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的建构与意义分析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zx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形象观教育是依据新形势提出的新概念,其实质就是国情教育在新时期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施动者,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新生;国家形象观;国家形象观教育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059-03
  
  一、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观
  
  一般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政府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是谋求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文化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公民社会的日益形成,国家形象的塑造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已日益成为一国国民对该国忠诚的义务了。可见,对于国家形象的宣传与研究,既是重视“软实力”研究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形象,是指存在于主体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外在面貌与内在特征的具体表现。国家形象代表性的定义是指“一国内外公众对国家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该国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历史、生态、国民、领袖等各个方面在公众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印象、看法和态度。”国家形象观则是指对一国国家形象的具体认知与评估。
  
  二、国家形象观教育的含义
  
  国家形象观教育,是指以国家形象为基本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国家形象观教育作为高校一种教学观念来实践,必须包括如下重要内容:
  
  1.国家形象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国情教育是形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是该国国情的重要体现。因此,国家形象观教育内含于国情教育之中,是在转型与崛起时期的中国这一大背景下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深化,是在新形势下对国情教育的合理拓展,是一个国家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当前大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与定位分析
  国家形象的认知与定位是国家发展模式、方向、战略的集中展现,是国家形象的基点和核心。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已经彻底颠覆了此前落后的形象,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平、正义、负责、合作”的国家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精英群体,他们对中国是否有一个全面、客观、清醒的认识尤其重要。大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和定位,应该围绕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大学生对中国现代性的解读。解读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当中的现代性,不能回避以下问题:一是中国的传统与现代的重叠性;二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兼容)性。第二,大学生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评估。中国的经济成就是建立在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发展模式之上的,走的是一条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不可持续必须转型升级。全民学习科学发展观,应该是对这条发展路径的纠正,这表明中国正在致力于打造一条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型发展道路。大学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科技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这是中国强大的根本途径,是打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软实力战略的重要环节。第三,大学生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知。如果大学生只看到社会表面的繁华或者只看到社会的不足,而对于转型时期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机遇没有全面清楚的认知,那么他们就不能科学地认识当下的中国,就会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产生误解与偏见。可见,上述三大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形象观的重要规制与载体。
  
  3.以重大事件为个案。分析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读与大学生的反应和对策
  一个文明、富强、富有活力的中国形象已经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和坚持国际道义的原则与立场的良好表现,已经使得中国积累了良好的形象资源。但问题是,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与解读,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西藏3·14事件、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地震、新疆7·5事件以及青海玉树地震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不但引起国内的关注与反应,而且还引起外国媒体对这些事件的报道与评价。外界对中国的认知与中国的实际形象事实上存在着巨大的偏差。产生这样的形象认知偏差的根源在哪里?大学生是否能够对这种偏差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可见,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视角,着重分析他们对外界媒体和政界的中国国家形象观的认知与反应,引导他们理性爱国,自觉维护中国国家的良好形象,是极其重要,也是可行的。基于这个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面对歪曲与误解时往往带有极具感情色彩的表情符号,如愤怒、质疑、鄙视等,而且通常能够外化为具体的反击行为。例如,清华大学毕业生饶谨针对外媒对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立即着手创建网站进行纠错与抨击,取得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绝大部分大学生尤其是海外留学群体的价值取向也是明确的,能够同分裂、恐怖主义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国内外媒体不乏有此类的报道。如留学德国的博士生周坚将毁谤中国形象的德国主流杂志《明镜》周刊告上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留德华人H先生(化名)联系了同在慕尼黑的O先生、K先生以及另外两名华人勇闯分裂主义组织“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的德国慕尼黑总部,当面质疑揭穿热比娅等分裂分子的谎言。
  
  4.当前大学生展现与提升我国国家良好形象的可能途径与策略分析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知识精英,是最能够对我国国家形象产生重要影响的群体。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两大区域:一是在国内,施动者主要是本土大学生知识精英群;一是在海外,施动者主要是海外留学生群。无论是本土大学生还是海外大学生,他们展现与提升国家良好形象的有效性途径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自身的良好素质与表现,塑造与体现国家的良好形象;二是将民族大义、爱国热情转化为可以具体操作、符合自身发展的步骤与细节;三是利用媒体、网络等工具坚决同歪曲中国形象的言论作斗争;四是在面对重大的国际危机与灾难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胸襟与人道主义精神,充分运用自身的观念、原则与行为真正支撑起中国的大国责任;五是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自觉地将自身定位为“国家形象大使”,既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又要将中国开放、文明、繁荣的形象带给外界,等等。
  
  5.加强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的路径选择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形象观教育,其有效性路径应包括:第一,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关教学内容开辟专题讲座,向大学生系统的分析外界如何看待中国、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这种误读与歪曲等。这些教学内容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新的 内容与题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其对国际局势与国家间关系的了解,因此这一教学内容的开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国内重大纪念活动主题同高校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实践层面上展开对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教育,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这样有助于拓宽当代大学生对国情认识的知识面,增强对国情的感情认识,把握现实国情的本质特征。此外,大学生应该努力增强“世界公民”意识,合理利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公益服务精神,利用自身的智力、知识、技能和体力等方式,加强对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将一个开放、文明、强大的中国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三、推进国家形象观教育的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国家形象观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大学生进一步认清当前的国际形势,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深刻地理解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因此,当前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教育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学理与现实意义:
  
  1.加强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综观世界发展局势可以看出,各国都越来越注重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纷纷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图占据世界科技与文化制高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应世界发展大势,积极融入世界体系,经济、政治、科技与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层面的崛起,文化建设也日益提上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中应运而生的。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的理论创新,是凝具全民共识、弘扬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中国持续发展的文化与精神动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的战略任务是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且不断地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些论述深刻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国家形象的文化塑造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应该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应该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实践中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内涵,进而促进国家文化认同的巩固。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实践中牢牢树立国家形象意识和公民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实践活动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从而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塑造国家形象这一战略任务的实质和内涵。
  
  2.加强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是科学认识国情、正确把握中外关系的重要举措
  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传授基本国情知识和分析认识国情的基本路径。科学的国情观是深刻理解和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提升。这种发展态势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国家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整地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要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正确、恰当的定位,既能看到本国的优点,又能洞悉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不足,做到既不盲目自大,又不妄自菲薄。因此,国家形象观教育作为大学生国情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予以普及和加强,并且将它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国家,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国家命运、民族的未来和人生的意义。
  
  3.加强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路径
  如前所述,由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在国际社会中,存在着对中国国家形象的错误、刻意扭曲的认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中国的国际形象虽然得到了整体提升和优化,但是负面看法仍存在。政治上,“专制独裁”仍然是一些外国人的认识。经济上,中国形象仍与近百年发生的货币危机、混乱的市场秩序联系在一起,以致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长久地得不到西方的承认;军事上,中国增加军事开支也被解读为对世界威胁的升级,中国在军事上的任何举动都能够引发外界的无限遐想,等等。造成这种复杂的认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效沟通的缺乏成为加剧形象认知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高层次文化群体,既是国家形象活的载体,又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能够担当建构与提升国家形象的历史重任。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教育,赋予他们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能动性与自觉性,促使他们深入挖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有力展开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把一个开放、富强、民主、文明、富有魅力的中国形象推向世界前台,消除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疑虑与猜忌,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与维护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重任。
  
  4.加强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疆域、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有机统一。因此,爱国具体表现在爱国土、爱人民(同胞)、爱祖国的文化三个方面。爱国主义与国家形象在内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具体说来,爱国主义每一个方面,都要求自觉地维护国家形象。首先,国家形象塑造是与祖国的壮丽河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国家形象塑造是与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再次,民族文化是国家形象塑造极其重要的依托。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爱自己的国家,首先就要爱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同时,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又是国家形象塑造的精神内核,因此,在爱国主义的大义面前保持开放包容、融会贯通的积极心态,既要弘扬我国的文化遗产,挖掘其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当代价值,使它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又要借鉴和吸收西方世界推动本国国民致力于灌输国家理念、树立国家形象、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丰富经验。总之,当代大学生要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宽广视野来表现更为广阔的爱国主义,并服务于中国形象的塑造。[责任编辑:庞 达]
其他文献
夏播玉米是关中西部灌区的主要秋粮作物,近年来,采用配套技术产量大幅度提高。笔者在完善总结亩产400kg技术的基础上,经试验示范,提出了关中西部灌区夏玉米亩产500kg的综合
甜菜纸筒育苗已经被愈来愈多的农民所认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生产实践表明,纸筒育苗甜菜的移栽方法影响着甜菜长势及产质量。本文仅就移栽方法试谈浅见。 Beetl
红旗乡是绥化市贫困乡之一,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农业收入低,农民生活困难,经济基础薄弱。该乡红五村农民郝兴常,信科学,懂科学,认准了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是致富之路。在生产
In this paper,we will giv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Ali CMB Polarization Telescope (AliCPT) project,which is a Sino-US joint project led by the Institute o
通过基质培和土培试验,采用不同浓度、不同用量和调控养分后的沼液浇灌小白菜和番茄,研究其对小白菜、春秋季番茄的栽培效果。探讨浇灌和调整沼液养分平衡的方法,对提高栽培
摘要:价值观教育历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还存在某些消极倾向。通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和教育效果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南,在价值观教育中应注重课堂教育与自主学习、价值观教育与辅导员日常工作、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日常活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四个结合”。  关键
Multiferroics are rare in nature due to the mutual exclusive origins of magnetism and ferroelectricity.The simultaneous coexistence of robust magnetism/ferroele
Domain walls (DWs) in ferroelectrics are atomically sharp and can be created, erased, and reconfigured within the same physical volume of ferroelectric matrix b
中国是世界上氮肥用量最多的国家,但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量的氮肥通过各种途径损失,其中氨挥发是主要损失途径之一。   为了准确测定施肥后的氨挥发损
随着下一代无线接入方式的宽带化、移动化等理念的提出,WLAN凭借其高速率、低费用等优点,应用日趋广泛,成为近年来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服务区Wi-Fi覆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