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甲钴胺500ug,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前列地尔10ug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单用甲钴胺500ug,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2周。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前列地尔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麻木、疼痛不适、感觉减退及运动功能障碍,临床常采用联合用。本次临床观察使用营养神经剂甲钴胺联合血管扩张剂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6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符合DPN诊断标准(四肢麻木、疼痛、针刺或蚁行等感觉异常,肢体神经功能障碍,如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伴有脑血管疾病者,具有出血倾向者等其他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8岁,病程2-15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5岁,病程2-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同时给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空腹血糖5—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12mmol/L,对照组单用甲钴胺500ug,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u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疗程2周;治疗前后监测血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情况。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腱反射有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腱反射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长期糖代谢紊乱引起的神经组织代谢障碍、微循环障碍有关,尤其微血管病变可引起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闭塞,因缺氧缺血和营养障碍,影响神经组织能量代谢,使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变和脱髓鞘改变。临床一般采用降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一方面改善血流动力学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腺苷发挥扩张血管作用;另一方面改善血流流变学,通过降低血栓素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栓形成。经脂微球技术处理的前列腺素E1,因为脂微球的保护,减少了它在肺内的失活,延迟了代谢,从而维持长时间的药效。同时利用脂微球载体在体内特异分布,使药物更好地“靶向”扩张病变血管,更好聚集于炎症病灶及血管,发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神经缺血症状。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是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在周围神经中含量高,具有促进神经细胞核算蛋白质的合成及髓鞘脂质中的磷脂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单用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不满意,二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宇,吴大方,李洁,等. 甲钴胺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J] . 中国药师,2012,15(4):526-527.
[2] 牛晓红,司芹芹,宋祺. 甲钴胺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0):707-708.
[3] 武绍铮,曹仁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67-468.
[4] 吴彦红,赵霞.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 .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45-146.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前列地尔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麻木、疼痛不适、感觉减退及运动功能障碍,临床常采用联合用。本次临床观察使用营养神经剂甲钴胺联合血管扩张剂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6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符合DPN诊断标准(四肢麻木、疼痛、针刺或蚁行等感觉异常,肢体神经功能障碍,如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伴有脑血管疾病者,具有出血倾向者等其他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8岁,病程2-15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5岁,病程2-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同时给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空腹血糖5—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12mmol/L,对照组单用甲钴胺500ug,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u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疗程2周;治疗前后监测血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情况。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腱反射有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腱反射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长期糖代谢紊乱引起的神经组织代谢障碍、微循环障碍有关,尤其微血管病变可引起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闭塞,因缺氧缺血和营养障碍,影响神经组织能量代谢,使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变和脱髓鞘改变。临床一般采用降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一方面改善血流动力学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腺苷发挥扩张血管作用;另一方面改善血流流变学,通过降低血栓素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栓形成。经脂微球技术处理的前列腺素E1,因为脂微球的保护,减少了它在肺内的失活,延迟了代谢,从而维持长时间的药效。同时利用脂微球载体在体内特异分布,使药物更好地“靶向”扩张病变血管,更好聚集于炎症病灶及血管,发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神经缺血症状。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是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在周围神经中含量高,具有促进神经细胞核算蛋白质的合成及髓鞘脂质中的磷脂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单用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不满意,二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宇,吴大方,李洁,等. 甲钴胺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J] . 中国药师,2012,15(4):526-527.
[2] 牛晓红,司芹芹,宋祺. 甲钴胺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0):707-708.
[3] 武绍铮,曹仁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67-468.
[4] 吴彦红,赵霞.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 .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