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舌颤验案三则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近年来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舌颤,临证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三则验案如下。1阳虚风动致舌颤患者,男,76岁。2019年4月19日初诊:患者因“舌颤7天”就诊。患者形体偏盛,素体畏寒,1周前因肺部感染行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舌颤。刻下:患者伸舌颤动,伴双下肢水肿,畏寒怕冷,腰背部尤甚,神疲乏力,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胖、伸舌水滑,脉沉弱。辨证属少阴阳虚水泛,风气内动。治拟温阳利水息风,方用真武汤加减。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系统软件,挖掘分析从阳论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处方,以期探明其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CHF思路提供参考,为新方开发提供数据支持。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检索知网(CNKI)、万方、维普三个中国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关于从阳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文献。以“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笔者采用浮针疗法结合肌肉拉伸治疗足跟痛患者40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足跟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0(49.63±9.23)岁;病程2~12(6.31±0.92)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0(50.20±9.57)岁;病程2~12(6.06±0.88)个月。
孤立性舌下神经麻痹临床罕见,尚无特效治疗。笔者通过针刺治疗该病1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王某,女,52岁。2019年12月27日就诊。主诉:言语不清伴舌肌萎缩无力9月余。病史:患者2019年3月受凉后自觉舌体发硬,言语含糊不清,未予重视,症状进展性加重,7月出现伸舌无力,舌肌萎缩,口腔运送食物困难。神经内科就诊查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改变肌电图,颅段、颈段支配可见失神经改变;左侧舌肌可见自发电位.
为了高效地利用现有物联网技术进行实验场地的信息化改造,文中设计一种基于Zynq7020的无线采集定位系统。该系统基于无线物联网技术,通过GPS载波相位差分,严格多点时钟同步,同时同步高速高精度采集振动传感器的信息。把振动传感器拾取的震源振动波形经过高精度采集系统的高保真地转换成数字信息,而后通过无线网络经过本地中继之后传给远端测控站。最终经过采集分析得到多点传感器网络的原始振动信息,再对数据进行专
采用固相反应烧结法合成了(K0.5Na0.5)NbO3-xBi(Co0.875Fe0.125)O3(KNN-xBCF)多铁陶瓷,并且对其结构和光电磁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CF组分x的增加,KNN-xBCF陶瓷表现出明显的由正交相向菱形相的结构转变行为,而且其光学带隙也被降低到了3 eV。此外,源于正交相和菱形相的共存,KNN-0.01BCF陶瓷拥有最大的剩余
文章通过整理并录入萧龙友先生治疗月经不调的172个医案处方,统计出萧老治疗月经不调所使用的高频药物共计32味,其中归肝经的药物最多,有21味;其次为归脾经的药物,有15味。总结了萧老临床治疗月经不调首重肝脾,因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其气喜条达而恶抑郁;脾为后天之本,主思虑,乃气血生化之源,两脏皆与气血有关。而肝脾不和在具体临床中又分为三类:一则肝旺脾虚,生化无权,治疗宜双补气血,常以八珍汤化裁;二则肝郁脾虚,阴分不足,治宜滋阴养血,兼以疏肝清热,常以四物汤加减;三则肝脾不和,兼以肾虚,治宜调和肝脾、兼以滋
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作为高灵敏度的磁强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针对矢量磁场探测问题,在理论上建立了NV色心矢量磁场探测的物理模型,并通过仿真得到了磁场与NV色心晶向的
谷氨酰胺抑制剂(V9302)能够阻止癌细胞吸收必须的营养物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且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由此设计了一种基于荧光碳量子点(CD)负载抑制剂的给药体系,以荧光碳
双金属纳米材料通过调节两种金属间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和表面元素分布来获得比单金属纳米材料更丰富的功能并增强其某些物理或化学效应,如催化效应.将铂(Pt)分别沉积在金纳
臧福科教授是第五批和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六十载,医术精湛,理验俱丰。臧老的学术思想承袭于宫廷理筋术,宫廷理筋术起源于清朝太医院上驷院绰班处,是由数代宫廷御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套完善的推拿手法,后经刘寿山、臧福科两位先生相继传承发扬,逐渐形成了以“轻、柔、透、巧”为特色的推拿流派。盆腔器官脱垂(POP)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