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学会运用语言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ang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准确地理解及灵活应用母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如今的高年级语文教学都偏重理解,零散的分析各篇文章,导致目的错位。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要将学语文的重心转移至语言灵活运用上来。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使得同学们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得到语感,会学习,养成好的母语习惯,熟练基本的语文学习法。新大纲也着重强调了积淀、灵活运用,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则要在和教师、学友的母语交流中得到真实的发展。
  为使高年级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地体现出来,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组织教学不拘一格
  
  过去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是按顺序教,本人试着在中高年级教学过程中不按部就班,而是整单元的教。各单元文章编者都是把有共同点的文章组在一起的,据此,我找出各篇文章的共同点一起训练语言。一个单元就是一篇课文,从单元入手,同学们先读各篇文章,理解各自喜爱的内容,并提出疑问,看和本单元重点是否一致,把词语句子段落分别组块,同学们在这些块里各抒己见得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如此一来,速度和效率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的自由空间大了,少分析,重实践,同学们在语言灵活训练中过了把瘾。
  
  二、独具匠心地设计问题
  
  提出问题总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老师的提问是“核心”。“问”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问又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问得新,老师提问的角度要新,能让学生很意外,能让他们很愉悦地找出答案。如,我经常能问出让学生们激烈争论的问题,让其辨认明确,辩论透彻。还有就是提出的问题要让同学们能自由发挥,同学们能就老师提出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渠道、层次来解答。一题多解、多练、多议。再者设计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在集合重难点的基础上指点学生“说什么”,还要探究“怎么说”。
  
  三、独具匠心地创设情境
  
  老师根据文章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演示,身心投入地感悟、记忆、品味语言,情境设置和语言的训练相结合为一体,快乐的学习语言。我常在课上设定一些情境让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语言。学完了《鲸》一课,就让同学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对鲸的习性和特点作自我介绍。当时一只小蝙蝠突然撞进了教室,飞不出去了,这回,学生的眼球都随它上下翻转,左右移动。所以,我就停止上课,索性给他们看个痛快。当蝙蝠飞出窗外后。学生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课堂上,我就刚才蝙蝠怎么飞进来的,怎么飞的,最后怎么飞出去及同学们的表情、心理和对事情的见解让他们畅所欲言,并有了意外的收获:平时不爱表现的几个同学也有了表现欲,课后还写了生动活泼的文章交到我手里。
  
  四、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表现自己,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思维活动和情感参与密切相连。情绪处在积极状态中,思维就不会压抑,奇思妙想才会更多。美国小学生上课就不排座位,而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谈话,也不会不许做小动作。我时而也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方便交流和讨论。还有,师生关系和谐是得到宽松气氛的前提条件,让同学们觉得老师和我们是在共同探索。课上,学生的奇思怪想的问题和回答,老师要保护、鼓励,万不能扼杀,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敢说的习惯,在自由言论中进行语言实践。
  
  五、重视训练,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
  
  1.运用复述的形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规范化;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中,我常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课文或段落叫学生变角度换人称或展开丰富想象进行复述,如《狼牙山五壮士》等。
  2.在活动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好动,好胜,抓住这一特点,让他们在缤纷的活动中,在欢快的气氛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如:朗诵、讲故事、相声、小品、绕口令等。
  3.纠正学生的语病。学生在说普通话时,常会有语病出现。有的学生一张口就“额”、“嗯”不断。这说明他的词语不丰富,逻辑性不强,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思维能力不强。老师应积极引导其克服诸如此类的毛病,首先教师的语言表达应成为学生的向往,无论和学生交流还是上课时都必须做到吐字清晰,用词准确,表达有条理,语句精炼,以此感染学生。
  
  六、延伸语文课堂
  
  向学科学习以外延伸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开放式的。事实上,封闭起来,是学不好语言的。因此,语言学习,只在课堂上学是远远不够的,我试着把它搬到校园里、社会上、大自然里进行。基础训练“听话、说话”中有一个当小小导游的内容,在指导他们的基础上,我带领他们走了出来,来到校园里,用导游的口吻向同学们介绍校园。这样既是对课文的实践运用,又为习作训练埋下伏笔。
  总之,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应理论结合实际,这要求我们加大学生个体自由的语言实践,引领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从而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他文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极为重要。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始”。“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他才能学得深,学得透,“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  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
脱发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脱发的原因很多,处理办法各异,现介绍几种常见的脱发原因及处理方法.
硒在近年各类报道中频频亮相,并被冠以"抗癌明星"之美誉.它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并与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才姗姗揭开它神秘的面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跟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相比,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已经起了质的变化,类似于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两者当然有区别,但也有不少相通之处。如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需要给观众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也需要;主持人需要引入论题,教师需要导入课文;主持人需要通过不
散文中写景状物常关联在一起,其实景只是物的聚合,包括了种种的物。散文中选择什么景物来写,可看出作者的关注及兴味。比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本文是游记,除了记游的经过情形外,也精心选择了一些景物来写。比如,“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
期刊
教师评价学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激情高涨,积极投入到课堂中。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快乐学习,把学生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呢?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评价语言应赏识鼓励    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即使没有赞扬与肯定,他也希望得到老师积极的回应,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好”、“真棒”。  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
总体来看。2005年甲醇市场承接了2002年以来的良好走势,继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强势特征,产销量继续保持增加,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库存状况也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具体来说,市场主要呈
在语文教学中,讨论几乎已成为教学常规,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在有效、高质量的课堂讨论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彼此分享思维劳动的成果,不仅能让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能让课堂形成积极、和谐的气氛,在一种相互体谅,相互尊重的氛围中,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快乐,从而为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打下基础。  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如果课堂讨论没有老师充分的准备
晚餐不得过饱民间有一句饮食谚语,叫做"晚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说明"晚餐少吃"对健康有好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正相反,晚餐安排得十分丰盛,不到酒足饭饱不肯罢休.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