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查阅2001-2008嘉祥县统计年鉴选取影响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社会各驱动力指标,采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求取各指标的关联值,结果表明:相比较经济类指标,人口类指标对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作用较明显;经济类指标中第一产业总产值贡献最大,嘉祥县工业化程度仍然不高。最后结合嘉祥县建设用地利用状况提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建设用地;社会驱动力;灰色综合关联度;嘉祥县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3
土地面积对城市非农业发展具有较小的限制性,研究预测并规划好建设用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间的矛盾。本文对嘉祥县2001-2008年期间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建设用地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以期对未来嘉祥县的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同时也为研究类似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嘉祥县今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嘉祥县建设用地变化的总体趋势和空间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嘉祥县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加趋势,空间差异变化显著,其中城镇、交通运输和水利设施用地增长较快。驱使建设用地增长的3大因子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与人口流动引起的城镇化进程推进,其中经济发展是主要社会驱动力。针对不同驱动力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本地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嘉祥县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分析[1]
2001年以来嘉祥县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经历了一个减少期和两个增长期:2001-2002年为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期,面积2002年比2001年减少了1080亩;2002-2006年为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长期,期间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了11263亩,增长速率非常快;2006-2008年为建设用地面积缓慢增长期,2008年建设用地面积比2006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074亩,相比前一阶段增长速率较慢。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走势相一致,在该时段内均是上升趋势。2004-2008年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面积规模共增加了5009亩,增长较快。虽然交通运输用地变化也在上升,但不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明显,与2005年相比2008年交通用地规模仅增加了967亩,年均递增率为15.59%。而2008年的水利设施用地还比2001年减少了29亩,因此变化较小。这充分说明了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面积变化是引起嘉祥县建设用地总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嘉祥县建设用地的社会驱动力分析
(一)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研究是研究热点,专家学者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有多种[2-3]。其中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4-7]。这些数理统计方法一般要求有大量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需服从某个典型的概率分布,各因素应没有联系,这些要求往往很难达到,并且还有可能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结果不相符的现象,严重影响分析的价值。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8]对样本量大小无特殊的要求,也不要求其一定服从某特定分布,因此,本文选择了灰色系统理论中比较全面反映各因素间相关关系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力求为嘉祥县的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做个系统分析。
结合嘉祥县的实际情况及资料数据的收集情况,本文以嘉祥县2001-2008年建设用地总面积数据为母序列,選择经济类指标六个: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选择人口类指标两个: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将这八个指标作为子因素序列,进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排除政策的影响,并且舍掉查阅的2005年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数值数据,因为这是一个“飞点”,严重偏离近几年的数值,在计算中取其前后两年的均值作为其修正值。2005年的嘉祥县建设用地面积修正值及各因素数据见表1。
(二)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
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公式:
根据计算公式求出各因素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结果见表2。
(三)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
令原始序列Xk=(xk(1),xk(2),…,xk(n)),k=0,1,2,…k。
求绝对关联度前,需先求变化序列Xi=(xi(1),xi(2),…,xi(n))=(xi(1)-xi(1),xi(2)-xi(1),…,xi(n)-xi(1)),运用以下公式计算灰色绝对关联度: = ,其中,。
根据以上公式求得灰色绝对关联度值如表3。
(四)灰色综合关联度计算
根据灰色综合关联度的定义,€%a取0.5,较结合实际。则可求出各子因素的灰色综合关联度,计算结果见表4。
(五)结果分析
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嘉祥县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人口类指标对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明显大于经济类指标,这在数值上表现突出。
绝对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财政收入与建设用地的关联度最大,反映出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趋势相近,工业化、商业化发展速度较快,由此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作用较明显。
灰色综合关联度的计算结果表明,人口类指标与嘉祥县的建设用地关联度大于经济类指标,反映出人口增长是嘉祥县建设用地的巨大驱动力。从经济类指标看,国内生产总值对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最强,其次是第一产业产值,其他类指标相对较弱,反映出尽管嘉祥县的工业化水平在提高,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问题的提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建设占用农地现象不可避免。如发达国家中的美国、西德和比利时,从1950-1970年,非农用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25%、35%、55%,在60年代,意大利、加拿大、法国的非农用地也分别增加了31%、18%、11%;发展中国家非农用地的扩大也很迅速,如印度的德里区,其工商、住宅和办公用地由1958年的3807.5万hm2增至1981年的16870万hm2,埃及从1960—1980年因城市扩大占用的农田将近50万hm2[1]。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增加最快、城市化占用耕地最多的时期。据统计,1986-1995年间全国耕地减少了679万hm2,年均减少67.9万hm2,1996-2003年间全国耕地共减少663万hm2,年均减少82.9万hm2,速度明显加快。全国耕地面积已从1996年的1.3亿hm2减少到2003年的1.23亿hm2,相应的人均耕地已由1996年的0.106hm2降到了2003年的0.095hm2,已低于专家测算的维持温饱的最低极限。
三、建议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今后的发展必须依靠走工业化的科技化的道路来带动嘉祥县的经济发展,这样就会使建设用地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那么嘉祥县的建设用地变化逐渐会从人口因素主导驱动转变为工业化和城镇化主导驱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重视这一变化过程。此外,人口对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也不应小视,近些年来农村中居民点用地规模也在不断增长。虽然新农村建设已提出并进入实验阶段,但它需要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内农村居民点用地仍然会持续增加,目前农村中闲置房比例仍比较高,应当重视这一现象。
因此,嘉祥县必须一方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对人口进行控制,控制住人口因素;另一方面,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做到各行各业用地合理,使土地充分发挥其价值,同时加大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及对废弃地的整理与复垦,并对新增农村居民点的规模进行控制,做到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嘉祥县统计年鉴[R].(2001-2008).
[2]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3]葛春叶,涂建军,李宽.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08,30(10):131-531.
[4]谭蓉,吴丽梅.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以四川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6):125-129.
[5]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东南丘陵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衡阳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6):551-556.
[6]刘勇,刘秀华,周佳松等.重庆市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变化及社会驱动力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4.
[7]汤小华,余娟清.乡村工业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3):84-89.
[8]谭学瑞,邓聚龙.灰色关联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新方法[J].统计研究,1995,65(3):46-48.
关键词:建设用地;社会驱动力;灰色综合关联度;嘉祥县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3
土地面积对城市非农业发展具有较小的限制性,研究预测并规划好建设用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间的矛盾。本文对嘉祥县2001-2008年期间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建设用地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以期对未来嘉祥县的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同时也为研究类似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嘉祥县今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嘉祥县建设用地变化的总体趋势和空间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嘉祥县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加趋势,空间差异变化显著,其中城镇、交通运输和水利设施用地增长较快。驱使建设用地增长的3大因子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与人口流动引起的城镇化进程推进,其中经济发展是主要社会驱动力。针对不同驱动力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本地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嘉祥县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分析[1]
2001年以来嘉祥县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经历了一个减少期和两个增长期:2001-2002年为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期,面积2002年比2001年减少了1080亩;2002-2006年为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长期,期间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了11263亩,增长速率非常快;2006-2008年为建设用地面积缓慢增长期,2008年建设用地面积比2006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074亩,相比前一阶段增长速率较慢。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走势相一致,在该时段内均是上升趋势。2004-2008年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面积规模共增加了5009亩,增长较快。虽然交通运输用地变化也在上升,但不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明显,与2005年相比2008年交通用地规模仅增加了967亩,年均递增率为15.59%。而2008年的水利设施用地还比2001年减少了29亩,因此变化较小。这充分说明了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面积变化是引起嘉祥县建设用地总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嘉祥县建设用地的社会驱动力分析
(一)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研究是研究热点,专家学者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有多种[2-3]。其中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4-7]。这些数理统计方法一般要求有大量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需服从某个典型的概率分布,各因素应没有联系,这些要求往往很难达到,并且还有可能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结果不相符的现象,严重影响分析的价值。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8]对样本量大小无特殊的要求,也不要求其一定服从某特定分布,因此,本文选择了灰色系统理论中比较全面反映各因素间相关关系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力求为嘉祥县的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做个系统分析。
结合嘉祥县的实际情况及资料数据的收集情况,本文以嘉祥县2001-2008年建设用地总面积数据为母序列,選择经济类指标六个: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选择人口类指标两个: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将这八个指标作为子因素序列,进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排除政策的影响,并且舍掉查阅的2005年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数值数据,因为这是一个“飞点”,严重偏离近几年的数值,在计算中取其前后两年的均值作为其修正值。2005年的嘉祥县建设用地面积修正值及各因素数据见表1。
(二)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
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公式:
根据计算公式求出各因素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结果见表2。
(三)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
令原始序列Xk=(xk(1),xk(2),…,xk(n)),k=0,1,2,…k。
求绝对关联度前,需先求变化序列Xi=(xi(1),xi(2),…,xi(n))=(xi(1)-xi(1),xi(2)-xi(1),…,xi(n)-xi(1)),运用以下公式计算灰色绝对关联度: = ,其中,。
根据以上公式求得灰色绝对关联度值如表3。
(四)灰色综合关联度计算
根据灰色综合关联度的定义,€%a取0.5,较结合实际。则可求出各子因素的灰色综合关联度,计算结果见表4。
(五)结果分析
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嘉祥县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人口类指标对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明显大于经济类指标,这在数值上表现突出。
绝对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财政收入与建设用地的关联度最大,反映出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趋势相近,工业化、商业化发展速度较快,由此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作用较明显。
灰色综合关联度的计算结果表明,人口类指标与嘉祥县的建设用地关联度大于经济类指标,反映出人口增长是嘉祥县建设用地的巨大驱动力。从经济类指标看,国内生产总值对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最强,其次是第一产业产值,其他类指标相对较弱,反映出尽管嘉祥县的工业化水平在提高,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问题的提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建设占用农地现象不可避免。如发达国家中的美国、西德和比利时,从1950-1970年,非农用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25%、35%、55%,在60年代,意大利、加拿大、法国的非农用地也分别增加了31%、18%、11%;发展中国家非农用地的扩大也很迅速,如印度的德里区,其工商、住宅和办公用地由1958年的3807.5万hm2增至1981年的16870万hm2,埃及从1960—1980年因城市扩大占用的农田将近50万hm2[1]。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增加最快、城市化占用耕地最多的时期。据统计,1986-1995年间全国耕地减少了679万hm2,年均减少67.9万hm2,1996-2003年间全国耕地共减少663万hm2,年均减少82.9万hm2,速度明显加快。全国耕地面积已从1996年的1.3亿hm2减少到2003年的1.23亿hm2,相应的人均耕地已由1996年的0.106hm2降到了2003年的0.095hm2,已低于专家测算的维持温饱的最低极限。
三、建议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今后的发展必须依靠走工业化的科技化的道路来带动嘉祥县的经济发展,这样就会使建设用地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那么嘉祥县的建设用地变化逐渐会从人口因素主导驱动转变为工业化和城镇化主导驱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重视这一变化过程。此外,人口对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也不应小视,近些年来农村中居民点用地规模也在不断增长。虽然新农村建设已提出并进入实验阶段,但它需要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内农村居民点用地仍然会持续增加,目前农村中闲置房比例仍比较高,应当重视这一现象。
因此,嘉祥县必须一方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对人口进行控制,控制住人口因素;另一方面,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做到各行各业用地合理,使土地充分发挥其价值,同时加大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及对废弃地的整理与复垦,并对新增农村居民点的规模进行控制,做到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嘉祥县统计年鉴[R].(2001-2008).
[2]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3]葛春叶,涂建军,李宽.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08,30(10):131-531.
[4]谭蓉,吴丽梅.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以四川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6):125-129.
[5]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东南丘陵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衡阳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6):551-556.
[6]刘勇,刘秀华,周佳松等.重庆市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变化及社会驱动力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4.
[7]汤小华,余娟清.乡村工业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3):84-89.
[8]谭学瑞,邓聚龙.灰色关联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新方法[J].统计研究,1995,65(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