次,基础知识与具体题目的联系和过度,以及怎样让学生理解这种过度等等,这些都应该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完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二、上课
  上课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一个演员,怎样演好并且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你,接受你的思想,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除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外,新知识的授予和巩固练习的讲解,方法要全面、周到,要从不同的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分析问题,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做?”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醒学生“如果这个题分别出现在填空题和解答题中,你的想法会有变化吗?”,在上课的过程中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这也是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三、课后
  巩固练习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练习的选择也要有层次性,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这些都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学生想到的你必须想到,学生想不到的你也要想到,永远跑在学生的前面去做他们的引路者。
  另外,作为数学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绪。很多学生在受挫后会产生逆反情绪,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鼓励他们,提醒他们“你们可以的”,让他们在解题中找到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作为学生想学好数学,也要多思考我应该“怎么听”,听完以后应该“怎么做”,要做到和做好这两点,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的掌握新授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中,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必要时采取强制记忆,务必做到基础知识了然于心,避免在解题时出现知识点的混淆。高中数学容易出现混淆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三角函数的许多公式,立体几何的很多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这些知识点如果分不清楚,题解时心里就会没底,从而造成解题的错误。
  (二)注重老师解题时的分析过程:在课堂上作为学生不应该机械地被牵引,做抄写的机器,在接受老师想法的同时,自己也要多思考,多提出一些疑问“老师为什么这样分析”,“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呢?”如果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自己有一些好的想法或方法可以及时提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对自己加深印象很有帮助。但也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特意避开常用想法和思想,这对正确解题时不利的。
  (三)整理与巩固的反思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每节课上完后,一定要有个反思过程,主要包括:今天上课的基础内容是什么?老师在解题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有哪些?我怎样把这些知识点用到解题过程中过去?能弄清楚这些问题的话,是很利于自己的查漏补缺的,这样学到的知识就不容易忘记,再适当地找些相关练习巩固一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疑问,或有内容没听懂,应及时和老师或同学讨论,务必理清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才不会有疑惑出现。
  另外,学生在解题时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解题时要对自己有信心,做题时不要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总认为自己做的是错的,一个题目要验算好几遍,无形中降低了解题的效率。些学生在考试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别人做题速度的快慢,家人的期盼,老师的关注等等,如果有類似问题出现的,应该及时和老师、家长沟通,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解决相关问题,用积极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每一次挑战。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这就对年轻一代的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一、“气韵”在古筝演奏中的表现  古筝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古筝也是一件极具气韵潜质的乐器。因为古筝演奏方式和风格的特殊,关于古筝的气韵表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气韵,实际上是一种“以韵补声”,在古筝演奏中,每个音并不是奏出之后任其做直线形状的消失,而是常常将余音做弯曲处理,演奏者将其颤动,或吟或揉,或颤或颠,使单音成为曲线式的运动,继而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
期刊
油画艺术是世界性的语言。艺术不受国界的限制而为世界各民族的人民所欣赏。从艺术角度,很难成立诸如“欧洲油画”和“中国油画”这类说法,因为油画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有共同的标准,只是因不同民族的创作者在表现内容与表现手法上彼此有差异而已。因此,我们考察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从理论上说也必须以油画世界性的共同标准去加以衡量。油画形式技巧之中另一重要的环节是色彩。现代中国油画历经了多年的探索与变化,在中西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我主要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經历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能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新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很多同学对数学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
期刊
一、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体系的构建。可以说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职业院校不但要培养技术全面,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应强调人才的德才兼备,通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音乐鉴赏是学生在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
期刊
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的培养,它们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人的科学素质。对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来说,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笔者就科学素质的这四个要素,具体分析阐述如下,以引起广大同行对该问题的理解和重视。  一、科学知识的培养  科学知识的培养既强调基础,更强调发展。传统
期刊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笔者长期在高校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就高校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是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  目前全国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因为对于自身定位的不明晰,培养出的学生水平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