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贡献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相比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在融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贡献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相比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在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以及信贷支持等方面仍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虽然国家出台了 一系列扶持政策,但配套制度不健全、法律支持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具体等因素,都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积极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提出相应法律对策,将成为激发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共产党党际合作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坚持、发展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有益启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党际合作的根本动力;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党际合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共商国是是中国共产党党际合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是党际合作汇聚磅礴力量的根本途径;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推动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完善的基本遵循;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时代潮流是
【关键词】五眼联盟 泛安全化 经济利益 中新关系 【中图分类号】D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21)04-0030-19 【DOI编号】10.13851/j.cnki.gjzw.202104002 “五眼联盟”(Five Eyes)是一个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组成的以保障军事安全为目的、基于一系列情报协议而逐步形成的情报共享机制。二战期间
【关键词】国际组织 结构性权力 制度性话语权 多边外交能力 【中图分类号】D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21)04-0090-22 【DOI编号】10.13851/j.cnki.gjzw.202104005 在国际关系研究的传统视野下,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则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国际社会演进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众多国际组织的产生
民族法学研究在民族治理层面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1986年至今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学术文献为研究样本回顾民族法学的研究历程,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文献发表数量、选题方向、刊物种类等进行总结;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观察学界对民族法学学科定位、体系构建等问题的共识和争点。在宏观上,民族法学研究虽持续已久但学科定位仍存争论,学科体系的重心需要调适;在微观上,自治地方立法权研究、其他部门法中的民族法律规定研究和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是厘清民族治理之具体依据的三条支柱,直接形成了民族治理的规范内容。为推进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 主权债务治理 G20缓债倡议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21)04-0073-17 【DOI编号】10.13851/j.cnki.gjzw.202104004 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的暴发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的担忧。但是,债务国到底是面临短期的流动性困难,还是陷入债务不可持续的局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话语体系里的民族概念,根植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本单元的讲习思路不仅需要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充分理解“兼具家国情怀的中文民族概念”,还需在线下翻转课堂中,带领学生结合各自家庭和相关民族层层嵌套自相似的认同与辨识开始,推及多元一体的民族世界,体会“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本质内涵。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文章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在实现“两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各经济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其自身展现出的跨界性、多主体性、创新性在制造业升级、消费模式创新、供给侧结构优化等领域均展现出强大的助推力,但其中也出现了急需治理的弊端。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法治”是必由之路,而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经济治理也必然会遵循此方式,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应对治理进程中出现的风险、危害。
骆越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骆越人民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对骆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重点做好调查、摸清遗产存量,建立资源数据库,宣传普及文化知识,建立文化博物馆和文化保护区等工作。
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与城市相比,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较为缓慢,面临着社会治理主体单一、乡村干部群众缺乏法治信仰、乡村社会治理规则匮乏、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的现实挑战,对此,需从积极培育社会治理主体,完善乡村社会治理规则,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树立干群法治信仰等方面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