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6月2日,北京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活动之第八届“半夏的纪念”大学生国际影像节的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从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当时名称为北京广播学院)的学生们的自发组织展映,到如今发展成一个国际性的大学生影像展映。
本届影像节短短两个多月的征片期,就征得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台湾艺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伦敦电影学院等众多高校的400多部片子。
颁奖典礼共颁发十个奖项,包括最佳纪录片、最佳剧情片、最佳音乐电视、最佳文艺作品、最佳实验作品、最佳电视广告作品六个综合奖,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导演三个单项奖以及最高奖“年度大奖”。许多在“半夏的纪念”中获奖的影片也在众多国内外影像赛事中获得了成绩。
学生活动走向国际化
“半夏的纪念”诞生于2003年。六年前,“非典”肆虐。一些电视系学生以专业的视角和技法真实记录下发生在那段时期或慌乱或感人的点点滴滴。当时正值半夏,他们便以“半夏的纪念”为名自发组织了第一次影像作品的露天展映,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内引起了强烈轰动。
经过了八年的发展,“半夏的纪念”从简陋的小舞台走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1500人礼堂,从一个学生的自发性影像展映活动变成一个国际性的大学生影像展映。渐趋全民化、国际化的“半夏的纪念”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关注和参与。无论是收片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让评选更具有科学性,本次“半夏的纪念”特邀了13位评委齐聚中国传媒大学。评委组成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有来自FIPA电视节负责人玛丽安·萨妮(Marion Czarny-Smith)女士,有来自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大众DV》等一线影像媒体的负责人,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台湾铭传大学的专业影视老师。评委团组成涉及影像工作的各个方面,组委会也充分地考虑到评委自身的特点、审美差异等,保证了评选结果的多元性、丰富性与权威性。
青苹果乐园,“90后”中学生登上大学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半夏的纪念”特别设置了“中学生单元”,以鼓励有创造力、想象力的青少年群体参与到影像创作中来,为影像注入活力。人大附中2009级高二12班的同学们凭借他们的DV作品《夏葬》获得了“中学生单元”最佳影片奖项,几位高中生上台领奖时从容自信,谈吐不俗,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和笑声。让我们不仅感慨如今数码影像的普及化和接受度。
“在创作上来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他们热情、积极,头脑里充斥着各种想法。所有的想法在他们看来都很新奇,虽然当中有一些成年人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年轻的冲动比什么都要重要。”玛丽安·萨尼女士这样说。
奥斯卡一样的评选方式
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评委们选择了采用奥斯卡奖的评奖方式——无记名投票制,层层筛选、淘汰。即便如此,评委们还是会为了心头所好争执,毕竟大奖只有一个,而优秀的作品却有很多。比如,玛丽安女士偏爱实验动画《东施效颦》,这个水墨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让她印象深刻;而国家一级录音师姚国强老师则是喜欢广告《water》,新鲜的剪辑方式和拍摄角度令人欣喜。这些作品虽未获奖却依然被评委们所欣赏,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影像作品越来越多。
苹果树下 收获果实
最终各个奖项尘埃落定,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6级电视摄影专业本科生杨扬的纪录片《苹果树下》包揽了最佳纪录片、最佳摄影和评委会年度大奖在内的三大奖项。
《苹果树下》记录了杨扬的家乡——西北农村宁夏中卫香山地区一位普通农民李宗宏“简约但不简单,平实但不平淡”的生活。片子所表现的虽是普通平凡的人物,但很好地诠释了小人物也有自己存在和奋斗的精彩。整部片子,画面唯美,剪辑精致,完美的技巧使平凡的故事大放异彩,给观者以震撼和回味。
李宗宏23岁失去父亲后和妻子承担起供养弟弟上学和全家生活的重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命流淌中,他践行自己的人生准则,用双手创造着自己的未来。之所以取名《苹果树下》是因为苹果树是这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这一年里,杨扬见证了苹果树的繁茂、结果、凋零和来年的发芽。生命的轮回格外清晰,而李宗宏父亲的去世和他儿子的出生,恰恰与此形成一种对照。《苹果树下》要表达这样一种主题———只要不屈不挠地努力,生活就充满了美好和希望,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56分钟的记录语言,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组织和连缀。从导演到摄影再到剪辑,他始终孤军作战,拍成素材52盘,3000余分钟。最后,浓缩成了这让人难忘的、将载入“半夏”史册的56分钟。毫无疑问,“半夏”的三项大奖是对这部作品最好的肯定,也是杨扬大学影像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扬收获的不只是三个奖项,正如他在颁奖时特别提到的“半夏的纪念”对自己的影响,他强调“半夏的纪念”是他从入学时就树立的一个目标,现在又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舞台。“半夏的纪念”这棵苹果树属于杨扬们,属于所有这些影像行业未来的青苹果。让我们在这个半夏的季节慢慢品味苹果的清香吧。
本届影像节短短两个多月的征片期,就征得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台湾艺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伦敦电影学院等众多高校的400多部片子。
颁奖典礼共颁发十个奖项,包括最佳纪录片、最佳剧情片、最佳音乐电视、最佳文艺作品、最佳实验作品、最佳电视广告作品六个综合奖,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导演三个单项奖以及最高奖“年度大奖”。许多在“半夏的纪念”中获奖的影片也在众多国内外影像赛事中获得了成绩。
学生活动走向国际化
“半夏的纪念”诞生于2003年。六年前,“非典”肆虐。一些电视系学生以专业的视角和技法真实记录下发生在那段时期或慌乱或感人的点点滴滴。当时正值半夏,他们便以“半夏的纪念”为名自发组织了第一次影像作品的露天展映,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内引起了强烈轰动。
经过了八年的发展,“半夏的纪念”从简陋的小舞台走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1500人礼堂,从一个学生的自发性影像展映活动变成一个国际性的大学生影像展映。渐趋全民化、国际化的“半夏的纪念”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关注和参与。无论是收片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让评选更具有科学性,本次“半夏的纪念”特邀了13位评委齐聚中国传媒大学。评委组成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有来自FIPA电视节负责人玛丽安·萨妮(Marion Czarny-Smith)女士,有来自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大众DV》等一线影像媒体的负责人,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台湾铭传大学的专业影视老师。评委团组成涉及影像工作的各个方面,组委会也充分地考虑到评委自身的特点、审美差异等,保证了评选结果的多元性、丰富性与权威性。
青苹果乐园,“90后”中学生登上大学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半夏的纪念”特别设置了“中学生单元”,以鼓励有创造力、想象力的青少年群体参与到影像创作中来,为影像注入活力。人大附中2009级高二12班的同学们凭借他们的DV作品《夏葬》获得了“中学生单元”最佳影片奖项,几位高中生上台领奖时从容自信,谈吐不俗,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和笑声。让我们不仅感慨如今数码影像的普及化和接受度。
“在创作上来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他们热情、积极,头脑里充斥着各种想法。所有的想法在他们看来都很新奇,虽然当中有一些成年人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年轻的冲动比什么都要重要。”玛丽安·萨尼女士这样说。
奥斯卡一样的评选方式
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评委们选择了采用奥斯卡奖的评奖方式——无记名投票制,层层筛选、淘汰。即便如此,评委们还是会为了心头所好争执,毕竟大奖只有一个,而优秀的作品却有很多。比如,玛丽安女士偏爱实验动画《东施效颦》,这个水墨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让她印象深刻;而国家一级录音师姚国强老师则是喜欢广告《water》,新鲜的剪辑方式和拍摄角度令人欣喜。这些作品虽未获奖却依然被评委们所欣赏,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影像作品越来越多。
苹果树下 收获果实
最终各个奖项尘埃落定,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6级电视摄影专业本科生杨扬的纪录片《苹果树下》包揽了最佳纪录片、最佳摄影和评委会年度大奖在内的三大奖项。
《苹果树下》记录了杨扬的家乡——西北农村宁夏中卫香山地区一位普通农民李宗宏“简约但不简单,平实但不平淡”的生活。片子所表现的虽是普通平凡的人物,但很好地诠释了小人物也有自己存在和奋斗的精彩。整部片子,画面唯美,剪辑精致,完美的技巧使平凡的故事大放异彩,给观者以震撼和回味。
李宗宏23岁失去父亲后和妻子承担起供养弟弟上学和全家生活的重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命流淌中,他践行自己的人生准则,用双手创造着自己的未来。之所以取名《苹果树下》是因为苹果树是这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这一年里,杨扬见证了苹果树的繁茂、结果、凋零和来年的发芽。生命的轮回格外清晰,而李宗宏父亲的去世和他儿子的出生,恰恰与此形成一种对照。《苹果树下》要表达这样一种主题———只要不屈不挠地努力,生活就充满了美好和希望,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56分钟的记录语言,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组织和连缀。从导演到摄影再到剪辑,他始终孤军作战,拍成素材52盘,3000余分钟。最后,浓缩成了这让人难忘的、将载入“半夏”史册的56分钟。毫无疑问,“半夏”的三项大奖是对这部作品最好的肯定,也是杨扬大学影像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扬收获的不只是三个奖项,正如他在颁奖时特别提到的“半夏的纪念”对自己的影响,他强调“半夏的纪念”是他从入学时就树立的一个目标,现在又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舞台。“半夏的纪念”这棵苹果树属于杨扬们,属于所有这些影像行业未来的青苹果。让我们在这个半夏的季节慢慢品味苹果的清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