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这就要求我们要基于教材、发挥智慧、以人为本、适当突破,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扎实、更有效。下面我就如何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性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素材选用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新教材的编写力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但在学生的眼里,书本中有些素材还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须有意识地挖掘日常生活中学生需喜闻乐见、特别好奇、特别关注、特别感兴趣的课程资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满足学生喜好,以充实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秒的认识》(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我巧设场景,以“神州七号发射升空”引入,诱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接着又通过播放视频——“新闻联播前的最后5秒报时”“交叉路口信号灯”等学生熟悉的素材,拉近抽象的数学知识“秒”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拓展教材的空间,让学习更具有探究性
新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是通过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发展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教材通过对话呈现了三种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操作方法“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剪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我把一个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而对“具体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及其他转化方法”,教材并没有提示,这样,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探究空间。教学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先把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观察并找出转化后图形各部分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再次设疑:“如果只有一个梯形,你们有什么方法推导它的公式呢?”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由于學生刚刚用“剪拼法”研究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知识的迁移,有些学生很快找出了不同的转化方法。有的学生用一个等腰梯形沿对角线剪开翻转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对腰的中点剪下翻转180度拼成一个三角形;有的用一个等腰梯形沿中位线剪开翻转180度拼成一个长方形,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以上操作,学生不但亲自经历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其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能圆满地完成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调整教材的编排,使教学更有效
教材的内容结构虽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编排的,但不一定完全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所以,在教学时,教师有时不必严格按照教材所编排的次序逐章逐节地进行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优化组合。如:人教版第七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单元编排共配置了8个例题,例1、例2、例3是“一位小数的认识与大小比较”,例4、例5是“两位小数的认识”,例6是“认识小数的数位表”,例7、例8是“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若教师严格按教材编排次序进行教学,教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尤其是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这知识点掌握得很不顺,究其原因,是教材中把“认识小数数位表”编排在例6,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以致于教师前5个例子的教学都事倍功半了。在教学小数这单元时,我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用实际例子引出小数后,再出示例6,学习小数数位表,让学生辨清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通过“小数数位表”再来学习例1、例2、例3、例4、例5,认识一位、两位小数。这样把例6放在例1的位置上来教,把小数数位表作为一根线,将8个例题连接起来,教师教得如意,学生学得也轻松。
总之,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深度加工”。通过悉心揣摩、精心设计、有效重组和完善整合,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而构筑有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江东中心小学)
一、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性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素材选用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新教材的编写力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但在学生的眼里,书本中有些素材还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须有意识地挖掘日常生活中学生需喜闻乐见、特别好奇、特别关注、特别感兴趣的课程资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满足学生喜好,以充实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秒的认识》(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我巧设场景,以“神州七号发射升空”引入,诱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接着又通过播放视频——“新闻联播前的最后5秒报时”“交叉路口信号灯”等学生熟悉的素材,拉近抽象的数学知识“秒”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拓展教材的空间,让学习更具有探究性
新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是通过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发展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教材通过对话呈现了三种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操作方法“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剪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我把一个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而对“具体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及其他转化方法”,教材并没有提示,这样,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探究空间。教学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先把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观察并找出转化后图形各部分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再次设疑:“如果只有一个梯形,你们有什么方法推导它的公式呢?”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由于學生刚刚用“剪拼法”研究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知识的迁移,有些学生很快找出了不同的转化方法。有的学生用一个等腰梯形沿对角线剪开翻转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对腰的中点剪下翻转180度拼成一个三角形;有的用一个等腰梯形沿中位线剪开翻转180度拼成一个长方形,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以上操作,学生不但亲自经历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其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能圆满地完成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调整教材的编排,使教学更有效
教材的内容结构虽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编排的,但不一定完全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所以,在教学时,教师有时不必严格按照教材所编排的次序逐章逐节地进行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优化组合。如:人教版第七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单元编排共配置了8个例题,例1、例2、例3是“一位小数的认识与大小比较”,例4、例5是“两位小数的认识”,例6是“认识小数的数位表”,例7、例8是“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若教师严格按教材编排次序进行教学,教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尤其是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这知识点掌握得很不顺,究其原因,是教材中把“认识小数数位表”编排在例6,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以致于教师前5个例子的教学都事倍功半了。在教学小数这单元时,我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用实际例子引出小数后,再出示例6,学习小数数位表,让学生辨清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通过“小数数位表”再来学习例1、例2、例3、例4、例5,认识一位、两位小数。这样把例6放在例1的位置上来教,把小数数位表作为一根线,将8个例题连接起来,教师教得如意,学生学得也轻松。
总之,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深度加工”。通过悉心揣摩、精心设计、有效重组和完善整合,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而构筑有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江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