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少年”陈易希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tt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31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10家华文媒体的百名资深媒体人推选出杨振宁、刘翔等11位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领域影响着世界的杰出华人。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小发明家陈易希,也是其中之一。
  年仅17岁的陈易希已经有20多项发明,并在多个国际科技比赛中屡获殊荣。他研究和发明的“全能机器人”,在2004年“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夺得二等奖,是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2005年7月5日,“陈易希星”正式命名,他成为香港最年轻的获小行星命名荣誉的人。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破格录取陈易希,使他成为全港首名无须经过会考及高考,直接进入大学的中学生。
  
  “没有爸爸就没有我”
  
  自小就有“科学梦”的陈易希,小时候被家人称为“每事问”,活泼,好动,爱拆玩具,最爱逛的地方就是科学馆和天文馆。虽然他很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却并没有因为缺少人管而学坏,相反,一个人总是在家整天捣鼓各种发明创造,研究到很晚。
  陈易希喜欢科学发明的兴趣,得到了父亲的全力支持。“他觉得值得买给我的玩具、电子零件、工具或参考书,无论多贵,从不吝啬。”为了方便儿子研究发明,父亲曾花8000元买下一台迷你车床,让儿子可以在家中工作,不必跑到学校实验室。这对于一个做普通汽车喷漆技工的父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陈易希记得,父亲看到一本教儿童做简单实验的图书,薄薄的一本要60元,他也立即买下来。
  13岁时,陈易希醉心于发明创造,想去读初级电子技术课程,但那门课要求参加者必须在16岁以上。于是他央求父亲代他上学,回家再教他。没想到,父亲一口答应。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父亲捡起丢下几十年的书包,每天下午6点下班后,匆匆忙忙赶去上课。半年上了两个电子课程,其中一个还因为听不懂而重复上了两次。
  陈易希制造的第一个机器人,就是在父亲的协助下完成的。小学六年级时,制造一个会走动的机器人是陈易希的梦想。在他的自传《摘星少年》中,他这样写道:“没有爸爸就没有我。”
  “爸爸为了替我制造这个机器人,连续多日通宵达旦为我烧焊,因为我个子小,他还特地为我做了一个支架来支撑机器人,方便他教我烧焊等工序。我记得当机器人接好电源,在车房里走动时,我忍不住拍手大叫起来:‘好耶,真的会动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爸爸脸上开心的笑容。”
  
  “我的娱乐就是发明”
  
  进入中学,陈易希真正开始了他的科学梦。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开始不断地有新的发明,参加各种科技比赛,屡获成功。
  “我的娱乐就是发明。”虽然也喜欢唱歌、溜冰,和同龄的少年一样,但一旦有新想法,他常常每天只睡5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和他一起在中学科学组的同学说,他对科研的兴趣已经成为他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同学都认为他很“新潮”,用的电话、mp3、游戏机、手提电脑,都是紧跟潮流,但他不是喜新厌旧,而是习惯把新买的电子产品拿来研究一番,当成是另一种学习。
  中学时候,陈易希经常到深圳的华强电子城淘宝,因为这里的电子零件比香港便宜很多。在很多商家眼里,他俨然是“老客”了,每到周末都会准时出现,有时到关门都不肯走。
  2004年5月,他的智能保安机器人获得“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二等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香港学生。这个只有一尺多高的机器人,是他接连做了四代,不断改良持续增加功能的结果,第四代机器人可以利用红外线感应器及摄录机运作,认出人脸部的影像,分辨出是家人还是陌生人,并且可以自动追踪人的脸部,拍照记录。这个机器人如果在室内巡逻,一旦有盗贼入室或发生火灾,就可以自行报警。
  香港最年轻的“摘星者”
  为了鼓励他继续努力,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林肯实验室以“Chanyikhei”(陈易希的英文拼音)命名一颗小行星。这项命名计划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联同科学机构“科学服务”合作的项目,每年都会甄选一些在科学大赛中表现卓越的学生,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小行星,作为鼓励。于是苍穹之间,从此有了一颗以香港中学生命名的“陈易希星”。
  自此,“星之子”、“明日之星”、“摘星少年”等诸多桂冠纷至沓来。他说每天抬头望天都会会心微笑,越发加深了对天文的兴趣,希望未来可通过望远镜找到那颗星。
  
  发明为助人
  
  每5秒钟,世上就有一人失明。数字之惊人令陈易希大为触动。为此,他发明了“智能杯”,令失明人士斟水时不致漫出来。“智能杯”的原理很简单,通过嵌在杯两侧的金属带、杯底的银色感应器接到闪灯发声装置,当水倒入杯中时会自动分析抗电阻值,若高于某数值便会发出声响。无论倒入的是热水还是冰块,“智能杯”皆运作无误。这款杯的成本约20元,陈易希说,一般人只需花上10多分钟就可以轻易制作。陈易希从构思到完成历时一个礼拜。入读科技大学预备班的陈易希认为,最困难是要做到成本便宜和制法简单。他说:“残障人士无论外出、阅读和活动,以至生活都很容易遇上麻烦。在空余时间,我会制造更多能改善他们生活的发明品,朝着助人为乐的方向前进。”
  陈易希希望自己的发明可以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因此他发明的方向会以简单、经济为首要考虑,为此,他不会为自己的产品申请专利权。
  陈易希最近正在构思关于“太空的设备及建设”等研究,构思改良宇航服。他还有很多想法,主要是改善智能家居系统。发明和学习虽然都需要时间,但并不矛盾。他说,正是因为对发明有兴趣后,自己必须去学习各科知识,去看很多艰深的英文资料,也正是这种驱动力,让他的学习成绩慢慢好起来。
其他文献
当家庭用户已经在热情拥抱无线技术的时候,商业用户却表现出了十足的谨慎态度,但是最新的无线交换机技术将改变这一局面。 While home users are embracing wireless techno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广播以其时效快、灵活性强、参与方便,又一次焕发生机,得到了蓬勃发展。除了网络,可以说没有哪个媒体能象广播那样及时、便捷地为人们提供所关心的咨讯,
1924年,一顶小轿把董菊送进了冯家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南村镇南杨家庄村东头,有一棵已有几百年树龄的大槐树。虽然树干中间有个大空洞,但这棵古树依然枝繁叶茂。这个村子的一对
本文分析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说明经济增长不能代表社会福利的增加,通过计算得出1993-2011年湖北省绿色发展指数和人类发展指数,分析了湖北省人类发展指数增长的原因和潜在的
CATV光链路传输系统中的任何部分都有可能产生失真.并在传输系统中叠加。本文就如何防范CATV光链路传输系统的失真进行了论述。 Any part of the CATV optical link transmis
本文基于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探索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变化和碳排放强度的关键因子,为中国工业部门低碳转型的路径选择提供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论为:中
会议
目的:对双能量CTA在活动性脑出血诊疗当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的脑出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保留病人的血肿形态、位置及体积资料,对活动性脑
目的: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入院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50例健康
制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着根本性动因和基础性保障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把制度建设贯彻始终.我国在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方面已有较大进展,但制度实施机制的“软化”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本文通过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浙江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