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故乡镜头外的迷惑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认同混淆的年代,或许谁都曾经历过自我怀疑、身份认同危机的艰难阶段;尤其是曾被殖民过的地方,经过的、停留的,大小历史都在它们身上一览无遗,谁也无法否认自身的复杂性。那参杂了历史、阶级、种族、宗教文化等等的矛盾,从来不是用一句“我是○○人”这么简单的直述句就可以解决的。拉丁美洲如此,当然,亚洲也如此。
  把场景拉回现代,我们对于历史伤痕已可以宽容理解,但对于“故乡”却仍是迷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仿佛一出生便处于矛盾之中。在《惑乡之人》里,作家郭强生便以四个不同时空背景的少年为主角,交织出多重声线的故事。
  出身台湾东部,外省老兵之子的小罗;湾生日人的穷孩子,长大后不断迷恋男孩的松尾森;日裔美籍的健二,来台寻找早被家人否定的祖父身影;还有在二战中丧生,台籍日本兵的鬼魂敏郎。是的,从日据到当代、从乡镇到岛屿,不只跨越了世代、种族、性别,甚至跨越了生死!足可见《惑乡之人》里蕴含的野心与企图。而他们的迷惑,究竟有没有答案?
  身份认同的挣扎之一,在于他们都想“变成另一种人”,如美国黑人女作家Toni Morrison的知名作品《最蓝的眼睛》里头的黑人小女孩渴慕一双蓝眼睛,却始终不可得导致发疯,影响她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而在《惑乡之人》里将“变成另一种人”的概念巧妙转换,以“拍电影”作为整个事件的开端。1973年,在台湾出生的日本导演松尾森,率领电影团队到东部小镇拍摄台语片,这个举动便代表了“回家”的意义,也引出了他心中对于“君之代少年”的渴盼;他极欲寻找一个心中台湾少年的形象,却看见了自己的镜中幻影。
  而电影当然不是只有“拍”,还要“演”,外省老兵之子小罗因长相俊美,一眼就被松尾森相中,安插为电影中的要角,但这一演,就入了戏:“那个日本男演员紧紧把我抱住,同样也是众目睽睽下,我感觉到他衣服下肌肉的线条,嗅到热天里他身上冒出的汗味。惊惶中,被自己胸中发了狂似的心跳给吓到,眼泪不听话地就泛了出来。”入戏难下台,松尾森在小罗身上看见儿时仰慕的“君之代少年”幻影,小罗却看见了自己最真实的肉体欲望;那是镜中花、水中月,求不得却也放不下。这部名为“多情多恨”的电影始终没拍完,却延伸到现实生活,也让小罗自此跟随松尾森进入成人世界。
  同性之爱也是书中的一大刺点;促使松尾森抛家弃子,导演之路走得颠簸。小罗离家后在酒店打滚讨生活,甚至还罹患了爱滋。松尾的孙子健二来台寻找他,却陷入害怕面对真相的矛盾情绪中。在当时的社会里,同性爱是禁忌,也是无法言说的暗影。然而松尾对于同性相爱,有这么一套说法:“想成为另一个男人的欲望,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总是迂回曲折,而且充满矛盾的;总在征服与被征服中来回交换角色。分明是你和他,却又像注视着镜子般。镜子里的人有胡渣、喉结、坚硬胸膛,是自己也是对方,像是翻转着对彼此的幻想。”这不正是“变成另一种人”的另类翻转?身为“湾生”的松尾森,幼年时在台湾一家大户里帮佣,迷恋那里的年轻少东,甘愿夜夜为他发泄欲望;那是他心底挥之不去的“君之代少年”,少年小罗成了那魅影下的牺牲品,来自台湾的身份却成为催情剂。他在松尾的眼中释放情欲,却在他人的眼中迷惑了自己的故乡。
  小说走到了结尾,已感染爱滋、最后和松尾森再次相遇的小罗,狠狠地将扁钻捅进他的身体里。那么暴烈且不堪的场景;镜头闪动、胶卷回转,假的“君之代少年”终招毁坏,仿佛殖民地历史的灾难隐喻。
  然而什么又是“真的”历史呢?口述的、教科书上、媒体里的……都是以自身的观点出发,如同上档电影已经“剪接”过的画面,隐藏了或增加了某些不那么真实、几乎可称为“假的”历史;没有人能真正地还原现场,告诉后代子孙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然而文学却能够穿越这种魔咒,因此在《惑乡之人》里,每一章节的转换都采用了不同的主述者,缺了口的记忆便由另一人的观点补足,如小罗对着鬼魂敏郎的叨叨絮絮,松尾森对着前来的陌生孙子回忆往事,那是追悔的告白,也是对自身的某种告解。
  这是横跨七十年的时代物语,而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相,记忆也是;但读者仍能透过多重声线的众生之口,一窥那纠结的全貌。镜头下的故乡仍然美丽动人,但镜头外的迷惑,仍是这座岛上难解的习题。
其他文献
有没有一家书店,是不需要在意营收、畅销排行榜、顾客喜好、利润等等而单纯“经营”的?这梦或许画得太大,令人想起电影《失恋排行榜》中男主角“洛”所开的那家二手唱片行“Championship Vinyl”,无赖似的依照自己的品味挑选唱片并推荐给顾客。许多独立书店便是这样诞生,但往往碍于经济因素还是得做些妥协。在“好样本事”里,却诞生了一种新的可能。  位于台北市东区的书店“好样本事”藏身于小巷弄间,虽
期刊
旅游,是为了脱离日常与寻求异质性的体验,必然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接触。但毋庸置疑的,如果有一个当地人陪伴,就有了迅速切入当地生活的通道,看到一般匆匆过客无法一下子撷取的背后故事与人情风物。  林可彤之于香港,就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在《香港,非“彤”不可!——带着希望游香江》里,她把自己断断续续在香港五年多的打拼生活和感受到的香江风情尽纳笔下,更借由6位好友的角度,告诉你香港人眼中的香港模
期刊
2012年1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现代出版社的宣传品上印着的这一句“阅读现代,春暖花开”宣传语给北京冰天雪地的寒冬带去了徐徐暖风。  现代出版社,创办于1982年,原隶属于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后于2010年被归入中国出版集团。创办初期,出版社的主要图书类别是字典工具书,出版领域较为单一。然而现在,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现代出版社”就会发现,“漫画”是该社诸多出版物中的一个关键词。  一个本来
期刊
侦探小说源于欧美,传入亚洲后,在日本演变为“推理小说”,产生多种流派。中国于19世纪末开始引进、翻译推理小说,不过一直缺乏系统和规划性,且不受文学界、出版界的“待见”,几乎沦为“地摊文学”,难登庙堂。  这几年,推理小说渐已成为大陆读者追捧的类型文学。谈及大陆推理小说的兴起,“午夜文库”功不可没,而其背后的策划统筹者——不到三十岁的“午夜文库”副主编褚盟更是重要推手。  以推理为终生事业,俟机  
期刊
一所战时联合学府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宣告解散六十余年之后,仍然让人由衷地产生崇敬之情,让人缅怀不已,一方面可以说是历史的欣悦和丰碑,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现实的无奈与悲哀。关于这所由国立北大、清华和私立南开组成的联合大学,美国学者易社强(John Israel)教授孜孜矻矻,锲而不舍,苦心经营,于1998年推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Lianda: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
期刊
多年前,一篇《如何在金融业内出类拔萃》的帖子风靡网络,成为大陆金融院校学生和金融圈内人士争相传阅的教材。这篇台湾大学期货研究社内训的经典文本指出:想要在金融圈内出类拔萃,必读罗马史,读罗马史首推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企业家王石、并购专家王巍多次表达对盐野七生女士的倾慕,并在企业界、金融业内的读者分享会上向大家推荐此书。无独有偶,在日本,这套书的出版首先引起商界震动,索尼集团董事长、日本钢铁公
期刊
在二月份的“台北书展”上,同为华美作家而风格各异的哈金和张翎,围绕“从海外人眼中看华美文学创作”的主题,侃侃而谈。  问:海外移民经验对你们的写作有什么影响?  哈金: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我找不到跟汉语有关的工作,就只能用英语写作。用英语写作,就得注意到很多华文以外的东西,最起码英美作家或是其他用英文写作的作家在这个领域做到了什么,我不能再重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写作又不太一样。其中有很多困
期刊
以往报品是出版社人员/经销商针对通路采购的非公开、行业行为。今年开春,“小小书房”举办的“报品趴”,将行业内的专业报品带入大众读者的视野,让报品成为出版社人员针对读者的公开活动,赋予了行之有年的报品新的内涵,也是台湾出版界行销活动上的一次创举。    台湾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但对出版业界而言,透过独立书店“小小书房”全新策划的“报品派对”,却迎来了一阵春风,为生机开启了另一种可能。  包括大块、
期刊
对每位作家而言,“第一本书”无疑是写作生涯第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只是一篇篇文章的作者;在此以后,因为有了具体可见的成果,他们才是一本本书籍的“作家”。  台湾关于“作家第一本书”的活动,目前已知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爱书人》杂志策划的“我的第一本书”专栏。第二次是《文讯》杂志社于1987年举办“作家的第一本书”展览,第三次便是25年后的今天,2012年春天由台北市文化局主办之“
期刊
在艺术语言研究中,色彩是最具感性的一种视觉形式。同一种色彩会产生无数的视觉感知,这种相对性使得对色彩系统地研究和应用,增加了一些理解的难度。包豪斯的第一位基础课教师约翰·伊顿写过一本《色彩构成》,1990年代初被翻译介绍到中国。阿尔伯斯在伊顿离开包豪斯之后继任基础课教师,并且第一个把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带到美国。在包豪斯的许多著名大师中间,阿尔伯斯虽不如克利与康定斯基等人那样引人注目,但是阿尔伯斯的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