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的造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造物设计是介于传统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的特殊体,传统设计承载着古人对已知世界的认知利用,也承载着他们对未知世界的精神探索。作为目前流传最早的造物文献,《考工记》对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其著作本身论述了如何通过造物之术提高生产力,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考工记》的技术及其工艺水平等实际成果在当代已失去了其应用价值,但就其提到的造物的美学原则和美学内涵,在当今时代仍被大量传承使用并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考工记;造物思想;物美;设计思想
  1.认识《考工记》
  《考工记》又名《周礼·东官·考工记》,是目前中国最早的记录手工业技术的重要文献,书中记载着大量的手工业技术及工艺美术资料,充分展示了当时时期中国社会的设计思想及工艺水平。《考工记》表现出齐国的地域特色和官府手工业的特点,具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考工记》记载的是官府手工业,而非民间手工业。《考工记》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生产严格的组织模式与管理制度,有专制官员管理不同技术门类、不同专业的生产,其中提到的“师”作为高级公关,权力更大且具有处罚权。这种严苛的等级管理制度有别于民间的自由生产,在官府手工业生产领域呈现出分工细致且相互协作的特点,从而达到专业精湛、效率提高、批量生产的目的。又由于春秋时期的兵器制造掌握在国家手中,并不为百姓日常所用,所以《考工记》中大量记载的军用和宫廷用品也体现了其官府手工业生产的特点。
  其次,《考工记》所记载的是具有制度性的生产操作流程,技术规范,而非一般的生产技术资料汇编。在《考工记》一书中,产品部件命名、用料选材、使用方式、工艺规范、检验制度等都具有严格的标准与要求,这些显然是依据国家标准的生产技术制度所记录下来的。在书籍的编写方式上,《考工记》全文除必要的叙述性文字外,大多采用条文式的硬性规定文字,这也可以看出《考工记》是属于政府颁布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类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制度书籍。
  《考工记》内容极其丰富,为今人研究古代手工业生产、工艺美术史等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此书记载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例如其中关于“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制钟技术的论著,相比欧洲的类似论述大约早1500年。其次,《考工记》一书保存了古代早期若干重要的科技史料,在弓矢的记载部分,不仅关于弓矢的制作记载详尽,关于射手、弓、矢三者的合理搭配等记载还涉及到最优化、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古代历史书籍中不可多得的资料。另外,《考工记》的文字记载都可与出土文物相印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考古挖掘了大量的先秦文物,文物为书籍的记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书籍也使得对文物的认识更加规范。综上来看,都可见《考工记》极高的学术价值。
  2.《考工记》的造物思想
  《考工记》书中关于手工业技术的记载,例如制作尺度、取材用料、美学理念等逐渐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造物理念。其中所提及的物尽其用、藏礼于器、天时地利、材美工巧等理念成为当时乃至现在都在遵循的设计准则。
  《考工记》推崇的“物尽其用”思想是告诫人们物品要竭尽利用,杜绝浪费。如《周礼·东官·考工记第六·轮人》中提到制作车轮时,砍伐木材必须遵循季节规律,木材集齐后,工匠将其组合成为车轮。书中的造物思想要求从各个细节达致“物尽其用”的境界,体现出当时人民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及环保设计理念。《考工记》中还把天时、地利、材美、工巧这四点作为中国古代设计活动的决定要素,“天”是自然天象,“地”指地理环境,“材”指造物所要借助的媒介,“工”指古代的工匠、艺人,只有这四个条件相辅相成才可以创造出完美的器物。纵观中国古代造物设计,无一不体现着《考工记》的整体观。
  3.《考工记》的物美设计思想
  《考工记》作为我国论述造物思想的经典著作,对于“造物和谐”的造物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研究,在器物制造和物质材料样式搭配方面充分体现了其美学思想和美学规划体系,而器物外观的设计便是其美学的集中展现。由于物质本身是加工而来,只有工艺精湛,才能创造出最美的物质外观,我国历代工匠一直追求的最高艺术价值也在物美思想中有所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器物的外观设计需要设计者对自然化的器物造型与艺术造型有独到的理解,除了对美学原则的把握,还需要设计者自身的核心艺术灵感,是其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其中图像设计在外观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一般情况下,图像设计主要包括具象图形、抽象图形和寓意图形,具象图形以自然万物形态进行设计塑造,从而激发人们的真实感受;抽象图形主要采用点、线、面等简洁明快的几何图案让人产生联想,给人以深刻印象。图案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色彩的运用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色彩的合理搭配不仅能最大程度的呈现视觉效果,还能将艺术与文化相结合,展现设计魅力。
  4.《考工记》的现实意义
  《考工记》给我们带来很多观念上的启发,尤其是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对设计本真的追求,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追求,都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代的产品设计,得益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我们可以纵观当代的一些所谓“人性化设计”,虽说有些本着为人服务的理念,却并未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这些设计往往因为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价值,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极不舒适的体验。例如,公共场所设置的供人休息的长椅大多为无家可归者的逗留处,但是在一些地铁、公交站以及公园里,部分座椅设置了扶手将长椅隔开使其能靠、能坐却不能躺,这样的设计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要而缺乏了一些人情味。而同样是户外长椅设计,韩国设计师团队就从“雨后的长椅”这一細节出发,设计出一款可以旋转的长椅。暴雨过后空气清新,人们通常心情舒畅走出户外迎接太阳,而湿漉漉的长椅和凳子似乎并不能使游客完美享受大好时光。“雨后的长椅”可以让游客自由转动两边的旋转手柄,使其翻转,呈现干燥、干净的一面,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5.结语
  《考工记》是记录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的重要文献,其中所传达的造物思想以及物美设计理念充分反映出当时社会能工巧匠的哲思并沿用至今。《考工记》不仅记录了产品制造的工艺技术,还揭示了人、物、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物以致用”是起点,“材美工巧”是过程,“人物以和”是目的,这一朴素的设计观念和方法以更加本真的方式引导着设计的发展。如今,当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困惑,回归那些传统的器物文化,或许就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
  参考文献
  [1]黄晶晶.中国传统造物设计思想探源——《考工记》简析[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3):35-36.
  [2]魏文静.论《考工记》的造物观[J].艺术科技,2015,28(11):158.
  [3]周丹阳.和谐之美——论《考工记》物美思想[J].艺术科技,2016,29(02): 237.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老年大鼠主动脉与衰老相关的蛋白质,为进一步探讨衰老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衰老大鼠模型,取成年(9周)和老年(12个月)Wistar-Kyoto(WKY)大鼠和同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观察血压变化情况,采用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改变,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多重化学标记串联质谱技术鉴定差异蛋白,同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印迹(W
退行性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肩袖疾病(包括磁共振显示肩袖部分或完全撕裂)的患者中年龄在60岁或以上54%.退行性肩袖损伤更容易发生在大于50岁老年人中,超声检查研究显示50多岁、60多岁和70多岁这3个年龄段的人群中肩袖撕裂的患病率分别为13%、20%和31%.退行性肩袖损伤通常没有明确的外伤史,表现为进行性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1].
我们生活在医学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时期,但人类却面临着越长寿医学问题越多的悖论.现代医学的目标,一是治愈疾病,延长生命;另外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以技术为支持的临终照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却以更差的生活质量、更低的护理满意度及家庭成员的高度焦虑和抑郁为代价.关键词:临终关怀医疗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认知损害与其他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110例SIVD为研究对象,其中认知正常患者34例(SIVD-NCI)、伴有轻度认知损害患者47例(SIVD-MCI)、痴呆患者29例(SIVD-VaD).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老年抑郁量表(CDT)、日常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是需要人工气道患者中少见、凶险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氧合无法维持和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ICU患者一旦发生TEF,多选择综合保守治疗,瘘口封堵.我科从2007年1月至今9例患者发生TEF,经采用改良后气管导管替代气管套管,在保证了有效通气的同时,导管容易固定,不易摆动、移动,避免了对气道新的损伤,效果较好.关键词:气管食管瘘;插管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STAT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新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对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STAT3基因mRNA的表达,并以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方法检测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对照组3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STAT3和MMP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常见皮肤肿瘤之一,常发生在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属器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以老年人多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为结节、斑块或侵蚀性溃疡.溃疡向周围及深部侵袭,破坏局部软组织和骨骼,造成毁容.以往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冷冻、激光等传统治疗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效果尚可,但在美容和副作用方面存在局限性.关键词:肿瘤,基底细胞;光化学疗法
摘要:本文详细研究机关单位水电暖后勤管理的相关问题,整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阐述机关单位水电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节约意识相对淡薄以及管理人才相对缺乏这两个方面;第二部分提出机关单位水电的后勤管理的相关策略,主要包括专业化后勤团队的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以及加强节水节电和节能的宣传这三个方面。通过开展本次研究,正确认识机关单位水电暖的管理现状以及提升管理效率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机
目的 比较老年人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HC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临床特点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82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HCAP患者与CAP患者在流行病学、病原学、治疗及预后方面的差异. 结果 282例老年肺炎患者分为HCAP组69例(25.5%)及C
盐酸氨溴索可促进痰液溶解和排出,改善呼吸功能.近年来探讨盐酸氨溴索不同使用剂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其使用时间少有探讨.本研究通过设置3种盐酸氨溴索的静脉滴注时间,观察不同的持续使用时间对AECOPD的疗效.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氨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