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英电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话是现代生活中最便捷有效的通讯工具之一,作为一种重要而活跃的交际方式,它与日常面对面交谈(face—to—face conversation)有很大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因各国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礼仪习俗等的差异,加之电话交谈无法借助手势和表情,对电话言语行为跨文化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试就电话言语行为的开端、本体和结尾这三个方面来展开中英电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
   关键词:中英;电话言语行为;跨文化;对比
   一、导语
   电话是现代生活中最便捷有效的通讯工具之一,作为一种重要而活跃的交际方式,它与日常面对面交谈(face—to—face conversation)有很大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因各国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礼仪习俗等的差异,加之电话交谈无法借助手势和表情,对电话言语行为跨文化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就电话言语行为的开端、本体和结尾这三个方面来展开中英电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
   电话会话有以下共通点:交际时间的有限性;会话参与者是打电话者和接电话者两方;言语交际(无法用非言语行为,如眼神、手势或身势语等来表达)是其交际方式;会话结构分开端、本体和结尾。
   而在各自文化背景下,中英电话涉及到的是不同的礼貌准则。英语电话中向别人实施“请求”“建议”等指示性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尽量降低他人受损程度,减少语力之强迫性,多遵循“策略准则”;中文电话中在向别人实施上述指示性言语行为时,尽量抬高对方,或通过恰当的称呼向对方表示尊重,或选用一些文雅的词语以示礼貌,主要是遵循“文雅准则”、“贬己尊人准则”和“称呼准则”,表现出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
   从开端来看,谢格罗夫(Schegloff)的研究发现:“在电话会话开始时,先说话的总是接电话的一方,尽管说话方式多种多样”,但这一分布却规则,只是汉英文化中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同。中国人常常说“喂,你好!”来开始电话交谈,而英语国家常用“Hello”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紧接着是身份确认,在这一阶段,汉英的差异体现在身份确认的顺序上。中国人常常不习惯于主动告诉对方自己是谁。无论是打电话的人还是接电话的人都不习惯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双方都要先确认要找的人在不在。如:
   ——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喂,你好!请问小王在吗?
   ——他不在,你哪位?
   ——我是他的同学,找他有事。
   英语国家的人则习惯于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朋友或熟悉的人之间则首先确认对方身份,然后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如:
   ①——Hello!(喂!)
   ——Hello! This is Tom Johnson speaking. May I speak to Mary, please? (喂!我是汤姆.请问玛丽在吗?)
   ②——Hello! (喂!)
   ——Hello! Is that Jill? (喂!是吉尔吗?)
   ——Yes,speaking? (是我,你是?)
   ——This is Sam.(我是山姆。)
   从本体来看,这一过程最主要也最复杂。因为会话过程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跨文化的碰撞,种种差异、分歧也都可能一一浮出水面。实际电话会话中的反应有:1)有意识地控制与调节你通话时的音量、语调及语速,以“悦耳”为宜,这也是一种涵养与素质的体现。2)如对方“滔滔不绝”,而你又不想“奉陪”,最好以一种委婉体面的方式缩短通话或给予某种暗示,譬如“明天我还要起个大早去办事”或“有人在按门铃了”或“厨房里的水可能开了”等。美国人常会发出诸如“OK”,“Well”,“All right”等电话告辞“信号”。
   从结尾来看,在结束电话时交际者常遵循协调(negotiation)准则, 采用相互协商的方式来终止电话。汉英的差别可概括为汉语突出关切和敬重,英语则强调欣赏和祝愿。如:
   汉:——“那就这样吧。”
   ——“好,改天再联系,再见。”
   英:——“Yeah well./All right./Okay.”
   ——“Goodbye/Bye-bye./Goodnight.”
   汉英电话言语行为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汉英两种不同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自谦尊人与英语国家的尊重个人尊重自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前者注重群体依存关系而不突出个人;后者则注重个人自由不受他人的干扰。另一方面,汉语文化逐步达到高潮式(Climaxing)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在谈话时总是迂回曲折,先因后果;与之对应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为直线式(Linear),因此他们谈话时往往开门见山,先果后因。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易产生各种文化冲突。为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了解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在交际时能充分考虑文化语境因素,尽可能减少文化冲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建非.跨文化交际随笔[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刘澎,崔倩.中英电话用语中的礼貌原则[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
   [3]乔丽苹.汉英“电话邀请”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5(8).
  
   (作者简介:陈 菡,武汉大学文学院 2009级对外汉语专业。)
其他文献
我说过,今年2008年是“保产”年,要把2007年和2006年挣的钱都放在包里,没有人听我的,结果都“流产”了.rn很多人生拉硬扯“后奥运时代”,说奥运会开幕后股票不会跌,结果第一
从电子商务背景下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状况、优劣情况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根据具体的实践醒目进行跟踪分析,探索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模式的可行性与优越
摘要:新媒体艺术指代的是那些利用数字科技、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媒体运用从而产生出的新的艺术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具有新近技术媒体所产生的艺术,它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因为它更广泛的连接了人与人,更快的进行信息传播,以及更好的进行文艺结合与创新。它在发展的同时不仅进行着自身的创新,还对传统文化进行着影响,同时结合着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着,本文将进行新媒体艺术在传统文化中发展的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诞生,人类文明发生了本质性的跨越和发展,从此以后,人类踏入了计算机时代.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与之相关的通信技术也在以最快的速度更新换代,这对于人类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揭开了一个新文化时代的序幕,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艺术文化的断裂、艺术道德的缺失等社会问题,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传播问题,已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使人们在感受数字媒体艺术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它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心理撞击。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价值;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J1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那个春天距今已有48年,那时我10岁,进了一次县城.rn那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拽了起来: “说去给烈士扫墓的吗.”一条热乎乎的毛巾,轻轻地在我脸上擦了两
期刊
《人间词》一共有111首作品,它是王国维的诗词理论的践行者,是王国维人生体验的践行者。词作表现出不同于传统诗作的“哲理化”倾向,运用了大量“悲”的意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境界说”理论的实践。   一、词作哲理化——“旁观者”与“冷静思考”   王国维曾在《自序》中说道:“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
在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双重驱动下,旅游经济将迸发出很大活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成为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秦巴山区是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片区,如重庆市城口县,旅
通过对总体误差模型、测验的误差模型和随机样本误差模型的具体分析,讨论了体育测量客观性的统计学定义,总体客观性系数度量方法和具体形式以及客观性的基本方法,并明确指出
一、过度劳动问题研究的背景n  欧美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广泛的过度劳动现象大致发端于19世纪,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显示,比如血汗工厂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表现。那个时期体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