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修复学临床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在口腔修复学的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的必要性及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进行临床实习的2016级35名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采用数字化技术整合牙体解剖学、牙体缺损固定修复和学的知识内容开设虚拟仿真设计课程.课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学习效果,并通过课程前后的上颌第一磨牙全冠修复体的设计评分来检验学习成果.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全冠设计实践,可显著提升学生对于牙体缺损固定修复的认识.课程前后设计的上颌第一磨牙全冠修复体的评分比较显示,课前平均成绩为(61.66±3.86)分,课后平均成绩为(77.54±7.06)分,教学课程后平均成绩优于课前成绩(P<0.05).结论 在临床修复实习中开展虚拟仿真设计课程可提升学生对于牙体解剖形态的认识、牙体预备标准和修复体制作要求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固定修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此外,虚拟仿真设计课程的引入加强了学生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了解口腔医学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纤维桩桩核冠修复是临床上用于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常用方法.但是在桩遭预备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能会破坏患牙根尖部的封闭性及影响后续纤维桩粘接强度,从而影响患牙预后.其中对于桩道预备的时机是具有较多争议的话题之一.本文拟对纤维桩桩核冠修复中桩道预备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根尖封闭性和纤维桩粘接强度等影响进行综述.
目的 比较Reciproc、Reciproc Blue和Protaper 3种机用镍钛器械在弯曲根管中成形能力的差异,为临床器械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透明树脂弯曲根管30个,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Reciproc(R组)、Reciproc Blue(RB组)和Protaper(P组)机用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记录预备前后根管形态的图像.使用Imagepro Plus6软件测量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和工作长度的变化,计算根管偏移程度.结果 预备后RB组和R组的根管弯曲度变化显著小于P组(P<0.05);工作长
目的 采用数字化印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两种边缘长度的护齿器,并对上述两种护齿器在专业运动员中的使用稳定性与佩戴舒适度进行评价.方法 共纳入40名女子曲棍球职业/半职业运动员,均为恒牙列,牙周情况良好,张口度正常.检查记录口内基本情况后制取印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使用3Shape D2000扫描仪(3Shape,丹麦)扫描模型,采用3Shape Dental System设计软件(3Shape,丹麦)设计两种不同腭侧边缘的护齿器,边缘长度分别为2 mm (MG1)与5 mm (MG2),压膜法制作两组护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锥束CT和曲面体层摄影在牛牙症诊断中的准确性并初步探索牛牙症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需要拔除磨牙的65名患者,年龄在25到60岁之间,共拔除40颗上颌磨牙,47颗下颌磨牙,在拔牙前分别拍摄曲面体层摄影和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曲面体层摄影和锥束CT的牛牙症指数,最终与体外测量的离体牙牛牙症指数对比,以接近离体牙牛牙症指数的影像学方法作为更准确的诊断方法.随机抽取122名15~19岁青少年的CBCT测量磨
目的:本研究通过延长颏下动脉穿支皮瓣(subment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SMAPF)血管蒂的3种方法修复口腔颌面部距供区较远的缺损,并对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就诊并收治,行同侧颏下动脉穿支皮瓣手术修复口腔及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15个病例.术中通过精细解剖并依次切断颏下动脉进入下颌舌骨肌的穿支、下颌下腺的穿支及切断下颌舌骨肌神经,记录利用上述3种方式行穿支皮瓣血管蒂延长术前后差值的数
目的:探究牙周炎患者应用不同种植系统修复后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及龈沟液成分差异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德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牙体种植术治疗的牙周炎患者66例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士卓曼组(31例,46颗患牙)、奥齿泰组(16例,27颗患牙)、威高组(19例,21颗患牙),分别植入士卓曼种植体、奥齿泰种植体、威高种植体.观察种植前、种植后1、3、6个月各组改良菌斑指数(m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骨吸收量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 β(IL-1 β)、白介素6
3D打印技术目前己成为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技术工具.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制造的组织支架具有可控的内部结构、孔隙度和互连性,而传统技术制造的支架常常缺乏固定结构,重复性较差.同时,3D打印技术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制造符合患者自身组织情况的个性化支架,更贴合患者的生理结构状态.目前,商品化3D打印永久性植入物逐渐增加,但尚无商品化可生物降解/吸收植入物问世.本文对目前主要应用的4种3D打印技术包括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粉末床喷墨打印技术和挤压印刷技术,从技术原理、应用材料范
破骨细胞作为骨代谢过程中唯一一个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其功能异常会引起骨代谢类疾病.细胞融合是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对于破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列举一些在破骨细胞融合过程中的相关因子及其影响因素,阐明其在融合过程中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旨在为治疗破骨细胞相关的骨代谢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目的:分析TPM1基因上游功能区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与中国北方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odromic orofacial clefts,NSOC)的关联.方法:通过对335个NSOC样本及572个健康对照样本外周血DNA的研究对目的位点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DNA测序、基因分型.利用PubMed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
目的:观察发育过程中咀嚼力缺乏对小鼠下颌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并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3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通过正常饮食(hard diet,HD)和软食(soft diet,SD)喂养1周和3周,取小鼠下颌骨,应用micro-CT扫描及组织学染色法[HE染色、Goldner三色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对骨改建情况进行分析.选取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并提取RNA,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