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迪效应:技术总是越活越年轻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观世界存在两种事物,即将会自然消亡的(如人类、单个事物)与不会自然消亡的(可能永生的)。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不像有机体那样受到不可避免的到期日的约束。会自然消亡的事物通常是一个物体,而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在本质上富含信息。单独的一辆汽车是会自然消亡的,但是汽车作为一项技术已经存在了约一个世纪。人类会死亡,但他们的基因代码则不一定会消亡。图书本身是容易腐烂的,但其内容不会消亡,因为它们可以在另一本书中得到表达。
  当你看到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人,你可以自信地判断,年轻人的剩余寿命一定比老人的更长。但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比如一门技术,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可能性:要么两者预计
  都有同样长的剩余寿命(其概率分布的情况被称为指数分布),或者老技术的预期剩余寿命要比新技术的更长,与它们的当前相对寿命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老技术已存活了80年,而新技术存活了10年,那么老技术的预期剩余寿命将是新技术的8倍。
  基于伯努瓦·曼德布罗特对林迪效应的诠释,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提议: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因此,一项技术存活的时间越久,其预期剩余寿命就越长。比如,我已知的唯一信息是,一位男士已经40岁了,我想预测他能活多久。我可以用保险公司所用的那種精算表,看看经年龄调整后的预期剩余寿命,该表预测他还能存活44年。明年,当他41岁时,他还能存活43年的时间。因此,每过一年,他的预期剩余寿命将缩短大约一年(实际上,比一年要少,如果出生时他的预期寿命是80岁,那么当他到80岁时,他的预期剩余寿命不会是零,而是还有10年左右)。
  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情况则相反。为了方便理解,我在这里将数据简化一下。如果一本书已经出版发行了40年,我预计它可以再发行40年。但是,主要区别在于,如果它又存活了10年,那么预计它会再发行50年。简单地说,作为一项规律,它告诉你为什么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的事物不会像人类那样“老化”,而是会越来越“年轻”。每过一年,只要该事物没有灭绝,它的预期剩余寿命就会翻番。这也是强韧性的一个指标。一个物体的强韧性与它的当前寿命成正比!
  当我提出这个想法时,通常会犯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常见于我们目前认为是低效和垂死技术之类的事物的反例,例如固定信号塔、印刷报纸和装着纸质报税收据的柜子。很多新事物狂热症患者会被我的这些论点激怒。但我的论点不是针对所有技术,而是针对技术的寿命,这只是从概率导出的平均数而已。如果我知道一个40岁的人患上了致命的胰腺癌,我将不再使用无条件的保险表来估计他的寿命。同样的,某些人(技术专家)认为我的观点是在暗示,目前还不到20年历史的互联网将只剩下20年的寿命——但我的观点实质上是针对平均而非所有情况。总体来说,一项技术的历史越长,不但它的预期存活时间更长,而且对这一论点的肯定性也将更强。
  请记住以下原则:我不是说所有的技术都不会老化过时,只是说,那些容易过时的技术,实际上已经被宣判了死刑。
  第二个错误是相信采用了“年轻”的技术,你行动起来就可以像“年轻人”一样。这揭示了一种逻辑错误和心理偏见。它歪曲了一代代人不断贡献所累积的力量,使人产生一种幻觉,即新一代的贡献要远胜老一代——而事实上,从统计数据来说,“年轻”的技术几乎毫无作为。
  给特定人群的行为贴上“年轻”或“年老”的标签,是一种更危险的做法。如果大家不看网络上那种高调宣传的、精心包装的宣传片,而是关注生活中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你们就会换种思考方式。许多进步都来自年轻人,因为他们有相对不受系统束缚的自由与采取行动的勇气;而年长者则多囿于生活而失去了这些品质。但是,年轻人提出的想法大多都是脆弱的,不是因为他们年轻,而是因为大多数未经历练的想法往往是脆弱的。当然,很多人之所以吹嘘“未来主义”理念是因为宣传过去的理念赚不了那么多钱,新技术当然比较容易振奋人心。
  我收到一封来自苏黎世的保罗·杜兰的有趣的信,他想知道,如果我们不知道21世纪需要哪些技能的话,我们又如何能教给孩子21世纪的生存技能呢——实际上,他想到了被卡尔·波普尔称为历史主义错误的重大问题的优雅的应用。我的回答是,让孩子们多读经典著作。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其实有一个阿拉伯谚语就是这么说的: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其他文献
刚参加工作时,长辈往往这样告诫我们:孩子,一定要努力,好好表现,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虽然长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建议未必是合适的,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哈佛大学教授马丁·魏茨曼把这种现象称为“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努力反而不好呢?  努力的员工会很累  在多数情况下,老板看不到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过程,因此老板和员工之间存在一种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员工可能会偷懒、磨
期刊
优秀的高管是在后天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人是天生的。他们吸收信息,研究既往经验,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现实与想象的差距  1987年春,我飞往波士顿准备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捐赠基金团队会面。当时,我正在努力为黑石的首只投资基金募集资金,目标是10亿美元。如果能募集成功,那么我们将成为同类首期基金中最大的一只,全球排名第三。这个目标宏大诱人,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能实现。但我一直认为,实现大目标和
期刊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孔摄像机、远程摄像机、微型录音设备、微型窃听器、高倍望远镜等设备的出现及大众化,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无处可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  无处不在的隐私侵害  2019年6月,一对情侣到河南某市游玩,入住不久发现酒店藏有针孔摄像头对其偷拍,于是向酒店投诉。不料,酒店负责人竟然声称该市80%的旅馆都有此
期刊
一个清醒的决定  永远不会有人给我寄一张母亲节贺卡。我永远不会在新生婴儿的小脸蛋上找到自己黄褐色眼眸或我丈夫浅绿色眼眸的遗传,也不会为谁唱摇篮曲。永远不会有我的孩子对我微笑,也不会等到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或结婚,或把亲手写的书题献给我。  不孕症在新闻报道中屡被提及,已然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我的情况不一样:我选择了这种命运。我作出了一个清醒的决定:不生孩子。  我是在1989年受《七天》杂志
期刊
越是追求睡眠,越是睡不着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说:“我是个很会睡觉的人。”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么幸运。至少1/3的成年人睡眠不足,安眠药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销量飙升。睡眠诊所曾经罕见,如今却成了各大医院的热门科室。人们为了能睡着而吃安眠药,也为了第二天能按时起床而吃安眠药,就好像许多人在白天依赖咖啡和能量饮料来保持清醒一样。曾经只是自然状态的睡眠如今成了需要奋力争取还不一定能到手的“商品”。 
期刊
《三体》中的引力波真实存在吗?  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中,两个巨大的黑洞被锁定在相互缠绕的死亡旋涡中。就在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还只是古老的细菌时,两个黑洞完成了最后一次绕转,发生碰撞,合并在了一起。那一瞬间,相当于太阳质量3倍的黑洞骤然消失了。片刻之后,那些消失的质量化作时空振荡的海啸,以光速向外奔涌而出。  在这短暂的一瞬间,引力波的能量相当于宇宙中所有恒星辐射能量总和的50余倍。换句话说,如果黑洞合
期刊
传说白居易七月识“之无”二字,自幼聪明。乳母抱他,叫一声“之”,他便向壁指点“之”字;叫一声“无”;他便指点“无”字。我更聪明,半岁认得红中。在麻将牌桌上,大婶笑问:“你妈有没有中?”彼时我正偎在母亲怀中吃奶,斜眼一睨,回答说有,害得我妈一对红中只好拆来打了,惹起桌上哄笑。母亲暮年忆旧,笑说:“怀你兄弟姊妹九人,日子都在牌桌上混过了,所以也不觉苦。”  吾蜀旧日小康人家,妇孺有暇爱打麻将,谓之“杀
期刊
很多家長判断宝宝发热全凭用手摸额头,这是不够科学的。判断宝宝是不是发热,一定要使用体温计精确测量。  对于2岁以内的宝宝,推荐使用奶嘴式体温计,家长可以到母婴用品商店或者网络平台购买。对于年龄较大的宝宝,可使用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耳温计、肛门体温计等。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  1.在测量体温时,家长要陪在宝宝的身边,不要走开,因为宝宝可能会把体温计弄破,甚至伤害到自己。  2.测量体温的时候,
期刊
2018年,一则牵扯到地缘政治的中毒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借此翻开了冷战的旧账。在英格兰索尔兹伯里的小镇上,前俄罗斯克格勃特工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和他的女儿尤利娅中了一种神经性毒剂,它被称为『诺维乔克』。  这种叫作“诺维乔克”的毒剂被噴洒到斯克里帕尔家的前门把手上,仅仅通过皮肤接触,它就会令受害者的肺部积满体液,从而导致呼吸衰竭。幸运的是,斯克里帕尔大难不死,只昏迷了数周,逃过了这夺命一劫。  那些
期刊
“13岁的孤儿丁广银,因为上学无望喝农药自杀。农药是假的,孩子没死,食道受伤,目前在医院救治。如果没有人救他,这个家庭就完了。”  听到这个线索时,杨敏一脸诧异:“现在还有这样的事?”  那是14年前的江苏如皋,地处偏远的农民会花钱从外地娶媳妇。贫困带来一系列家庭问题,有的是丈夫病故了,有的是外来媳妇跑掉了,留下不少孤儿。  当地妇联给杨敏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如皋有300多位如丁广银一样的孩子。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