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生物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将生物学科各门课程综合应用到科研和生产中的桥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也是一门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应针对地方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熟练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选择合适教材,建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课程组织形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 教学模式 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2-0136-03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将生命科学中的事件、试验数据等信息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从中发现其科学规律的科学,属于应用数学的范畴。对于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本门课程是将生物学科各门课程综合应用到科研和生产中的桥梁,也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纽带。
  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内容包括试验设计、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地方院校学生的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生物统计学的过程中,对冗长的公式推导较难理解,因此要记忆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就更加困难。这就要求地方院校教师在讲授生物统计学课程时,必须从学生可以接受的水平入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编排教学内容,改革课程组织形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目的。[1]
  一、教材选择及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材是引导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材料,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 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和依据。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本适合的教材的结构和编排方式是学生领会本门课程的重要阶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使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生物统计学这门课程时能够深入浅出,充分理解生物统计学的基本逻辑理论,我们在教材选择上主要以其内容编排的实用性、便于理解等方面作为主要的审核指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对本门课程的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在对生物统计学整体架构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把握各章节内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适合本专业特色和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讲授模式。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选择李春喜主编的《生物统计学》作为教材。[2]该教材以工具课程为出发点,理论编排深度适中,理论和实例编排较为紧密,课本中理论讲解与实例应用结合较为贴切,例题充分展现了对理论的延伸,并能增加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课程内容的理论体系进行编排,形成一个串联架构进行讲解分析,对应的教材中的例题也形成一个例题架构,将课程前后内容连贯起来。比如讲解假设检验,所有统计学的章节都涉及假设、判断、概率计算的内容,前后理论联系起来,再配合上例题的假设、判断、概率计算讲解,学生对课程就会有较深入的理解。又比如方差分析中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它是方差分析的基础,任何复杂的方差分析最终都要分解成单因素来进行方差分析,结合例题的讲解可以将前后的例题反复变形、融会贯通。
  二、课程组织形式的改革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性相对较强, 内容相对枯燥和抽象,学生听课的时间一般较长。单一的教学形式势必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因此,针对教学内容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通过丰富的动态变化吸引学生,提高并延长注意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因其容量大、展示灵活,而且集图像、音频和视频于一体,为教学创造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通过不同的背景图案、字体颜色、线条、图形、声音、动画等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形式,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活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 及时链接到相关的统计网站或网页, 灵活地向学生传递相关的教学信息。
  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有诸多优势,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对费时,但在某些重要的统计学原理和相关公式的证明和推导方面,如抽样分布的无偏估计、假设检验等,恰恰需要通过板书逐步深入,让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教师的板书层层深入,表现出其他教学形式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此通过结合板书的多媒体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并积极思考,及时理解和消化知识。
  三、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 实现教学相长
  把握好课堂教学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理论配合实例,结合本校教师的科学研究
  生物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是生物学多门课程从理论转化成可操作性手段的一个重要工具,是高校大多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专业的必选课。相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学生容易将本门课程定位为一门数学课程,等同于高等数学或者概率论,要认为该课程非常难学而且用处不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第一堂课上着重扭转学生的错误观点。把讲述的重点集中在生产实例中,列举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实例,比如生产中饲料配方、复合肥生产的组合等,讲述一些生产企业的技术核心的由来以及生物统计学在其中是如何应用的,促使学生理解本门课程的应用性。同时可将生物统计学的应用和理论与汽车的驾驶技术和修理技术相类比,明确学习生物统计学如同驾驶员学习驾驶技术的技能,其理论体系如同机车构造原理并不需要驾驶员完全掌握一样,重点在于用而不是修。
  (二)课程内容的综合指引,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生物统计学是概率论、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学生一开始接触课程,就被众多的内容堆砌,繁杂多头是学生学习该课程时的一大感受。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整个体系的讲解中贯穿使用一张课程内容走向表,表中将生物统计学课程内容的框架和层次列举清楚。教师在讲授每一章节内容前,先讲授本章节课程内容的类别,使学生明白其在生物统计学内容框架结构中的位置,处于“走向表”中哪个环节,前后连接的内容是什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清晰无误地将前后内容连贯起来。“走向表”的主要内容是把课程章节分类,比如:表格初次分类(第一层)为两大类,即生物统计学针对的两大数据——连续性数据和非连续数据,这是生物统计学统计方法的基础数据来源,也就是说生物统计学的统计方法是基于生物学中这两类数据建立的;第二层分类是生物统计学中的三大概率,它们是建立在对连续性数据和非连续性数据归类分析的基础上的;在第三层上具体体现统计分布,如平均数分布、抽样分布、T分布,它们是建立在基本分布的统计分布上的;在随后的一层中给出各个统计方法与统计数分布之间的联系;最后一层为统计方法的汇总。在讲授课程时,新的章节开始部分都要将该表格展示出来,讲解本章内容在“走向表”中的位置,前后连接内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存在这些联系,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哪一类型的数据。通过课程框架讲解,使得学生每节课都能明白本节课程的前后因果关系,能将课程内容前后联系起来,学习起来条理清晰明确。   (三)重点突出,打好基础
  生物统计学基本概念是理解整门课程的必要工具,也是学生理解和学习本门课程其他内容的基础。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从绪论开始,我们就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引导性讲述,多次反复地使用和解释,使学生对课程中的术语、概念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掌握并熟记。例如总体与样本, 概率与概率分布,误差、重复与精确度等是整个统计学思路的重要概念;再如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律、误差理论等奠定了统计推断基础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对这些概念和理论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并力求把抽象的概念、原理讲清、讲透, 把死记的内容讲活,让学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进而做到对统计方法的正确选择和灵活应用。特别是在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的理解中,我们认为该理论是理解生物统计学最重要的一环,生物统计学所有的分析判断的理论依据都是建立在正态分布数据上的小概率不可能发生的理论基础上的,其中数据来源基础的概率分布以及显著和极显著等统计运算、判断,都是在此基础上应用的。学生对此核心概念理解透彻后,对于课程中所涉及的由此扩展出的其余理论也就比较容易理解,并对理论的应用也会有正确的判断。
  (四)课堂交流, 随时评估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是掌握课程讲授效果的重要途径,不同班级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通过交流,掌握学生的数学领悟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可以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及时沟通, 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反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及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 从而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安排, 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促进教学改革和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3]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往主要采用课间交流、作业批改与解析等形式交流。近几年来,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增加了课堂集中作业的方式。在每章节授课结束后,先布置课后作业,通过教师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在下一节课中,选取经典错误进行板书,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出错之处及原因,进而由教师讲解。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习题变形、无记名随堂问卷调查等,确保学生对本章节概念和理论“吃准吃透”,才进入下一章节的学习。为保持教学互动和师生间必要的交流,我们通过E-MAIL、QQ 等网络交流工具,以朋友的身份实现师生间在情感、知识等方面的良好沟通与紧密联系。
  总之,在多年的《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本着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以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生物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熟练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主要从提炼和系统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等方面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从各届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比较分析看,已有明显的收效。[4]但我们深知,生物统计学作为生命科学中重要而特殊的一门工具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教好这门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钻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探究和钻研统计理论,探索教学规律,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体系,建立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玉阁.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初探[ J]. 生物学杂志,2006,(5):52- 54.
  [2] 李春喜,邵云,姜丽娜.生物统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李六林.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J]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94- 97.
  [4] 章元明. 生物统计学在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高等农业教育,2002,(12):68-69.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学科建设是高校生存之本,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它直接体现学校的学术水平、科研方向、办学特色、服务地方能力和社会地位。以地方高校工科类的学科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南通大学
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对统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革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本田已经提交专利申请,要注册一款触摸式变色车窗。用户只需触摸车窗,就能启动变色,而且在车窗上简单滑动,还可以调整颜色面积的大小。本田的变色车窗使用了某种能调整透光率的玻
美国成功企业家史蒂夫?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广为流传,出现各种中译版本。通过比对和分析国内外媒体对此名言的解读,追溯其原义及根据乔布斯作为创业者的身份
为了避免交通事故,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对传感器采集的周边信息进行快速处理。但在遭遇极端道路条件和恶劣天气的情况下,传统光学摄像头难以胜任这项工作。为了提升此类应用的视觉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重要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大力发展
期刊
本文对缩微技术等级标准长期不能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文章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高校扩招、课程设置、毕业生自身素质及用人单位的影响,提出应该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课程改革、对毕业生的就业
汽车电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当前专业教师能力发展现状,提出转变教师职能、更新知识结构、加强教育
2015年1月12日开幕的底特律车展上,通用带来了一款纯电动车(命名为雪佛兰Bolt)的概念版,可匹敌特斯拉Mode13。2014年8月,通用汽车即注册了雪佛兰Bolt商标。据悉。该车为纯电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