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受者体内一氧化碳含量在减轻小鼠移植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前用二氯甲烷(MC)灌胃增加受者体内一氧化碳含量在减轻小鼠移植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Balb/c小鼠作为供、受者,建立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共分为4组,分别为MC 100 mg组(n=10)、MC 500 mg组(n=12)、橄榄油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5).前3组在麻醉前3 h分别用经橄榄油稀释的MC 100 nag/kg、MC 500mg/kg及单纯橄榄油0.15 ml对受者进行灌胃处理,然后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正常对照组小鼠仅作麻醉处理,不进行心脏移植.分别于灌胃后0、1、3、6、12和24 h剪尾采血,测定血液中CO的含量[用碳氧血红蛋白(COHb)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表示],并于相应时间点取心肌组织,检测心肌组织中CO的含量;各组移植后3和24 h分别处死半数受者,检测移植后3和24 h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Bcl-2和Bax mRNA以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并观察移植心心肌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橄榄油组比较,MC 100 mg和MC 500 mg组受者血液中COHb浓度与心肌组织中CO含量明显升高,均在灌胃后3h达到峰值;MC 100 mg组和MC 500mg组受者心脏移植后3和24h,能显著降低血清中cTnI水平(P<0.01),并以MC 500 mg组降低最为明显;可明显下调促炎症基因TNF-α mRNA水平(P<0.01),而抗炎症基因IL-10 mRNA上调不明显(P>0.05),同时可以显著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 mRNA水平(P<0.01),并抑制促凋亡基因Bax mRNA的转录(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可见少量NF-κB表达,而橄榄油组、MC 100 mg组和MC 500 mg组NF-κB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但后三组之间NF-κB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受者体内增加CO含量能通过其抗炎症和抗凋亡功能而减轻移植心缺血再灌注损伤;但与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无关。

其他文献
我记得安德烈17岁高二时,说他们在德文课上读布莱希特的一个剧本《伽利略》。戬很好奇,你们老师怎么教这个剧本呢?而且讨论的重点放在哪里?布莱希特的剧本写的是伽利略发现了地球
花艳散浓香,果甘添寿长。迎春成兆木。开启好时光。
认知叙事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经典叙事学的跨学科延伸。本文以日本地震为例,从新闻语篇的叙事结构着手,对具体语篇进行认知叙事学分析,从中得出认知方面的启示。将认知
中国山水画诞生在六朝时代,它的诞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哲学思潮的影响有密切关联,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对山水画的形成原因作简要的探讨:个体审美意识的觉醒,佛道玄学思想的影
孔子和柏拉图是两位东西方的先哲。以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从比较史学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政治思想、教育观、生死观,有助于我们继承自己传统中的优长,学习西方文化的
目的 研究脱白细胞温血心脏停博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温血心脏停博液微流量连续顺行灌注;试验组:采用脱白细胞的温血心脏停博液微流量连续顺行灌注.采集术中不同时间点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浆类脂肪酸结合蛋白、丙二醛及右心房心肌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结果试验组主动脉开放30、60min血浆类脂肪
目的 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糖蛋白(gB)和胞膜蛋白(pp150)的单基因及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比较其免疫学活性,为研制HCMV核酸疫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PCR扩增HCMV gB及pp150并将其连接成融合基因,分别克隆至peDNA3.1(+)真核表达载体;制备纳米粒DNA疫苗并免疫BALB/e小鼠,检测其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成功制
目的 探讨膝降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膝降动脉的走行、分支与吻合的解剖学特点,以缝匠肌前缘为中轴,股内侧肌、大收肌腱与股骨内侧髁所围成的三角形凹陷内的皮支穿出点为旋转点,在膝关节内侧上部设计膝降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小腿上1/3前内面、膝关节前内面及胭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共5例,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1~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结论 膝降
目的 探讨切断腓肠肌内侧或外侧血管对腓肠肌血供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吻合腓肠肌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造影剂泛影葡胺灌注16侧结扎腓肠肌内侧或外侧血管后的新鲜成人下肢腘血管,进行横断面血管切割点的统计学分析;观测腓肠肌血管及其分支、管径、蒂部和交通支情况;制备动脉管道铸型标本,观察腓肠肌血管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 在切断一侧腓肠肌血管的情况下.有来自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
目的报道1例胸膜腔内骨外骨肉瘤病。方法2009年3月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收治的胸膜腔骨外骨肉瘤1例,并结合文献报道的6例胸膜腔内骨外骨肉瘤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47岁,因胸闷、气短1月余入院。左侧胸腔后下部有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自左后肋膈角区向上延升至左肺门后方,形态不规则,体积约为10.9 cm×9.2 cm×17.7 cm,密度不均匀,有坏死囊变区和多发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