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高校拓展“网络文化育人”宣传阵地新探索

来源 :新闻前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u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快速发展,高频率使用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已经成为高校师生的日常形态。继抖音、快手、B站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短视频APP之后,2020年1月腾讯公司开启微信视频号的内测。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的发展,微信视频号通过“#微信派”、“#青年星火计划”等,已经在高校形象塑造与宣传中打开通道。高校要想实现宣传阵地的拓展,扩大高校良好形象的覆盖面以及知名度,就要与时俱进重点打造微信视频号,坚持“内容为王”,传播优质内容。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体现,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础。当今,我国的新闻工作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困难乘风破浪,有新闻前辈的思想为我们保驾护航。其中邓拓作为我国当代新闻界的标兵之一,是首屈一指的新闻工作者也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拓荒者。他的新闻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真实性”和“党性原则”都是当今社会新闻工作的法宝。
本文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对《经视直播》2019 “3.15特别节目——《天天3.15直播在身边》”的节目编排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新思路,强调在今后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实际工作中,必须更多地结合媒体传播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更多维的空间里展开非线性的思维,以全新的模式把受众最希望看到的节目内容呈现出来。
对一张规范的报纸来说,报头、报眉的形象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些特别的日子,比如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对报头、报眉进行特殊设计,增加报纸的多样性和活力,近年来正被越来越多的报纸作为创新点。我们可以从一个高度看待报纸的版面设计,那就不仅仅是吸引读者眼球的编排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报纸可持续发展策略,以节假日为节点,版面的特别构思体现独特的品位,展现报纸品牌形象的视觉形式。在现代资讯快速更迭,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报纸需要应对网络的冲击,每逢重大节日,报纸必须拿出有分量的设计应对挑战,需要美编在适合报纸整体风格的基础上推
采编为新闻产品报道的收集者、把关者与检验者,特别是社科类新闻、执政类新闻的采编更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政治敏感性,严把稿件质量,方可减少政治性错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因此加强采编人员政治敏感性培养与提升非常重要,而本文则结合实际给出几点落实策略。
本文主要分析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制作方法与后期编辑技巧,以提高电视节目的吸引力。
新闻生产的可视化,是当代全球新闻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使多样化的视觉符号和视觉传播手段频繁而深入地运用于新闻生产中,并逐渐影响和改变着我们藉由新闻了解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本文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奖的两件作品为例,通过分析其多种创新方式,探索新闻生产的可视化如何在时事报道领域不断丰富和立体,并呈现出一种所见即所得、所见非所得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竞选真人秀类节目泛滥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真人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本文试从消费主义视角解读该节目,探析真人秀综艺节目的价值与发展。
近年来,网红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当下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红经济也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经济形态。本文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梳理网红传播与网红经济的概念与特征,分析网红传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及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
信息化高速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出版社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积极寻找融合发展的道路,不断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元化开发利用,探索知识服务模式,更新运营方式,但是由于我国出版领域信息化发展较晚以及体制原因,大多数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辅出版行业,专业内容资源、数字技术手段和服务未能有效结合,存在融合深度不足、编辑融合能力不足和融合发展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现在,新闻工作者正在新闻编辑室中已经开始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本文将讨论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新闻编辑室以及如何使其更好地适应新闻领域。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普及正在改变新闻业。虽然“人工智能”一词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但围绕AI的本质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AI技术可以执行很多传统需要大量人类智力才能执行的任务。随着AI工具在各行各业的普及,现在新闻工作者使用的许多AI工具主要来自其他学科,例如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