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模拟的苯并三氮唑与Irgamet39缓蚀性能研究

来源 :分子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you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并三氮唑(BTA)及其衍生物Irgamet39都能在铜绕组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硫腐蚀,但缓蚀性能却有差异.为探究两者缓蚀性能的差异性,采用分子模拟方法从微观层面对2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计算比较Cu(100),Cu(110)和Cu(111)晶面功函数的大小,选取Cu(110)晶面为研究表面.分析了在2种缓蚀剂吸附情况下Cu(110)表面的态密度变化,发现在费米能级附近,Irgamet39吸附时Cu表面的电子密度较BTA吸附时大,说明此时Cu表面的活性更大.同时比较和计算了2种缓蚀剂分子前线轨道分布以及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能量差,并且分析了BTA与Irgamet39的电负性.结果表明,Iragmet39分子有多重吸附中心且前线轨道能量差更小,更容易与铜表面发生反应;Irgamet39分子的电负性小于BTA分子,电子易流向铜,更容易与铜形成配位键.以上模拟结果说明在清洁Cu表面,Irgamet39的缓蚀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光谱对金属离子Cu2+-丁基二硫代碳酸盐及水溶液中弱相互作用力进行了研究.通过拉曼光谱特征峰的位移、强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对溶液中金属离子Cu2+微团簇结构
南美洲在史前时期曾经出现过凶猛的大型食肉有袋类动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袋剑齿虎.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袋剑齿虎最终灭绝了,但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型有袋动物--负鼠,却在美洲
1957年,美国植物学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崎岖的怀特山脉中找到一颗狐尾松,这不是一棵普通的树木,因为它已经度过了4768年的漫长岁月,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树木.
通过简单的液相法获得形貌、尺寸均一的四氧化三锰八面体亚微米材料,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此外,还考察了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锰八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采用DPPH法和测氧法研究了新型超支化受阻酚类抗氧剂对DPPH·和ROO·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支化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自由基能力不仅与抗氧剂的结构有关,还与抗氧化条件有关.
如果你用望远镜看星空,常可见到一颗美丽的天体:淡黄色球体,浅蓝色极区,赤道上空笼罩着一道美丽的“光环”,光环中间有时还有一两颗玲珑剔透的小卫星跳来跳去,可爱极了.这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