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使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新课改实施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宽容 尊重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和谐社会”的提出,和谐已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和谐”已成为新的流行时尚,的确,社会需要和谐,国家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学校里的师生关系也需要和谐。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小雅》解释:谐,和也。所以和谐就是人与身边的人或物公平友好地相处,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使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新课程改革呢?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认为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指道德、品行、思想品质。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良好的师德形象,则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之中。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同学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感化学生,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一定做到,满怀激情地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你认真对待学生,学生也同样会认真地对待你。
  二、教师要有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它来源于渊博的学科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过人的学术水平以及完善统一的道德情操。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仅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在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上也胜人一筹。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终身学习,不断拓宽学习领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能,认真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手段多样、多才多艺、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深受学生喜爱。
  三、教师要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从情感上热爱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才能正確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刚当班主任时,有一住校男生不爱收拾床铺,经常不叠被子,我有一个星期天早晨去检查,也不说他,主动帮他把被子叠好,把床铺收拾好,两三次后,他不好意思了,说老师您别来了,我一定自己做好。果然,后来再去检查,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没再让我操心。我经常在课下、放学后将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叫到教室门口或到办公室对他们认真询问听课情况,耐心辅导,并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这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是这么的重要。
  四、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了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不好,当看到她文艺演出时舞跳得很好,就对她说:你太棒了,这样吧,以后上课我会多提问你,课后给你辅导,等你及格后做我的老师教我跳舞好吗?后来这位学生的成绩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把对学生的爱、尊重,倾注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采用一切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五、教师要研究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我们不能用学习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体系去看待学生,而应当从不同的视角、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去看待学生。我在教学中总是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看他们的长处,比如,在劳动中表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学生,社会活动中欣赏善于交往的学生,文艺汇演中展示多才多艺的学生,课堂上表扬作业细致认真的学生等等,那么,在教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你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时,学生只会更加优秀。最近刚考走的学生来短信说:老师您就像位慈祥的妈妈;老师很想您上课再点我的名回答问题,课后不会的给我辅导;老师,天冷了,注意身体,保护好嗓子,别再哑着嗓子上课了……作为教师,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融融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关心。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竞技排球在山东竞技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男子排球曾经取得过较好的成绩,但近几年山东省竞技排球成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因此,加强对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加强山东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队伍的稳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山东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年龄结构理想,梯队建设较好  衡量一个省
期刊
摘 要: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体育教师要积极应对终身体育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成为实践者、管理者,从而使人人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关键词:培养 终身体育 优秀体育教师  一、体育教师要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终身体育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新的课题,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
期刊
在社会和体育课程自身发展的背景下,新体育课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而全面推行,以真正实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热点。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却出现了种种偏差。尽管人们对自主学习的内涵的界定各有不同,但我认为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脱离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来理解自主
期刊
搞好中学田径业余训练工作,思想认识的统一和科学的训练手段是关键。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在对“健康第一”的认识得到广泛认可的情况下,给我们田径业余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现在的独生子女相比之下都比较活泼好动,绝大多数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学生都喜欢并主动要求参加。而田径训练,既枯躁乏味又非常辛苦,可以说是我们带队老师最头疼的事情,更不用说要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教师只有
期刊
听生物老师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学校的大门旁,有棵一年四季都是绿叶挂枝的木芙蓉。按说这个纬度的木芙蓉这类的植物,冬天是要落叶的,春天再吐芽生枝。而为什么边上的木芙蓉已经是只剩下枯枝败叶了,独有这株芙蓉会这般翠绿?它是一种新品种吗?不像啊。后来经过慢慢的观察和查阅资料,才明白其中的奥妙:它身边有一盏路灯,每一夜都照耀着它,温暖着它,由于灯光的照射,补偿了日照时间的缩短,抑制了体内一种叫“脱落酸”的产生
期刊
中学生不仅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而且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学生知识面更广,视野更开阔,自我意识更强,但不良心理(如防御、逆反、恐惧、沮丧等表现)也在加剧,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尝试用“淡化教育痕迹,培养健康心理”,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  一、“淡化式”教育分析  1.淡化教育痕迹。即隐蔽教育目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
期刊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工程建设等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作为人的要素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
期刊
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班集体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统率,是班级的灵魂。笔者认为,班主任是否为合格的统帅,是否能在创新优良班集体方面发挥灵魂人物的作用。  一、应做到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倘若学生们愿亲近你,愿向你诉说真心话,那么,你在学生心目中便是一个可亲的人。由于传统的习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是
期刊
目前,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和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差的限制,在现行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备课、授课到考核,很难顾及到各类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距,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很难圆满地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现状,采用课堂分层教学与课外分类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课堂优点,既考虑整体又照顾学生的个别差
期刊
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目前国内对计算机应用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为中职学校创造了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良好机遇。我们应该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提高办学效益。但现在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校虽然学习了办公自动化,却不能胜任一个打字员岗位,对最基本的文字处理、版面设置、打印等都不能熟练操作。  一、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  1.学生操作能力低下  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