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
【机 构】
:
510515 广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510515 广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510515 广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6年13期
其他文献
对胃癌组织中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腺瘤性息肉病基因/结直肠癌突变基因(APC/MCC)基因杂合性缺失(LOH)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PCR-RFLP技术,对45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DCC、APC/MCC基因LOH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CC基因LOH率为33.3%(15/45)、APC/MCC为30.0%(9/30)。LOH率在肠型及胃型胃癌中无明显差异,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
为了对双相情感障碍病因学进行研究,运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首次将多巴胺转运体基因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分析、连锁分析及家系中传递情况分析。发现双相情感障碍与多巴胺转运体基因缺乏关联和连锁,但是,在2个高发家系中首次发现存在多巴胺转运体基因40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遗传不稳定现象,该现象可能与疾病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为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nm23-H1 mRNA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RT-PCR定量技术,对36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中nm23-H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Dukas D期中其表达显著低于Dukes A、B、C期;有远处转移者其表达亦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者。提示:nm23-H1基因可能参与大肠癌的恶性进展,其表达程度与大肠癌远处
为了从分子水平阐明血小板无力症的发病机理,对一例Ⅰ型血小板无力症进行了系列研究。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SZ-22,21)作免疫印迹分析发现患者GPⅡb,Ⅲa明显减少;完整血小板膜表面Ⅱb,Ⅲa和αvβ3结合试验显示患者几乎缺乏GPⅡb,Ⅲa复合物,而αvβ3复合物数量增加,提示原发缺陷位于GPⅡb;提取患者DNA对GPⅡb全部30个外显子和启动子序列进行PCR-单
为研究中国汉族群体D4S95和DXS52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应用改进的D4S95和DXS52位点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分析技术,检测了中国汉族个体共222名。结果分别为,(1)D4S95位点:在108名无关个体中发现了7个等位基因(片段长度为910~1150bp),18种基因型,杂合性为0.76,个人鉴别力为0.87;(2)DXS52位点:在114名无关个体中(男性70人,女性44人
为提高检测21号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精确性,应用digoxigenin-11-dUTP通过缺口平移法标记D13Z1/D21Z1和6个柯斯质粒(Cosmid)DNA克隆,将标记后的D13Z1/D21Z1和6个柯斯质粒DNA克隆双探针与正常二倍体细胞系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合Q显带方法将6个柯斯质粒DNA克隆定位于21q22;用柯斯质粒DNA克隆探针与两个已知的平衡易位细胞系GM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