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笔者就此问题谈了几点相应教学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是当前数学教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意义
(1)对应用数学的意识的认识。应用数学的意识,就是指运用数学知识的心理倾向性。具体表现在当学生面临着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当学生接受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又能主动地探索这一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只有对应用数学有了基本的认识后,才能有效的应用数学。
(2)面对21世纪高新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提倡“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基于这个总方针,我们主要从“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方面进行一些探索研究。“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即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问题”才能有“应用”,有“应用”才能有“提高”。通过两者的结合,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实现途径。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新大纲)开宗明义:“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生活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基于上述原因,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谓是迫在眉急,接下来,本文就来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二、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体验运用的价值。教师在引入新的知识点后,要加强具体实际应用的介绍,让学生学会思考怎样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与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的习惯。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后,有的学生就提出“我们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可以用来计算什么呢?”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讨论,知道在计算烟囱、通风管道、抽油烟机管道等的表面积时就要运用圆柱的侧面积知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知识的兴趣,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价值。
(2)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应用的兴趣。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构成了学习活动两部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光靠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还要向课外延伸。所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应用的兴趣。可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有认真学习和应用书本上的知识,才能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竞赛的内容可以制作教具、模型、实地测量、讲解实物、计算实际问题、面画(与比例、平行、垂直、对抽等数学知识有关的)。此类竞赛与书面形式的竞赛相比,由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际操作性强、应用知识灵活,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很好地培养。
(4)加强课外实践,拓宽应用的渠道。“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才会深刻地理解,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还要加强课外实践。如在教学之余,教师可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补充,调整所学的知识。如学习“利息”这节课时,课前我就先让学生到银行调查,定期、活期的利率,让学生拿一些压岁钱,自己尝试着到银行存款,计算出自己存款所获得的利息。学生通过实际存款发现了课本的利率和当前银行的利率不同,为什么呢?原来这几年我国利率连续调整了很多次,而课本还是按往年的利率。学生还发现课本求“利息公式是=现金×利率×时间”,而现在存款利息还得扣除利息税。使学生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的课本的知识与现实不相符合,要灵活地运用知识。经常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一些资料、信息。通过实践,使学生知道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生活。我们学习时不能一味地根据死记硬背的知识,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指导实践方法,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5)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应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的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完新知识后,应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去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的途径还有许多许多,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只有多用,才能有效的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可以利用辨证唯物主义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的方法来根据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途径、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实现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及提高。希望老师们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使学生看到数学如何才能够应用到真正的“现实生活”问题上去,并且可望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会自然产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明确“数学模型化”的确切意图,从而实现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主要目标——有效应用数学。
参考文献:
[1]胡香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02) .
[2]李小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 2011
[3]张筱玮. 数学应用教育简论[J]数学教育学报, 2000,(01) .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是当前数学教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意义
(1)对应用数学的意识的认识。应用数学的意识,就是指运用数学知识的心理倾向性。具体表现在当学生面临着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当学生接受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又能主动地探索这一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只有对应用数学有了基本的认识后,才能有效的应用数学。
(2)面对21世纪高新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提倡“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基于这个总方针,我们主要从“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方面进行一些探索研究。“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即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问题”才能有“应用”,有“应用”才能有“提高”。通过两者的结合,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实现途径。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新大纲)开宗明义:“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生活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基于上述原因,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谓是迫在眉急,接下来,本文就来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二、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体验运用的价值。教师在引入新的知识点后,要加强具体实际应用的介绍,让学生学会思考怎样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与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的习惯。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后,有的学生就提出“我们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可以用来计算什么呢?”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讨论,知道在计算烟囱、通风管道、抽油烟机管道等的表面积时就要运用圆柱的侧面积知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知识的兴趣,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价值。
(2)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应用的兴趣。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构成了学习活动两部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光靠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还要向课外延伸。所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应用的兴趣。可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有认真学习和应用书本上的知识,才能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竞赛的内容可以制作教具、模型、实地测量、讲解实物、计算实际问题、面画(与比例、平行、垂直、对抽等数学知识有关的)。此类竞赛与书面形式的竞赛相比,由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际操作性强、应用知识灵活,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很好地培养。
(4)加强课外实践,拓宽应用的渠道。“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才会深刻地理解,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还要加强课外实践。如在教学之余,教师可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补充,调整所学的知识。如学习“利息”这节课时,课前我就先让学生到银行调查,定期、活期的利率,让学生拿一些压岁钱,自己尝试着到银行存款,计算出自己存款所获得的利息。学生通过实际存款发现了课本的利率和当前银行的利率不同,为什么呢?原来这几年我国利率连续调整了很多次,而课本还是按往年的利率。学生还发现课本求“利息公式是=现金×利率×时间”,而现在存款利息还得扣除利息税。使学生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的课本的知识与现实不相符合,要灵活地运用知识。经常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一些资料、信息。通过实践,使学生知道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生活。我们学习时不能一味地根据死记硬背的知识,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指导实践方法,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5)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应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的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完新知识后,应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去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的途径还有许多许多,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只有多用,才能有效的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可以利用辨证唯物主义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的方法来根据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途径、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实现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及提高。希望老师们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使学生看到数学如何才能够应用到真正的“现实生活”问题上去,并且可望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会自然产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明确“数学模型化”的确切意图,从而实现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主要目标——有效应用数学。
参考文献:
[1]胡香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02) .
[2]李小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 2011
[3]张筱玮. 数学应用教育简论[J]数学教育学报, 2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