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戏曲艺术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演体系,分生、旦、净、丑等行当,且各行当有各自的一套技术格律—程式,这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演员须运用行当程式去塑造角色形象,而与此同时,要想成功塑造好角色,演员还须在理解人物、体现人物、挖掘人物性格方面下功夫。
前辈艺术家们有句名言:“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维妙维俏,传神写照、犹如“画龙点睛”。
戏曲表演,就很讲究以眼睛来展现角色的感情波澜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所谓“眼语”是借助演员的一双眼睛说话。“一任满怀心腹事,传神只在不语中”。在特定的环境中,传神达意全赖“眉目顾盼”之间,“眼语”做为戏曲表演的特殊语言,是人物精神面貌的艺术体现,是演员的表演意境及角色性格美的高度融合,因此被许多前辈艺术家所重视。肖若兰在《藏舟》中表演胡风莲时,一双眼睛忽惊忽疑,忽喜忽悲,瞬夕之间,迭见神采,这里面蕴藏着多少细腻丰富的感情。田正武先生在《醉写》一场戏里,时而醉眼惺松,时而目光炯炯,处处传达出太白的智慧和气概,令人折服。
眼先引(神情)。引者吸引也。角色首次出场面向观众,是先使台下感受到的便是闪闪发光的眼神,这种具有吸引力的目光乃一切身段姿势的先行官,也是演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表现手段。孟子曰:“智中正,则眸子撩焉,胸中不正,则眸子毛焉”,就是说从眼神中便可看出人的忠诚,正直或邪恶、妖媚等等。平时先生教戏,常常要求弟子做到“眉言目语,传情达意”,眉本无声,目岂能语呢,穷其竟,乃指眉来眼去,目挑心招之眼神而言,所以常说“有意有情,一脸神气两眼灵”。有了吸引人的目光才能展现出角色的精神风采,有了传神的眼睛才引人注目而出“戏”。练武人讲究“势若搏兔之鹰,神如捕鼠之猫”,唱戏同样如此,出场一亮相,有“搏兔”之势,具“捕鼠之神”,就会把台下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所以无论什么神态表情,都必须以眼先”“引”发挥其传神之妙。但运用眼神必须注意两点:其一,必须做到“眼与心合”。老艺人常说“心里有劲儿,眼里有神儿,心里打镲,俩眼发傻”,说的就是“眼与心合”的道理。简而言之,台上运用眼神,不能无的放矢,否则会起反效果。其二,要吃准锣经节奏,吃不准锣经,神便传不到家,“神不到,戏不妙”,故必须注意。
根据剧情环境的需要,结合各行角色的表演形式的特点,我国戏曲艺术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累、总结并创新了许多眼语,表演程式,丰富了戏曲表演艺术。诸如:呆眼、眨眼、瞪眼、媚眼、情眼、恨眼、流眼、怒眼……等等。须生中,诸葛亮用羽扇在额头一按,两眼微微一眨,便是计上心来;花旦中,更是讲究眉目传神。《拾玉链镯》的孙玉娇开门偷看傅朋时,则媚眼探视,等门开了,她两边一望,却是侧目斜视,与傅朋刚一照面,双目悠然凝视,立即又合起睫毛,看着脚面。这些微妙的“眼语”把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内心活动层次井然地披露出来。
“眼语”,同时又与其它程式表演相配合,才能有相得益彰之妙。一个演员的眼神的采用成功,以体验角色为根据,即是同样的行当,因为人物内心因素不同,“眼语”自然有异。比如《宇宙锋》中赵艳容和《福寿镜》中的胡氏同有疯癫之表演,都是旦角。但前者是装疯,后者是真疯,假疯的眼神发滞,又暗里有灵、真疯就始终是呆木,发痴了。有的演员误以为眼神就是眼珠转动而已,殊不知,眼睛一旦脱离角色的特定情景,离开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是不配以动作,脸部表情,甚至眼眶四周的肌肉运动,就能把活戏演“死”,等于有眼无珠,因而“眼语”的情趣也就尽失了。如若“笑眼”不眯眼角,“怒眼”不提气,“媚眼”不回顾胸窝,“恨眼”不显冷面……。那么眼里的神采,意境也丧失殆尽。
总之,中国戏曲“四功五法”的基本程式,有机统一。五法是各具一定内容和要求的,但它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动百动息息相关。拿起霸的出场亮相来说吧,双手撑臂提下甲,姿势圆顺完美(手为势);气运丹田,力发于腰(身行气);出场时掌握擒纵规律,亮相是蓄而后发(法求准);脚下的丁字步踩住锣经(步度尺寸稳),看上去精神百倍神气十足。可见“手眼身法步”五法,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如果不能使姿势、神情、气息、规律、节奏完整一气地溶化于这个“亮相”之中,便会失去一种吸引人的艺术魅力,也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那么“手法、眼法、身法、步法”之说,又从何而来的呢?这是京剧传统的表演艺术中,尚有个要求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三节六合”准则(详见我著《京戏功与法》一书),它与五法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形成具有中华民族戏曲特色的传统表演体系。“三节”是:手臂为上三节;身腰为中三节,腿足为下节;“六合”是:手與眼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身合;身与四肢合。通常所谓的“手法、身法、步法”则属六合中的“手与眼合,眼与心合”之法。归根结底能者达三味,彻悟可通禅,无论是五法,或三节六合,凡善于将其运用于舞台之上者,均能为其表演艺术添色增辉。
我们重视戏曲表演程式规律,就应当精益求精地研究“眼语”这一独特的戏剧表演语汇。但是,“动用之妙,存乎一心”,要从生活中寻觅素材,这恐怕就是“眼语”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王晓荣,女,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二级演员,主工小生、须生。
前辈艺术家们有句名言:“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维妙维俏,传神写照、犹如“画龙点睛”。
戏曲表演,就很讲究以眼睛来展现角色的感情波澜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所谓“眼语”是借助演员的一双眼睛说话。“一任满怀心腹事,传神只在不语中”。在特定的环境中,传神达意全赖“眉目顾盼”之间,“眼语”做为戏曲表演的特殊语言,是人物精神面貌的艺术体现,是演员的表演意境及角色性格美的高度融合,因此被许多前辈艺术家所重视。肖若兰在《藏舟》中表演胡风莲时,一双眼睛忽惊忽疑,忽喜忽悲,瞬夕之间,迭见神采,这里面蕴藏着多少细腻丰富的感情。田正武先生在《醉写》一场戏里,时而醉眼惺松,时而目光炯炯,处处传达出太白的智慧和气概,令人折服。
眼先引(神情)。引者吸引也。角色首次出场面向观众,是先使台下感受到的便是闪闪发光的眼神,这种具有吸引力的目光乃一切身段姿势的先行官,也是演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表现手段。孟子曰:“智中正,则眸子撩焉,胸中不正,则眸子毛焉”,就是说从眼神中便可看出人的忠诚,正直或邪恶、妖媚等等。平时先生教戏,常常要求弟子做到“眉言目语,传情达意”,眉本无声,目岂能语呢,穷其竟,乃指眉来眼去,目挑心招之眼神而言,所以常说“有意有情,一脸神气两眼灵”。有了吸引人的目光才能展现出角色的精神风采,有了传神的眼睛才引人注目而出“戏”。练武人讲究“势若搏兔之鹰,神如捕鼠之猫”,唱戏同样如此,出场一亮相,有“搏兔”之势,具“捕鼠之神”,就会把台下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所以无论什么神态表情,都必须以眼先”“引”发挥其传神之妙。但运用眼神必须注意两点:其一,必须做到“眼与心合”。老艺人常说“心里有劲儿,眼里有神儿,心里打镲,俩眼发傻”,说的就是“眼与心合”的道理。简而言之,台上运用眼神,不能无的放矢,否则会起反效果。其二,要吃准锣经节奏,吃不准锣经,神便传不到家,“神不到,戏不妙”,故必须注意。
根据剧情环境的需要,结合各行角色的表演形式的特点,我国戏曲艺术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累、总结并创新了许多眼语,表演程式,丰富了戏曲表演艺术。诸如:呆眼、眨眼、瞪眼、媚眼、情眼、恨眼、流眼、怒眼……等等。须生中,诸葛亮用羽扇在额头一按,两眼微微一眨,便是计上心来;花旦中,更是讲究眉目传神。《拾玉链镯》的孙玉娇开门偷看傅朋时,则媚眼探视,等门开了,她两边一望,却是侧目斜视,与傅朋刚一照面,双目悠然凝视,立即又合起睫毛,看着脚面。这些微妙的“眼语”把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内心活动层次井然地披露出来。
“眼语”,同时又与其它程式表演相配合,才能有相得益彰之妙。一个演员的眼神的采用成功,以体验角色为根据,即是同样的行当,因为人物内心因素不同,“眼语”自然有异。比如《宇宙锋》中赵艳容和《福寿镜》中的胡氏同有疯癫之表演,都是旦角。但前者是装疯,后者是真疯,假疯的眼神发滞,又暗里有灵、真疯就始终是呆木,发痴了。有的演员误以为眼神就是眼珠转动而已,殊不知,眼睛一旦脱离角色的特定情景,离开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是不配以动作,脸部表情,甚至眼眶四周的肌肉运动,就能把活戏演“死”,等于有眼无珠,因而“眼语”的情趣也就尽失了。如若“笑眼”不眯眼角,“怒眼”不提气,“媚眼”不回顾胸窝,“恨眼”不显冷面……。那么眼里的神采,意境也丧失殆尽。
总之,中国戏曲“四功五法”的基本程式,有机统一。五法是各具一定内容和要求的,但它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动百动息息相关。拿起霸的出场亮相来说吧,双手撑臂提下甲,姿势圆顺完美(手为势);气运丹田,力发于腰(身行气);出场时掌握擒纵规律,亮相是蓄而后发(法求准);脚下的丁字步踩住锣经(步度尺寸稳),看上去精神百倍神气十足。可见“手眼身法步”五法,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如果不能使姿势、神情、气息、规律、节奏完整一气地溶化于这个“亮相”之中,便会失去一种吸引人的艺术魅力,也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那么“手法、眼法、身法、步法”之说,又从何而来的呢?这是京剧传统的表演艺术中,尚有个要求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三节六合”准则(详见我著《京戏功与法》一书),它与五法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形成具有中华民族戏曲特色的传统表演体系。“三节”是:手臂为上三节;身腰为中三节,腿足为下节;“六合”是:手與眼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身合;身与四肢合。通常所谓的“手法、身法、步法”则属六合中的“手与眼合,眼与心合”之法。归根结底能者达三味,彻悟可通禅,无论是五法,或三节六合,凡善于将其运用于舞台之上者,均能为其表演艺术添色增辉。
我们重视戏曲表演程式规律,就应当精益求精地研究“眼语”这一独特的戏剧表演语汇。但是,“动用之妙,存乎一心”,要从生活中寻觅素材,这恐怕就是“眼语”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王晓荣,女,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二级演员,主工小生、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