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6339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说明语文教学中活动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活动教学实施的途径。本文就以《我的母亲》一课为例,从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必要性、活动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教学中活动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活动教学;《我的母亲》;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教学中活动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融、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活动教学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从本质上讲,活动教学拓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能够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在巩固学习效果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活动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语文教学不断创新,并推出活动教学这一创举,不仅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资源整合,使教学空间与时间得以延伸。但是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活动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下面对活动教学现状展开分析。
  (一)学习材料缺位,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数据收集”的表达已经成为语言综合实践中的第一步,教师计划学习资源、学习计划确定教学设计中的两个重要标志。但现实中,很多教师不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在这一教学形式下,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十分混乱,导致语文活动教学变成“主题班会”。学习资源的缺乏,得不到学习反馈,导致整个活动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发生偏离,进而影响活动的有效性,教学效果低下。
  (二)课程意识缺位,导致教学体系不强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独具语文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从知识到能力”的原则,在知识和能力层次上是有序的、系统的。然而,就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而言,许多教师对其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语文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缺乏课程意识,再加上长时间的精力消耗,导致综合活动的实际效果难以有效发挥。
  (三)教师主导地位缺失,导致教学调控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并不是说学生可以任意妄为,教师可以彻底放手不管。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现阶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很多时候都是学生聚集到一个地方进行交流,通常情况下,学生讲得头头是道,而教师却站在旁边观看。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期间忙碌的总是其中的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扮演着看客的角色。此外,有的时候,学生所谈及的内容与学习无关,这种情况下,教师也不能够进行适时掌控,从而造成活动表面热闹,但是学习内容却相对缺乏。
  三、开展活动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现阶段,语文活动教学实质上不是普通意义上所谓的教学活动,不可以放任学生盲目玩耍,而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学习活动中。从实际教学内容层面出发,重视语文教学所具有的社会性以及实用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一般是将教材作为中心内容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范围相对狭窄,而且具体内容陈旧单一,甚至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距,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热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在活动教学期间,教师应重视开放性的特点,认识到活动教学往往会涉及多个教学领域,尤其是会触及一些最新或者是最实用的领域,通常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联系非常密切,而且有着较强的时代气息以及生活色彩。大力开展活动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生动以及具体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怎样以活动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以《我的母亲》为例
  《我的母亲》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非常让人感动。文章的作者是老舍,主要内容是“我”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一个人操持着整个家,非常辛苦,需要通过为人洗衣服来挣钱养家,母亲的手终年都是红肿的。此外,姐姐脾气非常不好,而且与我们在一块儿住,有的时候会故意欺负母亲,但是母亲却并不与其计较,任劳任怨地照顾整个家。当姑姑死的时候,母亲没有分到一分钱。而且在日本鬼子搜家时,母亲表现出了坚强勇敢的一面,坚强地守护着“我”。文章以“心痛!心痛!”结尾,感人至深。
  文章通过对母亲身世、经历以及遭遇的详细记叙,表达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恩情的报答,大力塑造了具有典型东方女性特点的平凡且伟大的母亲形象。此文能感动我,是因为文中列举了老舍母亲的生前往事。没有普希金的波澜壮阔,没有闻一多的特殊见解,有的只是对母亲一颗真切的心。所以,对于每一个学子来说,认真学习《我的母亲》这一课是十分重要的,利用这篇文章开展活动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读亲情作品
  此环节要求全员参与,寻找有关歌颂、赞美母亲的课文或诗歌作品。教师任选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学生读推荐语,其余同学评价,教师在推荐理由上侧重点评对亲情的感悟和语言的表达,以点评来促进学生的关注,对有拓展阅读的学生加以表扬,从而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在展示作品之后,教师对“最感人亲情作品”进行评选。
  (二)品亲情细节
  此环节采用分组交流的形式,要求每个小组围绕《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来讨论有关自己所经历的感人亲情的细节,再推选出组内最优秀的两名学生做代表,组内一起帮助修改后,参与全班的展示交流。要求全班同学仔细倾听。在交流结束之后,进行“最感动的家人”评选活动。
  (三)讲亲人照片
  每个小组搜集亲人照片,然后推荐两名同学上台演示,结合PPT讲解。结束后,全班进行新一轮的投票,选出本节课“最感动的家人”。在开展以上两个环节的活动教学中,有位男同学是最让我感动的,他是住校生,有一天天气很冷,一直觉得自己得不到妈妈的关爱,所以没敢打通妈妈电话,但夜里冷风刺骨非常难熬,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拨通电话,虽然在电话里妈妈依然对儿子百般责备,男孩当时失望地掛断了电话……一小时以后,妈妈怀里抱着衣服、手里撑着雨伞出现在寒冷的宿舍大楼下,男同学顿时热泪盈眶,没有说任何话,然后一手把妈妈紧紧地拥在怀里。   (四)辩亲情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结合本单元《我的母亲》中的严慈相济的母爱和《多年父子成兄弟》中汪父的民主开明的父爱,联系生活,你如何看待亲情?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紧紧围绕着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发言。当学生完成发言之后,语文教师再进行最后的总结与评价。在辩亲情的活动教学环节中,有一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有一位女同学放学回到家发现姐姐和妈妈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矛盾,然后在争吵当中姐姐很大声地对妈妈说:“你根本就不爱我”,话音刚落妈妈就流下了悲伤的眼泪。当时,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来进行激烈的讨论,反应热烈,效果明显。
  (五)改亲情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歌词的再修改,可以推敲词句,改动个别字词,更好地表情达意。小组合作修改、推敲,然后分组展示成果。最后大家选出了最优秀的改编作品黄家驹的《真的爱你》进行全班大合唱,整个活动教学的课堂气氛瞬间升温,在既愉快又有教育意义的氛围中完成《我的母亲》一课的语文活动教学。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的传授,并为学生提供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方法与技巧,用以形成能力和素养的实践条件。另外,语文活动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优化的情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特有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语文活动教学改变教学方式,改变了语文课堂面貌,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人生发展轨迹以及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应进一步深入日常生活,增强教学有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燕.“学习材料”是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效的关键[J].江苏教育,2012(10).
  [2]杨晓燕.搭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框架——语文能力训练体系[J].江苏教育,2011(9).
  [3]何忠.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J].课外语文,2012(10).
  [4]焦兰智.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5]蔡秀琴.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9(4).
  (編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在写话教学中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到底该如何更有效指导学生来学写话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二年级;第五单元习作;兴趣;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描述  关键词:单元作文;训练设计;困惑;问题。  在人教版二年级第五单元的作文
【摘要】本文从解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入手,对于如何构建充盈情感课堂做出了具体阐述,即“激情”“融情”“真情”,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欲望,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构建弹性预设课堂方面,笔者也作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奏响小学语文课堂和谐之音,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情感课堂;弹性预设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和谐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人天生
【摘要】针对当下中学生作文困境,就本人课堂教学实例谈群文阅读中的读写共生之法。精选议题,巧整资源;细品开掘,深化赏鉴,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明优劣,升鉴赏力。多元评价,养优良的心灵质地;多元对话,聚丰富生命物象,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聚物象,升感受力。针对性课堂写作训练,在适时激辩的语文实践中,完成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群文阅读;读写共生;物象;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基础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各方面知识的扎实学习,是学生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而课堂学习是学生小学阶段主要的学习途径。因此,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在安排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首先考虑到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难以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的特点,开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其作为语言教学的本质要求,通过对字、词、句、篇的理解与掌握,达到交流无障碍,实现其功能性;人文性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要求,人文性是一个大的文化范畴,既包括语言文字及由其构成的作品,还包括由作品所反映的情感、社会生活、价值观等。  【关键词】语言;品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摘要】在人们文化思想意识不断进步的同时,教育生活化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人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来源于生活中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点。笔者针对于此,在本文中对生活化教学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理念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如今,深入推进的素质教育进程,让人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科兴趣关系密切,所以对其学习兴趣予以激发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主动学习的能力显著提升,让学生将更全面的语文知识掌握,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同时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了详细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有效参考。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罗浮中学,广东 梅州 514537)  【摘要】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成为人才,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在学生的生活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良品质并使之发扬光大。及时给予肯定、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明确自己哪里做的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关键词】班主任;情感教育;责任心;精心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
【摘要】“知识补白”作为部编教材组成部分,需要深入认识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充分重视其对教学的作用。在组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知识补白在文化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深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知识补白;学习深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037-02  【本文著录格式】
【摘要】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走出模式化的答题误区,因为对于诗歌的解答重在“神”而非“形”。只有让学生把握读懂诗歌的  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关键词】诗歌鉴赏;常见误区;诗歌共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鉴赏在高中阶段始终是学生的一个痛点,诗词的阅读难度大,尤其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方面,很多学生都说“看不懂”。高考中诗歌部分的得分更是成了有力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