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往常用激光光凝、球周注射曲安奈德(TA)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疗法,但存在疗效欠佳、较严重并发症发生和经济负担等问题,寻找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治疗方法对DME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采用新型巩膜后装置对DME患者行TA的巩膜后注射,并与球周注射TA、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疗法进行比较,评价巩膜后注射TA对DME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于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纳入DME患者60例60眼,将患者分为巩膜后注射组、球周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组,每组20眼,各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匹配。巩膜后注射组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巩膜后注射装置由巩膜后途径接近黄斑区部位注射TA 20 mg;球周注射组用常规注射针在眼球周围注射TA 20 mg;玻璃体腔注射组行玻璃腔内雷珠单抗0.5 mg注射,分别于注射后1个月和3个月检查注射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采用OCT测定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比较各组注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注射后1个月和3个月,巩膜后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组患眼BCVA较注射前明显改善,巩膜后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组BCVA均明显优于球周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注射后各时间点巩膜后注射组BCVA与玻璃体腔注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4、0.397)。OCT检查显示,注射后1个月和3个月巩膜后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组患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下低反射区逐渐消失,而球周注射组至注射后3个月黄斑区视网膜下低反射区仍然存在。注射后1个月巩膜后注射组、球周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组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为(321.85±31.98)、(382.75±39.28)和(315.75±40.43)μm,注射后3个月分别为(311.95±32.73)、(393.65±33.84)和(302.65±38.99)μm,巩膜后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组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值均明显低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球周注射组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较注射前轻度变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1、0.460),注射后1个月和3个月巩膜后注射组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明显薄于同时间点球周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注射后1个月和3个月,巩膜后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高于球周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患眼注射后均未发生结膜出血、眼内感染、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

结论

巩膜后注射TA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疗效相近,均优于球周注射TA法。

其他文献
肠球菌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近年来肠球菌的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在肠球菌中已经发现多种耐药基因,有些耐药基因能够编码多重耐药外排泵,介导肠
Smad基因超家族是一类胞内信号蛋白,主要是调控TGF-β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随着对TGF-β的研究深入及其作用的多样性,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已涉及疾病的各个领域。心血管疾病作
80年代以来,膨胀剂在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日俱增。20年来,用膨胀剂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用量估计达到3500万m3,数量之多为各国之冠[1]。膨胀剂已广泛应用于刚性屋面防
背景Peters异常是临床上罕见的眼病,且容易与一些先天性眼科异常疾病相混淆。了解Peters异常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治,改善患者的预后。目的总结Peters异
膜结构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建筑形式.所谓膜结构是指积极地利用膜状材料,并在结构及建筑设计上能充分体现膜结构特点的结构形式.膜结构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其设计、制作和施
大连北美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的轻质干挂式外墙外保温装饰系统是一种集保温、装饰、防雨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墙材。该系统采用干挂式安装工艺,利用专用锚固件,将轻质的氟塑外
青光眼主要影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轴突和细胞体。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非接触性、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定量测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