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有效载体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它指的是教师在班级教学情景下,围绕某一具体学习单位的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知识的专业方案。学历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依据课程标准,明确目标,评价任务;提供学法建议,资源助力,引领课堂;完整过程,自主探索,内化知识;分层作业,关注差异,加强反思。
  关键词:学历案;课堂教学模式;《美美与共》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理念的贯彻,如何推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已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话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历案,是推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快速更新与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载体。下面浅说一些笔者的实践、探索,与大家交流。
  一、何为学历案
  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它指的是教师在班级教学情景下,围绕某一具体学习单位的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知识的专业方案。
  简言之,学历案就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它是教师编的、学生用的方案(强调了学生立场);它旨在让学生通过“在学习”“真学习”以实现意义与价值(强调了经验增长);它既要包含要学的知识与技能,又要包含这些知识与技能是如何习得的路径(尤其強调习得路径);它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设适当的、多样的学习情境(经历)或任务,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 (强调情境创设)。
  学历案的“历”字,就是“学习经历”的意思,它是一种突出学习经历设计的教学方案。
  学历案的理念是:学习经历决定学习结果。
  学历案由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六个要素构成,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笔者经过反复实践,探索形成了学历案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美美与共》的教学为例加以阐述。
  (一)依据课程标准,明确目标,评价任务
  学历案定义中的“学习单元”,可以是一个主题或一篇课文,不必限定于一个课时。撰写学历案,首先要确定学习的单元,待明确学习内容之后,再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确定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学习目标。每个目标要指向语文学科关键的能力和素养,相互之间要有关联性、层次性。例如《美美与共》这篇课文,是一篇学术性论文,属于实用类文章的范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实用类文章时有这样几点要求:
  1.筛选和整合实用类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
  2.把握实用类文章的结构方式,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
  考虑到《美美与共》又属于议论文,因此笔者将学习目标定为:
  1.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理解《美美与共》的基本观点,感受其在文明对话中的重要价值。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美美与共”的理解和感受。
  为了使目标的实现可观察、可测量,又增加了评价任务这一部分,分为三小点:
  1.课前活动,完成课前预习题。
  2.完成课堂活动一: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并分析论证手法。
  3.完成课堂活动二:感受“美美与共”在文明对话中的重要价值。
  这样就可以通过任务的完成知晓学生是否学会。
  (二)提供学法建议,资源助力,引领课堂
  学历案侧重的是学生的学,因此引导学生怎么学是一个关键步骤。教师提供的学法建议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导学图,其中包括了学习资源、学习的路径等。学法建议要告知学生所学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怎么去学,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美美与共》的学法建议是:
  1.本篇课文属于高中学习中第二个以议论文为主的专题。在小学与初中,学生一直接触较为形象化的思维,到了高中,学生在理性化和抽象化的思维上的训练更应加强。本篇课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以先将文章的结构理清,再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2.在学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学习本课时,首先要理清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其次要明确如何论证,再次要知行合一,将理性化的思考转化为形象化的思考,将文化交流的观点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思考“美美与共”的意义。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对一些概念或是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不太理解,可通过资源助力加深理解。资源助力主要提供了以下内容:(1)关于费孝通;(2)关于美美与共;(3)关于君子之风;(3)关于和而不同;(4)关于大同社会;(5)关于议论文。
  (三)完整过程,自主探索,内化知识
  学历案重在学习的过程,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作业。它呈现的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整经历,体现的是学生学得精彩而非教师教得精彩。因此,学历案的活动设计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按照 “学”的逻辑来设计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课中学习要坚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可以以问题驱动学习——以问导学,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设计问题,层层深入,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
  课前预习可以通过学法建议与资源助力来进行,教师也可布置相关的预习题,但是一定要定时间且有任务。例如在《美美与共》中,课前预习包括了按学法建议自学,还包括了相关任务,有重点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辨析,概括文本要点等。这些任务能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本,以便在上课时更有效地学习。
  在课中要注重活动环节的设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而非跟着老师的讲解,听得一知半解。活动环节的设置上要有梯度性,且有评价任务的嵌入。例如在《美美与共》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三个活动:   【课堂活动一】同桌互批预习题,互相指错并订正。
  【课堂活动二】围绕论点,理清课文结构。由以下问题驱动:(1)从文中找出统领全文的中心论点;(2)梳理文章结构,并指明论证结构的模式,完成课文结构示意图;(3)分析文章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在结构图上标注出来。
  【课堂活动三】理解感受:我心中的“美美与共”。由以下问题驱动:(1)每个学习小组随机抽取一个问题,结合课文所学知识来谈谈抽取的这个问题在内容上是否美美与共,为什么。(2)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在为人处世以及对待外来文化、文明上有什么启示?
  三个活动,都是基于学生的角度,让学生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且最终都有评价,或是同桌相互点评,或是学生代表发言。其中,第三个活动,让学生运用文本所学知识来解答疑惑,更是起到了内化知识的作用。
  (四)分层作业,关注差异,加强反思
  作业包括课前、课中与课后作业。教師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不同阶段的作业,以实现作业价值的最大化。
  首先,学历案的优势在于能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这既可以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吃得饱”,又可以让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吃得了”,从而让各类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有差异发展。
  分层主要有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的分层。例如《美美与共》给学生提供了两份课后练习: A组练习(作业)是合格标准,均要求完成;B组练习(作业)是较高要求,可选择性完成。A 组练习主要侧重语言文字运用与课文论证思路理解;B组练习是让学生动笔写文章,从课文出发,谈谈人与人之间的美美与共,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注意议论文的结构,有论据、论证,600字左右。两组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练习并非一刀切,而是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让那些在语文方面有更高要求的学生有更大发展的空间。
  其次,学历案注重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学习经历,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解析和修正,进而完善知识建构,发现自身问题,寻求补救策略,提升学习能力。对学生而言,它的好处有:可以延伸学习经历,拓展学习的过程;能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元认知水平;学会知识管理,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对教师而言,它的好处有: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常规途径难以获得的学生困惑,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后续帮助;可以更多地收集到学生的一些创新观点和方法,丰富自己的课程资源。所以,在学历案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两个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在知识积累和能力方面收获了什么?还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梳理、学习策略的梳理,诊断自身的问题,并在反思中求得进步。
  三、学历案研究的初步收获
  学历案的研究,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专业发展,还是对学校的办学品质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他们变得更想学、更会学,学习力得到了提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了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他们的课程意识、“学生立场”观念显著增强:从只关注“内容”到更关注“目标”;从只关注“知识”到更关注“学科素养”;从只关注“教”到更关注“学”;从只关注“结果”到更关注“过程”;从只关注“练习”到更关注“评价”;从只关注“统一”到更关注“差异”。
  基于学历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讲授”变成“介入”,即教师的“教”应该是一种阶段性的、非连续的行为,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原则上不教,只有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教师才“介入”,介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展示、启发、追问和讲解等。这种“介入”,以学生需要为前提,以实现“破冰”为目的,能起到“维持学习”的作用。同时,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师从“主宰”变成“陪伴”,教师与学生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成为“机会”的播种者,给学生以尝试、纠错、感悟、表现的机会,促进深度学习产生,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转型。
其他文献
摘 要:童话是初中教材中的“小文体”,当前其教学存在小说教学化倾向。教学童话,要有文体意识,要紧紧扣住童话文体的内在规定性:梳理情节要抓住幻想特点;分析人物要注重类型特征;品析语言要注意童化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看起来虚幻的人物和故事去揭示童话内蕴。   关键词:童话教学;文体意识;《皇帝的新装》  童话是初中教材中的“小文体”,说它“小”,一是因为教材入选数量少,二是因为教师教学中重视不够
期刊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开展适宜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比较还原文言文隐含的丰富内容,既能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又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比较还原法;思辨  比较还原法,是孙绍振教授在整合各家学说的基础上为文本细读而提出的。它“根据意识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態之间的差异”[1]。由于
期刊
摘 要:高中文言文复习课堂应注重真实语境,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即逆向设计、聚焦语境主体,整合知识、创设任务语境,指向素养、丰富言语策略三个步骤,帮助学生完成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乃至审美、思维与文化上的提升。   关键词:真实语境;高中文言文复习;学习任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
期刊
摘 要:统编教材的提示语系统是整部教材的一个亮点,它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呈现出分类层级化、操作精细化、表达理性化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单元、组合预习、联合提示等元认知策略用好提示语系统,以达到教读、自读联动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读中落实,在自读中运用,最终获得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提示语系统;教读;自读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在编写阅读教学上特别强调由“教读”到“自读”再到“
期刊
摘 要: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大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可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载体中的德性内容,并以互文本介入和群文阅读为主要途径,基于言文合一的文化习得之道,借鉴传统语文学习经验,采取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在合宜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活动中,传承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从“经典研习”到“专题研讨”学习层级
期刊
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晰地回想起2018年9月14日,语文课上那场激烈的辩论——《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卡洛斯·森特诺究竟是不是小偷。认为是小偷的同学(以下简称“正方”)振振有词:“小说第41段,直接提到‘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不认为是小偷的同学(以下简称“反方”)立马反驳:“小偷是镇上民众认定的,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课堂即刻被点燃,双方阵营不断扩大,针锋相对。以下是双方辩论的片段: 
期刊
摘 要:基于“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的设计理念,“情境任务”成为语文教学方式变革不可忽视的关键词。浙江省高中语文教学评审与观摩活动,让人们看到了适切的情境任务设计之于语文教学核心价值追求的意义:媒介融通,使静态知识动态化;美读演绎,使情感体验深刻化;仿真交际,使素养形成综合化。   关键词:情境任务;教
期刊
摘 要: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来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任务群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传承与理解”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可采用如下策略:做好课内外阅读规划,创设传统文化研习的情境;依托语言,以传统文化元素思维导图助力学生掌握整体阅读脉络;鼓励学生以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议题,大胆进行学术研究尝试。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理解;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红楼
期刊
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推崇,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是探究的探究,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理解还欠准确。朱瑜冬老师的课以真实情境为载体,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和问题导向的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在探究性的活动实践中加深对该课核心概念“点染”与“铺叙”的理解,并把它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根据需求进行重构,展现出一定的创造力和灵活性。结合本堂课来看,想到“活
期刊
摘 要: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并进行思考。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以“真正的问题”为导向,以真实的阅读状态、深入的阅读讨论、产品化的阅读成果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供“场域”,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提出议题、筛选整合议题、小组合作解决议题、汇报分享等多个环节,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再辅以多元评价,推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