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字特指问句的使用条件及其答句形式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n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都”字特指问句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都”前带有或者隐含表示范围的词语,询问的内容一般是判断、领属或存在的主体或对象、某一特定事件及其所涉及的语义角色、惯常性动作行为及其所涉及的语义角色。语用含义分为询问、查问或埋怨、责备两类。常见的答句形式有四种:否定预设、一一列举、避而不答、事物类。
  关键词:“都” 特指问句 使用条件 答句
  
  引言
  课堂上,留学生在练习对话时出现了这样的句子:“A:你家都有什么人?B:我家都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答话人遵循了答句与问句词序一致的原则,但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并不这样说。答句的错误显然是受到了问句的影响。本文以位于疑问代词之前表示总括的副词“都”为着眼点,分析“都”字特指问句的使用条件及其答句形式。其中,副词“都”的总括语义指向后面的疑问代词。例如:
  (1)碑庙这地方都有些什么中草药?
  副词“都”位于疑问代词之后,而总括语义指向前面主语成分的特指问句排除在外。
  程美珍(1987)对“都”字特指问句的研究表明:疑问代词的所指必须为复数,问话人的预期答案中包含多个个体,希望受话人一一列举,穷尽回答。本文将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都”字特指问句进行进一步地描写和解释。
  
  一、“都”字特指问句的使用条件
  
  (一)“都”前边带有或隐含表示范围的词语
  徐颂列(1993)指出,“都”字总括的对象有抽象的,有具体的,有空间的,有时间的,有可数的,有不可数的,但都是一定范围内的全部对象。史锡尧(1990)认为,“都”不仅总括具体对象,还可以对一个范围进行总括。考察中发现,“都”前边常常带有表示范围的词语,范围类型主要包括事物范围、时间范围、空间范围、数量范围、事件范围等。
  1.事物范围。这类词语具有[+复数] 的语义特征。例如:
  (2)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给他们的?
  2.时间范围。这类词语具有[+时段] 的语义特征。例如:
  (3)复员后到工作前这段时间都干了什么?
  3.空间范围。例如:
  (4)你们这儿都有什么呢?
  4.数量范围。这类词语可以含有名量词,也可以含有动量词①。例如:
  (5)就拿自己说吧,在税卡子上不是也弄了两三万吗?都哪儿去了?
  (6)警察问我最后一次……我们都谈了些什么。
  例(5)隐含名量词“块”,例(6)含有动量词“次”。
  5.事件范围。例如:
  (7)离婚这件事,假若实际地去作,都有什么手续与意义呢?
  (8)祁大爷,这么一会儿关城,一会儿净街的,到底都是怎么回事呀?
  例(8)中“关城、净街”属于两个事件或一个上位事件的两个部分。
  有时,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表示范围的词语。例如:
  (9)A:我想请您讲讲您在的那个时候小站的情景,可以么?
   B:您都关心一些什么呢?
  例(9)中,“您在的那个时候”属于时间范围,“小站”属于空间范围。
  在检索到的269条例句中,共有218条(占81%)可以找到范围词语,其他51条在语义上隐含了范围词语。从认知的角度看,只有存在某个范围,才有可能使用副词“都”对范围或范围内的个体进行总括。
  (二)“都”字特指问句的语义类型及句法特征
  “都”字特指问句的语义类型有以下三种:
  1.对判断、领属或存在的主体或对象进行询问。这类句子包括“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例如:
  (10)同屋里的人都是谁?(“是”字句,判断)
  (11)你们这儿都有什么呢?(“有”字句,存在)
  (12)同学们都有些什么说法?(“有”字句,领属)
  (13)你的东西什么的都在哪儿啊?(“在”字句,存在)
  统计结果显示,“是”字句的出现频率(45例)明显高于“有”字句(20例),“在”字句最低(5例)。其中,“的”字结构作主语的“是”字句出现频率较高(18例)。例如:
  (14)那些送行的都是谁?
  2.对某一特定事件或该事件所涉及的语义角色进行询问。如果是已然事件,可以带有时态助词“了”“过”“的”“来着”等标记。例如:
  (15)你都给谁看过,看过后你们都议论了什么?
  (16)别人都怎说来着?
  其中,“了”的出现频率最高(102例),“过”(16例)“的”(11例)“来着”(1例)出现频率低一些。如果是未然事件,可以是简单的主谓句,也可以用作假设复句的后一分句。例如:
  (17)这群小孩子将来都干什么去呢?
  (18)我们年轻的不出去,事儿都交给谁办?
  3.对惯常性动作行为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语义角色进行询问。例如:
  (19)人无聊了都干什么?
  (20)马锐平时都爱和谁一起玩?
  (21)你过去送她都送什么花?
  例(21)是过去惯常性动作行为。
  (三)“都”字特指问句的语用含义
  根据是否需要回答,“都”字特指问句的语用含义可以分为两种:询问、查问或埋怨、责备。
  1.询问、查问
  这一类“都”字特指问句需要回答。询问是问话人出于关心或交流的目的而进行的问话,语气缓和,多询问惯常性的动作行为。例如:
  (22)我还不知道你都有什么条件呢?你对这女方都有什么要求?模样儿啦,性格啦,品质啦……
  (23)王:每年这中小学生放寒暑假,那就是我减肥的季节。
  戈:那您都用过什么减肥的办法呀?
  查问是问话人出于检查或审查的目的而进行的询问,问话人与受话人是上下位关系或强弱位关系,问话的语气强硬,目的性强,多询问特定事件。例如:
  (24)林彪:嗯,来了。你们都带了些什么武器呀?
   江拥辉:步枪、手榴弹,还有几挺机关枪。(上下级关系)
  (25)你那天都干了些什么,有何人可以作证,这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
  询问和查问有时难以区分,如果说话人语气不当,很容易使受话人产生被追查的感觉。例如:
  (26)A:陈玉英跟张全义有个私生子的事儿,你都对谁说过?
  B:你今天怎么啦?当审判官哪?
  (27)比如三句话没有谈完就问:“你的父亲是干什么的?家里几口人?都干些什么?”遇到这样一个人我就会厌恶。谁有权利这样考问别人?
  2.埋怨、责备
  这一类“都”字特指问句都是反问句,不要求对方回答。说话人对受话人或不在场的第三者不太满意或持否定态度(参见马真1983)。例如:
  (28)爷爷您都听什么啦?人家现在是编辑,专门儿编书的编辑。
  (29)“说什么呢?这都哪儿和哪儿呵?”李缅宁辩解。
  
  二、“都”字特指问句的答句形式
  
  (一)答句的常见形式②
  1.一一列举
  程美珍(1987)给出了答句的典型形式,一一列举,省去“都”,这是问话人希望或要求的答句形式。例如:
  (30)孟小樵:你都到过哪儿呀?
   破风筝:武汉、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倒真开了眼!
  (31)孙女:……我爷爷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
  李:都做什么了,妹妹?……
  孙女:有鸡,有鸭,有螃蟹,三公一母。
  (32)老康:他都骗了谁?……
   杨柱国:骗了谁?骗了国家,骗了人民,而且骗了我。
  (33)你们平时业余时间都干些什么呀?
   我们也不干什么,看看武打录像片、玩玩牌什么的,要不就睡觉。
  这种答句形式一般是无主句,“都”不能出现,例(30)只列举事物,例(31)、例(32)列举事物的同时重复动词。例(33)列举事件。
  2.事物类
  徐颂列(1993)给出了答句的另一种形式,以事物类的形式肯定回答。例如:
  (34)A:你最近都和什么人接触了?
  B:有钱人。
  (35)A:那都是些什么人?
  B:流氓!
  这时,答句中的“事物类”属于具有某种特征的事物集合。
  考察中我们发现了一种以类列举的形式。例如:
  (36)你没看见那咖啡馆里都是什么人嘛,不是个体户便是打短工的,乌烟瘴气。
  (37)瞧瞧,瞧瞧,你看的都是些什么书,除了武侠就是言情。
  这时,答句中一般使用关联词语连接类与类,如上述两例中的“不是A,便是B”“除了A,就是B”等。
  3.否定预设
  “都”字特指问句的预设有两个:第一种是存在疑问代词所表示的事物。第二种是疑问代词所表示的事物不止一个,受话人可以采用通过否定某一预设的方式来回答。
  第一种是否定预设1,指出不存在疑问代词所表示的事物。例如:
  (38)牛:都记什么了?没用。
  戈:哼,我压根儿什么都没写。
  (39)A:这里旅馆都在哪里?
   B:哪里还有什么旅馆,靠近的房子差不多都炸平了!
  例(38)中受话人采用周遍性否定的方式来回答。这时,在周遍性词语后边可以使用表示总括和强调语气的副词“都”。例(39)中受话人使用肯定性反问句来达到否定的目的。
  第二种是否定预设2,指出疑问代词所表示的事物只有一个,给出唯一答案。例如:
  (40)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给他们的?丁务源!③
  (41)A:今天拿人,明儿个放枪,都是怎么回事呢?
  B:都是日本小鬼儿闹的!
  以上两种方式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例如:
  (42)而今的一般自命为艺术家的,都为了什么?什么也不为,除了钱!
  4.避而不答
  由于某种原因,受话人采取了回避策略,不予正面回答。
  (43)A:几位都写过什么呀?
  B:说了你也不知道。
  (44)A:兰兰,你一天吃几餐?都吃些什么?
  B:哎呀!管得宽,你们又不愿意照料我,问什么。
  这时,受话人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
  答句的常见形式按使用频率的高低顺序排列如下:
  否定预设(36例)、一一列举(27例)、避而不答(22例)、事物类(21例)。
  (二)“都”字特指问句的答句形式多样化的原因
  对问话人而言,“都”字特指问句最理想的答句形式应该是一一列举。考察结果显示,在所有111条答句中,一一列举的形式只有27例,约占25%,使用频率并不算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问话人使用“都”字特指问句的语气对受话人心理的影响。问话人使用“都”字特指问句时要求对方详尽回答,受话人容易产生被追查的感觉,认为自己在谈话中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弱势地位,受话人往往采用回避策略,选择非一一列举的答句形式。另外,如果受话人根本不承认问话人在谈话中的强势地位,也会选择其他形式。例如:
  (45)A:这一整天,你都跑哪儿去啦?
  B:我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
  (46)A:今儿来的都是什么人呀?
   B:我也不知道。反正就传下话去,让全市的人渣子今儿晚上到这儿聚齐。
  二是客观事实与“都”字特指问句的预设不一致。有时“都”字特指问句的预设与客观事实不符,受话人无法用一一列举的形式回答。例如:
  (47)A:都说的是谁?
  B:除了刘炎还会是谁?
  (48)A:你的东西什么的都在哪儿啊?
  B:都打在托运行李里了。
  结语
  “都”字特指问句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使用条件主要包括:“都”前边带有或隐含表示范围的词语,“都”字特指问句询问的对象一般是判断、领属或存在的主体或对象、某一特定事件及其所涉及的语义角色、惯常性动作行为及其所涉及的语义角色。“都”字特指问句的语用含义分为询问、查问或埋怨、责备两大类。“都”字特指问句常见的答句形式按使用频率依次为:否定预设、一一列举、避而不答、事物类。
  附注:
  本文的语料来自TIR现代汉语语料库(1997)。
  注释:
  ①马庆株(1990)认为,范围范畴是量词的一种语法范畴,
  并且用在数量结构后面加“的”的办法来区分范围量词和非范围量词。显然,这里的数量结构表示范围。
  ②“都”字特指问句表示询问时有答句,表示反问时没有
  答句。另外,一部分表示询问的”都”字特指问句不知道答案,也没有答句形式,例如:大凤!珍珠!俩丫头片子都哪儿去啦?
  ③该例句有歧义,“都”可以指向“这些东西”,也可以
  指向疑问代词“谁”,本文指后者。
  
  参考文献:
  [1]程美珍.关于表示总括全部的“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
  [2]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J].中国语文,1990,(3).
  [3]马真.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J].汉语学习,1983,(1).
  [4]史锡尧.副词“都”语义语用综合考察[J].汉语学习,1990,(4).
  [5]徐颂列.表总括的“都”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6]周利芳.谈“都”的总括对象和语义特征[J].语文学刊,1990,(3).
   (王彦杰,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1.质量为2kg的物体,速度由4m/s变为~6m/s,它所受的冲量是:
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巴丁(Johm Bardeen,1908—1991)和布拉顿(Walter HouSer Brattain,1902-1987)因研究半导体并发现晶体管效应,共同分享了195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山西是方言十分丰富的地区,不仅种类多,而且变化大,是汉语言史、语言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的珍贵材料,1985年语言学界已确定山西及相关地区为一个单独的晋方言——晋语区,出现了一批晋言研究成果,各县市的方言志大都已出版。  根据语言有无入声和古四声在方言的演变情况,可以对山西方言进行分区、分片,全省方言可分六区,具体是:中区(含21个方言调查点市、县)两片;西区(含15个市县)两片;东南区(含15个市县)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研的小球在竖直光滑圆形内轨道中做圆周运动,周期为T,则A.每运转一周,小球所受重力冲量大小为零 B.每运转一周,小球所受重力冲量大小为mgT
3月8日,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代理商及用户会议暨新产品演示会在高斯中国公司会议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斯代理商及用户约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观看了WS—C550
摘 要:本文描写了“哪的”“哪里的”“哪来的”三个结构在搭配和意义上的不同,在辨析三者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产生原因做了历时考察和解释。  关键词:“哪的” “哪里的” “哪来的” 结构辨析    关于“哪”的分析,可追溯到吕叔湘关于方所的论述:白话里询问方所没有专用的指称词,应用“什么”和“哪”组成什么地方和哪儿(哪里、哪),其中“哪儿”较普遍一些①(P197)今人对“哪”字结构的探讨,有赵美娜《“
继在北京印刷学院颁奖活动之后,2015小森印刷奖学金授奖仪式11月18日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日本小森株式会社会长小森善治、日本小森公司海外营业本部专任部长郭兴泉、上海亚
《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研究与应用》一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遵守学术研究中的逻辑规律,“善取、善弃”,使语法研究达到了新的境界。此书不但是大学生的好教材,也是语法研究者很重要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更趋个性化,食品安全性和营养性正日益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条件。作为食品的重要原料——粮食,如何从源头上防止或减少食品污染正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共
本文着眼于汉语称谓系统中一个很常用的称谓格式“老+姓”,分析了它的来源及历时流变、语义色彩分布和语用条件,并给出了具体教学建议。同时,引入社会语言学中的概念来探究这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