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发展“链终止法”测定DNA序列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e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雷德里克·桑格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曾经在1958年及198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第四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以及唯一获得两次化学奖的人。
   桑格在1955年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完整地定序出来,同时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他利用自己新发现的桑格试剂(Sanger's reagent),将胰岛素降解成小片段,并与专门水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混合在一起。再将一部分混合物的样本置放于滤纸的一面,并利用一种色层分析方法来做进一步的实验,首先他将一种溶剂从单一方向通过滤纸,同时又让电流以相反向通过。
   由于不同的蛋白质片段有不同的溶解度与电荷,因此在电泳后,这些片段最后会各自停留在不同的位置,产生特定的图案。桑格将此图案称为“指纹”;不同的蛋白质拥有不同的图案,成为可供辨识且可重现的特征。之后桑格又将小片段从新组合成氨基酸长链,进而推导出完整的胰岛素结构。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胰岛素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这项研究使他单独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75年时,桑格发展出一种称为链终止法(Chain termination method)的技术来测定DNA序列,这种方法也称做“双去氧终止法”(Dideoxy termination method)或是“桑格法”。1977年,他利用此技术成功定序出Φ-X174噬菌体(Phage Φ-X174)的基因组序列。这也是首次完整的基因组定序工作。他所发明的技术比起当时其他方法使用了较不具毒性的材料。主要是先进行PCR,利用DNA引子和DNA聚合酶使DNA链得以展开复制,再利用双去氧核苷酸(Dideoxynucleotides)来终止DNA链的合成。实验会使不同序列的DNA带有不同长度,使其得以經由电泳来做分析。
   这项研究后来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研究得以展开的关键之一,并使桑格于1980年再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与桑格合作研究的沃特·吉尔伯特以及另一团队的保罗·伯格(Paul Berg)也一同获奖。第二座诺贝尔奖使他成为继玛莉·居里、莱纳斯·鲍林以及约翰·巴丁之后的第四位两度获奖者。到了1979年,桑格又与吉尔伯特和伯格一同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
其他文献
振东中药材连翘种植基地 ■ 资料图  长治市平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著名全国劳模、唯一的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家乡。全县辖5镇7乡262个行政村,总人口16.7万,其中贫困村241个、贫困户18041户、贫困人口52072人,贫困发生率40%。  近年来,平顺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脱贫”。坚持三个原则让老百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右)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左)颁奖。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
期刊
由于工作出色,1953年,学校推荐孙儒泳留学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随后他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突击学习一年俄语。“记得出发时,同行者有一千多人,但只有近一百人是去读研究生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孙儒泳回忆,火车穿越西伯利亚,整整跑了七昼夜才抵达莫斯科。   来到苏联,孙儒泳选择动物生理生态学作为研究方向。因论文实验需要,孙儒泳每个季节都要到野外工作一个月,工作内容是捕捉田鼠同时调查田鼠数量,然后
期刊
当选院士以后可以不用退休了,可以继续为我所热爱的生态学工作了。我无法想象如果真的从工作中退了下来将会如何?生态学是我的生命,离开工作、离开生态学,也就没有了我的生命。  人的一生要走很多路,但关键的没几步,北師大的求学生涯对我来说就是个关键。  我最大的本事就是屁股坐得住,干事情认真不偷懒。  浩瀚的数据只有经过分析整理才能得出初步的结果,经过去粗取精才成为理性结论,最后才能表述为框架齐整、逻辑严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颁奖。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1月10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因为他们的到来,显得格外的星光熠熠。   他们中有滿头银发的长者,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作为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他们站在了领奖台上,捧起了属于他们的荣誉——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
期刊
至高荣誉,实至名归。   94岁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85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两位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奖章、证书时,北京人民大会堂掌声雷动。   这掌声是对两位老人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感谢,更是对他们身上闪耀的至诚报国、无怨无悔,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的感佩和赞誉。   爱国是科学
期刊
奥托·斯特恩是德国—美国核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他发展了核物理研究中的分子束方法并发现了质子磁矩,获得了194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托·斯特恩1888年2月17日生于德国上西里西亚省的索劳,1892年与父母移居布累斯劳,在那里上了中学。斯特恩从1906年开始学习物理化学,1912年在布累斯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在布拉格大学结识了爱因斯坦,后来跟随他来到苏黎世大学,1913年在苏黎世的埃
期刊
1月7日,歷时3年竣工的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该博物馆是中国首个海塘遗址博物馆。   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展示厅、海塘文化厅、临展厅和江干区非遗厅(馆),是全面展示杭州钱塘江海塘文化,集收藏、研究、体验、教育为一体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
期刊
“林科人有一种热爱林业的情怀,从他们的微信名‘林海信步’‘林海狩猎’‘林海悠然’等可以见证,于是我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林海一棵树’,希望自己也能感受到这种热爱和情怀。”2019年12月14日,在太原召开的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技工作会上,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樊兰英作为科技青年人才代表在会上的发言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林业人。 1 循着科技的足迹   年少时,樊兰英的内心便燃起了这样一盏灯:用所学服务科技
期刊
“人民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是推动我深入研究的很大动力”。很多同期的科学大家都是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们深厚的家国情怀。对于出身贫穷,受过旁人许多照拂的曾庆存来说,这种情怀更甚。他不止一次感叹:“没有党、没有新中国,我哪能上大学!当时就一个念头,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采访那天,谈起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至高荣誉,他坦言:我很平静,只是深感国家给的荣誉太多,受之有愧。迎难而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