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冰微表处配伍性研究

来源 :石油沥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y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凝冰微表处既可以对路面病害进行处治,又可以防止冬季路面暗冰生成.借鉴微表处标准和试验规程,通过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和融冰率试验确定了抗凝冰微表处中抗凝冰剂的最佳掺量范围和融冰率效果.结果 表明抗凝冰微表处既可以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又具有良好的防暗冰功能.
其他文献
对国内某炼油厂的常减压蒸馏、加氢裂化、连续重整、柴油加氢、渣油加氢、酮苯脱蜡、糠醛精制、重油催化裂化等21套装置进行全面采样和分析,考察了含氮原油在炼油厂各工艺流程中的分布及传递情况,确定了各装置的氮元素平衡及分布规律,绘制了全厂氮元素传递图,以期为炼油厂深度脱氮、重点装置防腐以及工艺升级等提供技术支撑.
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石脑油分子水平组成的方法,以石脑油的族组成(PINA)和单体烃组成的实验室气相色谱分析数据样本为基础,建立了石脑油的单体烃分布比例库;采用样本增强(DA)法生成大量虚拟样本,以石脑油近红外光谱(NIR)作为输入变量,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石脑油PINA组成预测模型,利用K-近邻回归法(KNR)建立了石脑油单体烃分布比例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数据样本范围内,利用所建模型可以快速测定石脑油的单体烃分子组成.
以中国石化某炼化分公司罐底油泥为原料,考察了甲苯、石油醚、烃类和醇类复配溶剂、石脑油和汽油对含油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萃取效果,选择最优萃取剂进行复配,得到了高萃取率的复合萃取剂,同时考察了剂泥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对含油污泥有机污染物萃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出的有机污染物和尾砂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复合萃取剂(甲苯/烃类和醇类复配溶剂)质量配比为6:4、剂泥质量比为3、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1000 r/min的条件下,复合萃取剂对含油污泥中有机污染物
采用HNO3/H2 O2酸性氧化吸收液对含NOx模拟烟气进行脱硝处理,并以脱硝后的吸收液作为微藻养殖的氮源.分析吸收塔填料高度对烟气脱硝效果的影响;考察烟气中金属离子含量、微藻培养液中微量元素含量和pH对吸收液中H2 O2分解的影响;探究HNO3/H2 O2用于蛋白核小球藻培养所需氮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吸收塔中加载填料能够增强气液接触效果,在保证脱硝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液气比;烟气中的铁、钴、镍离子易导致H2 O2的分解;含微量元素的微藻培养液、弱酸性培养环境有利于H2 O2分解;用HNO3作氮源时蛋白核
以FCC废催化剂作为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对含胺污水进行处理,考察臭氧浓度、FCC废催化剂添加量、污水p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含胺污水化学需氧量(COD)降低效果的影响,并与工业常用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进行对比,分析采用FCC废催化剂时臭氧催化氧化有机胺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测定不同条件下的表观速率常数.结果显示:增大臭氧浓度和废催化剂添加量能快速降低污水COD;碱性条件会促进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提高氧化反应速率;适当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但温度过高会降低臭氧溶解度;FCC废催化剂协同臭
随着原油多变、炼化水平及添加剂技术的进步,加之沥青复杂的组成,道路沥青的研究方法也急需革新.为进一步完善沥青分子结构、元素成分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对沥青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分子结构及机理研究、微观形貌表征、理论模拟计算及其它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在沥青的表征及其老化、愈合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为今后沥青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展望.
“双碳”目标把我国化工产业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为了优化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的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路线选择,简要介绍了当前环己醇、环己酮的主要工业合成路线,并引入原子经济性的指标概念,分别对传统的环己烷氧化工艺、环己烯水合工艺、苯酚加氢工艺以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环己烯酯化加氢新工艺的绿色化程度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发现环己烯酯化加氢新工艺更具原子经济性优势,单程转化率高、经济效益良好.
用丁苯橡胶(SBR)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方法制备复合改性沥青乳液.实验可得,乳化剂的最佳掺量为3.0%,SBR的掺量为6.0%,SBS的掺量为6.0%,稳定剂掺量为0.2%,抗老化剂掺量为0.2%.SBS复合改性沥青乳液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软化点为82℃,5℃延度为65 cm,60℃动力黏度大于20000 Pa·s.采用普通稀浆封层车将复合改性沥青乳液及热拌薄层级配(单粒径3~5 mm玄武岩)在常温下拌和摊铺到原路面上,通过适当碾压快速成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厚
提高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是乳化沥青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复合改性的方法对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效提高,结果得到高软化点的改性乳化沥青产品.
依托某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项目,对比分析了四种沥青对乳化沥青和乳化沥青混合料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沥青D制备的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比、冻融劈裂强度比(TSR)与沥青A、沥青B、沥青C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能较差.棒状薄层色谱和红外测试结果表明:沥青D饱和分含量较高,沥青质含量较低,且存在聚乙烯.初步结论:经过聚乙烯改性的沥青,不适合制备乳化沥青及乳化沥青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