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千年书院的红色传奇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炎陵县枝山的 水河,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源自炎陵,绕茶陵,穿攸县,于衡东新塘镇 水河口流入湘江。在 水河上游的炎陵县城西北角,有一座建于宋代的古书院,因为它位于 江边,故名为 泉书院。就是这座普通的千年古书院,却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演绎出了促成两位历史巨人第一次握手的红色传奇。
  走近“ 泉”,我们感觉它犹如一位尊厚的长者,宁静而平和。书院院门赫然高悬着“ 泉书院”的匾额,特别是大门两边挂的“莫叹山城书院小,缘移楚地圣贤多”的对联,道出了这座书院朴实典雅的建筑风格和人才辈出的历史渊源
  这是一座土木结构,三进两厢式建筑,建筑面积1486m2,有大小房间58间。整个书院古朴幽静,校舍之间有走廊相环,天井相通,院前四根大圆木柱威武挺立于两侧,气势非凡,院内古树苍绿青翠,后院有花坛,鱼池装饰别有一番情趣。
  现存的 泉书院系清代祠堂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南北为中轴线,东西两厢房屋对称,阴阳合瓦硬山顶,屋石沟头滴水,封火山墙,房檐四角起翘高挑,玲珑别致。
  登上15级石阶,便进入书院的院落,站在书院大门向内望去,建筑中轴设有大门、讲堂、大成殿三进,依次增高,寓意步步高升。书院一进为天井式室内庭院,院内两株古桂花树,每到农历八月便是满院芳香,入大门沿回廊,经讲堂两旁狭长的通廊,可进入大成殿和东西斋舍,交通流线明确合理,动静相宜,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座书院的别致和特点特色。
  走入二进,便到了中厅。这里是书院的核心部分,即书院的讲堂所在,为历代老师授课的场所,门首高悬一块木匾“魁星点斗”,为道光年间大清翰林孔继勋在此讲学时所题,其用意在于希望就读于 泉书院的学子们,学有所成,金榜题名。听当地老人介绍,二进门的两旁原有一副长联,左联为“凤凰楼,名烈山,清 泉,芳名雅颂乾坤,玄万代宗师神祖武”;右联是“圣科第,贤政要,仁勋俊,彩馨驰龙飞凤,舞千秋业士裕后坤”。这副对联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可惜如今对联已不知去向。讲堂两边的走廊上方是拱形门,左右有两个对称布局的天井。 泉书院共有天井11个,大小不一,变化多样、这些天井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屋顶排水问题,而且能收到很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书院的第三进为大成殿,门两侧一副对联:“苦读诗有责,豪饮酒无榷。”这是清代酃县知县沈道宽所题。殿内中原设有孔子神位,为书院学生祭拜之地。两侧为先生寝房。大成殿的后侧,中间为天井,花池是整个书院的后花园。在书院的东侧斋舍,共有号舍20间,每间约有5平方米大,是名副其实的斗室,两侧斋舍对称布局,形制大小及数量基本一致,学生每人一间,也还算宽敞,有利于学生读书。别看这书院不大,也不如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等名声显赫,但这里也为炎陵县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有资料显示,自宋至清,炎陵考取进士11人,举人43人,贡生374人,其中大部分人都在 泉书院就读过。
  回顾历史,在书院全国遍地开花的宋代,不到12万人的炎陵县,却有13所书院,可见炎陵县的重教之风,而 泉书院的名气在当时炎陵所有的书院中是位列前茅的。所以,重温 泉书院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读懂炎陵的人文历史、人口迁徙、古代教育……
  泉书院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更名为烈山书院,取炎帝诞生地之意(《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又号魁隗氏,本起于烈山”)。
  嘉庆二年(1797年),知县赵宗文增修书房,见县内有 水,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的枝山山脉,自东南流向西北,纵贯全境,源远流长,为寓意双关,即“山下出泉,泉为水源,学者诚能如泉水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可不至”,以勉励诸生,故易名为“ 泉书院”。
  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沈道宽将院址迁至北城外校射场(今高尚坪),新建院舍,“按酃湖在郡(衡阳)东四十里,县袭湖名,院故袭县名”,命名为“酃湖书院”。
  咸丰五、六年(1855、1856年),酃湖书院遭战争破坏而荒芜。邑绅万典璋于咸丰末年,“撤酃湖故材”,在 泉书院旧址,独资新建。
  同治二年(1863年),邑绅万典璋将书院迁回原址,复名 泉书院。此后 泉书院兴学不断,当时书院有学田272亩,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经费,著名的山长有安仁周元和、宁乡王开卓等。
  光绪三十年(1904年),孟广荣与热心改革的士子倡议将 泉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私立乐群高等小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书院曾作为县大队、县妇联等单位办公地址,1961年,划归农业局、水产局和县招待所使用。
  回看 泉书院,其最大的看点在于它与开国领袖毛泽东有过几次亲密接触,而且直接促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两位历史巨人毛泽东与朱德的“第一次握手”,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方向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率部队多次进入炎陵(当时叫酃县)进行过一系列革命活动,据考证其中有三次在 泉书院住宿和办公。
  1928年3月中旬,酃县“三月暴动”打响后,毛泽东立即兵分三路从井冈山向酃县进发,前往增援。毛泽东率领第一团从宁冈出发,途经沔渡夏馆,在老古庙打开粮仓,分粮给穷人。15日,毛泽东到了 泉书院,因为他一生酷爱读书,便将这座 泉书院作为他的住处和团部驻地。当天,毛泽东在 泉书院大操坪召开了群众大会,动员劳苦农民起来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当家作主人。毛泽东利用在 泉书院一小段空隙时间,瞻仰了位于大路一侧的炎帝陵。在这里,毛泽东还接见了酃县党组织负责人,宣布了党对工商业的保护政策。
  1928年4月21日,毛泽东率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从湘南回师井冈山时,再次来到酃县县城,住在 泉书院后厅右侧的房子里,第一团团部亦设在书院内。刚刚住下不久,就有当地干部跑来报告:追击朱德部队的湘敌吴尚第八军张敬兮团和罗定率领的攸茶挨户团正从茶陵向酃县开来,准备阻止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团长张子清及一团连以上干部在团部研究敌情,讨论部署在县城西郊接龙桥阻击敌人。毛泽东在会上明确地说:“一个多月来,我们兜了一个大圈子,大家都练成铁拐李了,这些日子,我们几乎天天打仗,同志们都很辛苦,可敌人不给我们半点喘气的时间,今天又接到敌情,吴尚两个团的兵力正向酃县窜来,妄图把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消灭在半路上。我们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我们要在酃县城打一个漂亮仗,给朱德、陈毅部队解除后顾之忧。”   接着,毛泽东又分析了敌强我弱的态势,说:“我们现在只有一、三两个营,而敌军有一个正规团和一个民团,兵力远远超过我们。所以,为了有效消灭敌军,我们就选择在接龙桥伏击敌人。”
  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接龙桥位于炎陵县城的西边,横跨草坪河,南北走向,南连湘山,是炎陵县城西连南北的交通要道。接龙桥旁有两座小山峰,叫天河山、湘山,是到县城的必经之地,也是打伏击的最好的地方。
  毛泽东接着说:“我们的两个营必须抢先占领天河山、湘山这两个制高点,对敌军形成前后夹击,这样才有取胜的把握。”
  伏击战正式打响后,毛泽东身先士卒,亲临战场指挥。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革命军以少胜多,击溃湘军和地方民团,为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跳出敌人的围堵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毛泽东所率部队的掩护下,朱德率部经耒阳、安仁、茶陵顺利到达炎陵。随后,陈毅、何长工率领的部队也来到炎陵沔渡与朱德部队会合。
  接龙桥战役胜利后,毛泽东率部队到了十都。这时,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也全部到达炎陵的沔渡。当得知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军已到十都的消息后,朱德即刻率部赶到十都。4月24日,在十都的万寿宫,毛泽东和朱德这两位历史巨人,历尽艰辛,终于见面了,两双巨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在这里,他们就两军会师、部队整编和根据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并决定在江西宁冈举行会师大会。
  6月中旬,为了粉碎湘、赣两省敌人的第四次“进剿”,诱使湘敌退守湖南,毛泽东率红四军分两路进攻炎陵县城,使湖南的敌军慌忙退守至茶陵。毛泽东在这次攻打炎陵的战斗中,第三次住进了 泉书院。
  事隔多年,毛泽东、朱德对他们的第一次会面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朱老总在他1940年的自传中写道:“然后队伍又退到酃县,同毛泽东同志两人会合了,他们是正由南面桂东汝城退下来,这时是我们俩人的第一次会面。”
  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面及两军会合,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壮大了井冈山革命的力量,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 泉书院中部署并取得接龙桥战役的胜利,就没有十都朱、毛两位伟人的“第一次握手”,也就没有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建立,进而没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革命的星星之火就难以燎原。
  可见, 泉书院不仅对促成朱、毛两位历史巨人“第一次握手”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研究湘南起义的历史和研究“朱毛红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泉书院在中国革命现代史上的“红色传奇”,除了毛泽东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印外,还有朱德、陈毅、肖克、彭德怀、滕代远、张云逸、王震、李天佑等先后率部来炎陵开展革命活动,都曾在 泉书院住宿和办公。
  1928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率二十八、二十九两个团,由宁冈攻克炎陵县城后,就住在 泉书院。
  1931年,苏区在清除“AB团”的肃反运动中,有人诬告张平化为“AB团”分子,并报告到湘赣省委。次年春,中共湘赣省委派省委常委王震前往炎陵抓捕、处决张平化。王震到达炎陵后曾入住 泉书院。在这里,他通过深入调查,结果发现这里的革命形势大好,张平化不仅不是“AB团”分子,而且是一个坚定的革命干部。于是,他顶住压力,坚决保下了张平化。
  这里,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太多的足迹。
  泉书院因为在中国现代史上承载着太多的红色传奇,故而“经历坎坷”,与中国革命一样,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
  1928年秋因遭兵乱书院被焚,三进房屋,仅存后栋。后经书院当事人主持修复,继续办学。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 泉书院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历史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共和国没有忘记。
  1968年,中共酃县县委按同治年间原貌修复 泉书院;1984年, 泉书院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 泉书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县财政投入23.7万元对 泉书院全面维修,并更新陈列内容;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 泉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走进 泉书院,那种古香古色和革命胜迹并存、书院文化和红色文化同时兼备的场景,让你流连忘返。这里不仅有古代名人骚客留下的墨宝和痕迹,而且有中国现代史上多位伟人和革命家留下的足迹:进入书院讲堂,最大的看点是让你知道这里曾作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部,决策和部署了促成“朱毛第一次握手”的接龙桥战役,里面至今还悬挂着马列画像,陈列着第一团团部驻扎在此时使用过的碗、马灯、壶和桌子、板凳等革命文物;大成殿两侧厢房则为毛泽东和时任第一团团长张子清的住房,里面陈列着床和日常生活用品。
  为了纪念那段珍贵的历史,1970年,炎陵县在书院左侧修建起“毛泽东在酃县革命活动陈列馆”,以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翔实的历史资料,真实记录了第一次连队建党、毛泽东与朱德第一次会面、根据地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一次政治培训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活动。1977年9月15日,郭沫若亲自为陈列馆题写了馆名。
  完全可以这样说, 泉书院不仅具有古色古香民俗文化和书院的特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的教科书。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
5月12日,《齐鲁晚报》首个行业版《今日山航》与读者见面,为机上旅客提供最新的新闻和生活资讯。同日,齐鲁晚报首个行业记者站山航站揭牌。
广告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旨在为营销和广告业培养专业的策划、创意、设计人才。但是现代市场瞬息万变,广告营销策略和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广告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句话对于稍有年纪的人而言,听起来应该都不陌生。  曾几何时,勤俭节约被称为我国的传统美德,缝缝补补也成了勤俭持家的象征。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着一个使得一手好针线、能将破衣物化腐朽为神奇的母亲。在特定的年代,连补丁都被赋予了特殊的道德高度和美学意义,周总理的袜子和毛主席的睡衣也成了一代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边是经济的发展让大家钱包渐鼓,另
深部地质结构是研究海盆动力成因的重要基础。南海西南次海盆以往多道地震资料中莫霍面的成像普遍不清,选取NH973-1测线长排列多道地震数据对西南次海盆的莫霍面反射成像进行
1∶20万地质图和早期的研究认为胶北西北部的屺坶岛出露的是震旦纪或早古生代的蓬莱群。本文对此处地层中的石英粉砂岩和位于其下的火山凝灰岩开展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工作
"修辞"是对语言表达的修饰,运用某些方法对表达的效果进行提升。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修辞一方面指对主持人话语、解说词等抽象语言的修饰,另一方面指通过结构安排和图像隐喻形成
天然气水合物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探讨天然气水合物富集区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对琼东南海域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分析了样品主、微量元素和TOC地球化学特征,并采
媒体人要注意做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以免在报道中闹笑话。
“我们最了解播出平台需要什么,这种了解深入到每一个层面,包括政策和业务层面。我们应该是电视台的最佳合作伙伴。”——曾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