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应上海 联合江苏 赢得未来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有必要对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提出来的“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标志性提法,进行深化完善。
  
  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以中央文件形式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指导。由此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长三角一体化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深刻地影响到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一五”以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回顾与评估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自主创新造和科技进步、以及重大改革实验和对外开放水平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制度建设层面,2007年12月l日,苏浙沪主要负责人联手在上海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国际研讨会”将长三角空间区域扩展到上海、浙江、江苏两省一市,各方对长三角一体化达成了高度共识,省级政府之间的互访实现了制度化,与此同时,长三角市长协调会议也由两年一度缩短为每年一次。在市场一体化层面,“两省一市”之间的企业层面交流、要素流动都比过去取得了更大的进展。不管是浙江、江苏企业对上海的投资,还是上海企业对江苏、浙江的投资都相当活跃。在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长三角主要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基本形成,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也已蓬勃展开,长三角三小时经济圈开始成型。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从区域分工的视角看,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正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从而为长三角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江浙抓住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水平并打造全球制造业高地。长三角已基本形成了有机分工的产业群落和分合有序的产业链,产业集中和集聚的现象更加明显,区域整体竞争优势更加突出。区域内部的要素流动的通畅性进一步加速,要素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进一步得到改善。
  虽然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化,空间范围不断扩展,但以行政区域为单元、以GDP增长为中心的政绩考核评价体制以及由此形成地区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性障碍仍然是制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机制与行政壁垒的矛盾,区域共荣与地方利益的矛盾、高速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要素流动和企业跨区域发展依旧遭遇区域行政壁垒的阻碍,在社会和民生领域,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体化、教育一体化、以及大学生毕业求职的一体化等等,都还处在初始的状态,有的甚至还没有提到具体的议事日程上来。
  尽管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长三角一直走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前列,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对中国其它区域如环渤海、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起到了一种带头示范作用。
  
  浙江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1.浙江在长三角中的地位评估
  浙江经济作为长三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三角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7年,浙江的经济总量处于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全国排名第四,浙江省人均GDP达到37411亿元,处于北京、上海、天津之后,在全国也是排名第四。浙江省的生产总值大约占到整个长三角生产总值的1/3。
   但是,近距离地观察可以发现(参见图1),浙江在长三角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自2003年达到33.43%以来,就开始逐步下行,2006年后,虽然出现缓慢上升的势头,但是再也没有回到2003年的高度,由此可见,以2003年为基准,浙江在长三角中经济总量中的份额是处于下降状态的。
  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和浙江产业结构迟缓的状态有关。
  我们用霍夫曼系数的变化来估测苏浙沪的工业化的进程和产业结构演化水平。根据图2所示的霍夫曼系数进行比较,上海的重化工业化程度最高,表明其工业化和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在长三角处于最高状态,其次是江苏,其重工业化程度仅次于上海,而浙江的工业化水平相对比较低,轻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虽然,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推动下,随着经济增长,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都是向着重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但浙江省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苏沪却是不争的事实。动态地看,上海的霍夫曼系数从2000年的0.7下降到2007年的0.3,下降了5.7个百分点,江苏从2000年的0.76下降到2007年的0.41,下降了46个百分点,而浙江同期,从1.18下降到0.76,仅下降了35个百分点,说明了浙江重化工业化的水平低于上海和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对缓慢。(如图1)
  由于浙江在产业发展上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梯上,目前长三角的产业分工态势,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上海占据产业分工高端,江苏次之,而浙江在总体上居于第三的趋势。在三次产业方面,上海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咨询、总部经济等高附加值服务业,着力打造国际商务平台;浙江和江苏在第三产业方面,只能处于第二层级。在制造业方面,江苏和浙江在总量上居于上海之前,但在制造业结构层次上,上海在加快发展汽车、电子、大型设备等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仍在继续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江苏一方面在苏南等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在沿江地区加快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同时继续发展纺织等传统产业;相比之下,浙江这几年虽然在发展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努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上有所突破,同时也在积极提升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但总的来说,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不够有力,和苏沪等地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浙江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地位的下沉是在新的五年规划期间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加快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对浙江来就显得尤为迫切。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目前长三角要素资源流动的区域壁垒已经大幅解构的格局下,如果浙江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洼地,就会陷入“产业升级失速—要素资源流失—产业升级进一步失速—资要素源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这是一种危险的前景,是浙江所必须避免的前景。(如图2)
  从内生要素资源构成上说,浙江对长三角一体化会有更多的要求。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在许多地区,如浙南等地,当地的资源结构已经不足以支撑本地企业的快速发展,于是就有了跨区域发展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反映到区域层面,就是如何迎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用更多的外部资源,为浙江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对外扩张的迫切需求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生动力。在新的五年计划期间,如何利用这种内生动力,推进一体化进程,就是浙江新的历史任务。
  2.浙江与上海、江苏的关系
  (1)浙江与上海的关系
  浙江与上海的关系是一种领域互补、产业分工的关系,由于空间范围、区位条件、资源分布、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文化传统、市场偏好、地理位置方面的相似性,使得沪浙两地的经济天然具有产业分工和互补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利用上海的集聚—扩散效应来拉动自身的发展,培育了自身的市场势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路径主要通过上海承接国际资本的溢出效应、利用上海作为商贸中心城市的市场效应以及产业转移和科技人才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上海的发展构成了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发展浙江经济需要继续打“上海牌”。但是,必须认识到,浙江利用上海的资源,主要取决与自身的发展能力,当浙江的经济发展势头好于上海时,我们对上海的资源吸收就会大于资源输出,反之,我们的资源输出就会大于资源输入,从这个角度讲长三角一体化,对浙江来说是一种压力,也是动力,在新的五年规划期间,浙江有必要利用这种外部的压力和动力,加快浙江产业升级步伐。积极接轨上海并与其保持密切的合作,形成一种“趋同求异、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合作竞争战略格局,以达到互利共赢。
  (2)浙江与江苏的关系
  浙江与江苏的区域经济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竞争中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上海资源的竞争。二是市场的竞争。由于两省在比较优势、发展阶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方面的相似性,在市场上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但是必须看到,这种竞争其实更多地具有正面效应,它对竞争双方形成市场差别化发展优势,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纺织服装领域,在机械电器机械领域,都已经出现这种在产业集群、市场区隔、产品定位方面的差别化发展,专业化分工的格局。三是要素资源的竞争。浙江和江苏在争夺上海的溢出资本的同时,也在积极的争取国家资金、国际资本和港澳台资本;同时,江浙对高端人力资本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四是腹地资源的竞争,如安徽、江西等都临近苏浙地区,是长三角的腹地,伴随着区域间产业转移,江浙两省在腹地的要素资源争夺也是在所难免的。
  市场经济下的有序竞争将导致合作与发展,进而形成各自的差别化优势,特别是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两大经济区域,浙江与江苏的在互相竞争中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两省民间的经济、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互补,以及中央政府和地府政府引导下的分工协作和跨区域治理等,对江浙两省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3.浙江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定位和作用
  定位和作用是相互关联的,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浙江的作用是通过明确的定位来体现的,本研究认为,浙江省“十二五”期间的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定位和作用,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总体定位和基本作用方面:浙江有必要对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提出来的“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标志性提法,进行深化完善,特别是在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以及《长三角区域规划》行将颁布之际,包括苏浙沪两省一市的一体化发展框架已经在国家战略层面和制度层面上得到了确定,因此,浙江应对长三角一体化问题,已经不是“接轨”和“融入”,而应该是:积极贯彻《指导意见》和《长三角区域规划》,策应上海、联合江苏,共同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航运及金融中心,形成亚太门户城市群的金南翼,共同实现 “四个率先”(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浙江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定位和作用可以进一步细化到产业层面:
  在农业方面,“十二五”期间,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浙江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高效城市农业”和“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在制造业方面,浙江的定位应该是:“趋同求异”,发扬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取差别化发展优势。成为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浙江的定位和作用方向是:抓住上海建设金融、航运和中心的契机,接轨上海,利用和依托浙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与上海、江苏的交流协作,构建合作发展网络,打造长三角国际金融次级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组成、加快浙江服务业升级步伐。
  
  提升浙江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位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浙江要以经济一体化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从积极促进体制一体化、加快实现社会一体化、稳步推进空间一体化入手,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浙江在长三角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具体操作层面,要注重实际行动大于口头表态,试点先行、省内先行、获取经验、逐步推广。
  1.积极促进体制一体化:打造制度创新的试验区
  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行政壁垒,因此,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体制一体化,进一步解构区域间行政壁垒成为继续推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而浙江要获取一体化先机则可以在现有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本着先试先行的原则成为体制一体化过程中制度创新的试验区。从而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占据先发优势。
  具体而言就是,以浙江省内发育比较完好的都市圈,如杭州都市圈为样本和试点,探索跨区域体制一体化整合的路径,尝试首先实现都市圈内的体制一体化,进而推广至全省范围内,为长三角体制一体化进行制度创新。
  2.加快实现社会一体化:构建民生改革的示范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实现要素自由流动,进而达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在流动的要素资源中,最为关键的是人才和劳动的自由流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将经济一体化推进到社会一体化,实现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的互动,国际经验(如欧盟)表明,没有社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一体化主要包括社会基础设施的共享、以及各类公共产品和社会文化产品空间无差异化供给等。社会一体化也和社会民生的改革有关,“十二五”期间浙江要在长三角社会一体化进程中的获取先行发展的地位,就要将民生改革和长三角社会一体化结合起来,将浙江打造成长三角民生改革的示范区。
  3.稳步推进空间一体化:布局空间结构调整的先行区
  空间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地域载体,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体制一体化上基础上构建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城市带。主要标志为城市群各个城市实现有效的功能分工和互补,长三角空间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体制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的综合标志,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成熟的表现。“十二五”期间,浙江要在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体制一体化的基础上稳步地推进空间一体化,布局空间结构调整的先行区。首先在长三角南翼或杭州湾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布局空间一体化先行区,结合都市圈和都市带的制度建设,进行空间结构的调整,在都市圈核心城市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而在外围城市推进制造业集聚,促成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协调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分工互补,促进多功能的大城市圈的形成。
  
  “十二五”期间浙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认为,“十二五”期间,浙江在应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挑战,主动积极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关键在于利用浙江和上海江苏之间在要素资源、空间区位、发展阶段、路径依赖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紧紧盯住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和政策,将其作为浙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借力发展。
  1.借力发展,加快宁波舟山港的整合,共同打造“航运中心”
  将上海打造成“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举措,浙江的宁波—舟山港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功能定位的区隔与整合,实现与上海港共建“国际航运中心”。另外,可以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实现宁波港集团和上港集团合资成立股份公司,从而更好地协调两者在功能上的定位,从而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宁波—舟山港为南翼、以长江诸港为纵深”的港口群格局。
   2.借机发展,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构建长三角次区域“金融中心”
  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视角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长三角共同的任务责任,是长三角两省一市联动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为浙江发展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必须具备充分的企业家人才资源,而这正是上海所缺少和浙江所具备的。根据“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的测算,上海排第一,但浙江的杭州和宁波也有分列第五和第七的实力,金融产业是一个具有网络结构属性的产业,现实中的金融中心也并非点状结构,在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下,同处长三角的周边次级中心城市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客观上也具备打造长三角次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能够形成有地区特色的金融次级中心。
  3.借势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整合沿海产业带、开发“海洋经济”
  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突出问题是寻求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着力点,我们认为,那就是利用浙江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沿岸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得了国家高层的认可,从而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应该抓住机遇,实现同步发展,推进 “海洋经济”。
  首先,要加快推进沿海发展空间战略,整合原有的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产业带,形成浙江省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接轨上海的先行区。其次,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形成以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为中心,以温台港口、浙北港口为两翼的全省沿海港口布局体系实现浙江港口一体化,以此来协调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第三,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实现海洋资源利用上的创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海洋资源利用产业链的形成。
  4.借题发展,加快杭州都市圈的构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意味着各次区域间的有序合作竞争格局的形成,而合作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合作与竞争,为了避免浙江在长三角中的地位下沉,必须构建若干要素资源集聚和创新发展中心。我们认为只有具有高度文化吸引力和良好生活品质,交通信息通达、产业支撑全面的中心城市和城市圈才能构成这样的中心,为此,我们建议,要借打造长三角亚太门户城市之题,加快浙江城市化步伐和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要将杭州都市圈打造浙江经济的增长极,将杭州打造成为国际高端要素的集聚中心,长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创意产业中心。
  (本课题的主持人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陈建军教授,主要研究者包括:陈建军、陈国亮、崔春梅、葛宝琴、袁凯、石磊、王国正)
其他文献
回首几年前,全国兴起“要想富先修路,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的浪潮,当外地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的大交通日益发达时,而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上通荆沙,下接武汉的天门市却成为湖北全省市州一级唯一境内无国道、无重要经济干线及高速公路的地区。从武汉到天门,走宜黄高速公路,165公里;走省道荷沙线经汉川,130公里,距离是不远,但无法达到武汉城市圈1小时路程目标。许多投资商有意前来投
期刊
2008年,武汉全面启动了“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09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从全局的高度,提出武汉是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最重要中心城市,希望武汉加快发展,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这是中央赋予武汉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武汉加快发展的新基点。面对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起点,武汉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最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    武汉成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
期刊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大趋势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仙桃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圈内城市,抢抓这一重大政策机遇,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努力实现与圈内城市的合作共赢。    下大力培育产业特色,依托大武汉发展配套产业      做强五大工业板块,构建与大武汉配套发展的工业体系。仙桃市抢抓武汉
期刊
短短的两年时间就使7所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临危受命的王守元校长是如何让其绝处逢生、异军突起的?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第二中心校,倾听王守元的从教之路,感悟他的教育理念。  初次来到黄合少镇第二中心校时,我们就被眼前那所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所吸引,很难想象农村也有这样阔气的教学楼。    2006年8月经过撤乡并镇后,赛罕区教育局与黄合少镇政府重新组建成立了第二中心校,王
期刊
2010年1月10日至11日“2009中国城市建设与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新闻大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主办,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承办。  论坛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张巨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廖明共同主持。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作了大会开幕式致辞。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作了题为“面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谈
期刊
今天城市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们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城市化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与以往相比,今天的城市规模更大,人口更为密集,在对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这种硬件建设方面要求更高的同时,对城市的软件方面——公共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城市公共管理的安全方面。因此,城市在履行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功能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城市安全的敌人——公共危机的发生
期刊
作为武汉城市圈内的核心城市,孝感市抢抓“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新机遇,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步伐,按照“坚持依托武汉,积极服务武汉,主动融入武汉,加快发展孝感”的战略思想,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孝感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基础条件优越      孝感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资源禀赋较好。其中,最大的优势是毗邻省内龙头城市武汉市。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
期刊
——在中国.吕四港开发建设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启东新一轮的发展,最大的优势在区位,最大的潜力在港口,最大的希望在产业。而吕四港是启东最宝贵的资源,吕四深水港建成后,将为苏北以及长江中上游地区开辟新的出海通道,会对启东、江苏沿海乃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启东作为“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唯一拥有深水港和土地资源的县市,必将成为上海产业北移的主要目的地。  当前上海
期刊
在素有“江风海韵北上海”之称的江苏省启东市,在江苏这个日出最早的城市,近150公里的江海岸线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和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9年10月2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内华灯璀璨,嘉宾云集,“中国.吕四港开发建设工作汇报会”在此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等国家领导人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期刊
启东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启东市委、市政府在布局江海联动开发中,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集约型工业园区。近年来,市、镇(乡)两级政府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66万亩江海滩涂上,科学合理规划出江苏省启东经济开发区、江苏省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滨江精细化工园、启隆高科技生态产业园和沿江船舶工业带等沿江沿海新兴产业工业园。  从启东城区驱车出发仅用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