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疗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全部病例均来自于潍坊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自拟方疏肝消痤汤,治疗组在口服疏肝消痤汤的同时配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1个疗程即4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估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65%、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7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SDS、SAS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SDS、SAS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SDS、SA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明显相关,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情志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心理状态,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目前电弧增材制造变形及微观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以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探索电磁感应加热对电弧增材制造性能的调控作用.使用线激光扫描仪检测成形样件的变形,用金相显微镜观测试样的微观组织形态,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控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通过拉伸试验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合温度场深入分析试样的变形、微观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电磁感应加热可以减小成形样件的变形,具有同步热处理的
<正> [例一]胆胀王××,女,35岁,农民,1965年9月26日入院,住院号6421。患者素健,因右胁剧痛,壮热恶寒,烦躁不安,口苦呕吐,汗出热不解,全身黄染,小便黄赤,大便秘结五天入院。检查体温40.5℃,白细胞计数28,800(嗜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肠)血培养大肠杆菌生
期刊
<正> 例一:高热亦可用姜、术: 窦小军,男,4岁,儿童,住院号:7841 入院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日。患儿以高热、惊厥、神昏二小时急诊入院。化验:白血球总数为17,800/mm~3,中性85%,大便常规:有大量脓球及红血球。体温40℃。诊断为“中毒性痢疾。”经西医抢救一周,患儿神识清醒,惊厥停止。然体温持续40℃不退,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给予氧气吸入。遂下病危通知,并嘱其转院,因家长虑其搬动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推动“七一”重要讲话“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应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推进“七一”讲话系统进教材、灵活进课堂、深入进头脑,培养能够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时代新人。
简述了微纳层叠共挤技术的发展;总结了近些年来基于微纳层叠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包括聚合物参数,制备方法和成纤机理;对目前几种典型微纳层叠成纤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并对纤维的性能进行了阐述;对微纳层叠纳米纤维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微纳层叠技术用于纳米纤维制备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的挑战进行了浅析。
探究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熔体静电纺性能,并研究了熔体微分静电纺工艺参数与PBAT纤维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温度的升高,纤维直径减小,纤维直径分布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纺丝电压的升高,纤维直径减小且分布均匀,纤维膜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当纺丝距离为9 cm,纺丝温度为260℃,纺丝电压为45 kV时,制备的纤维细度及均匀度最佳,其直径为4.31μm,直径分布标准差为0
<正> 新生儿不论何种原因引起高热,均应先给松开其包被,并给饮凉开水。如热度不下降,体温超过40℃时,一般给50%酒精擦浴。这是儿科高热常规护理的方法之一。而这种方法却使许多无辜的新生儿丧失了生命。我们现在提出和儿科同道们商榷,建议废除新生
期刊
氧化反应不仅与许多慢性疾病相关,同时亦是食品酸败的诱因之一,能够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并缩短货架期。近年来,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肽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及空间构象已被广泛报道。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肽的构效关系已逐步成为阐明其抗氧化机制的核心问题。当前研究中,从陆地动物中分离的抗氧化肽,其抗氧化作用机制已基本明晰。然而,针对蛋白质含量的更高的鱼类资源,其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基于抗氧化肽电子
<正>1.引言Langacker(1987:46,494)针对生成语法的语言观,首次宣称认知语法是一种"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语言理论,并对"基于使用"的内涵给出了简明扼要的解释。Langacker(1988,2000)又对基于使用的语言分析模型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基于使用的研究法的基本假设是:语言知识是在关联网络中组织起来的。Traugott和Trousdale(2013:50)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