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训,却可成追忆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ong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劲锐人物: 殳简,高中毕业于浙江省嘉兴一中,现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题记:全力以赴的意义在于即使失败了你也不会感到懊悔,成功了你亦有千万个理由觉得自己配得上。
  不知道该说幸运还是不幸,我正巧是浙江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届学生,从我们这一届开始高考不分文理科,统一高考与学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选考的三个科目要在高考之前每年的十月、四月完成考试,选考科目的成绩采用按比例赋分制度……
  高一的下半学年,我们就要确定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身在嘉兴一中创新班的我,感觉自己学起理科来总不如文科那样得心应手,于是顶着压力选择历史、地理、生物这样一个偏文科的搭配。
  在学向量的时候,数学老师对我们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那个时候,即使我很喜欢历史、地理和生物(甚至可以说是“爱”吧,对于我来说,它们不仅仅是考试科目),但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比继续努力学习物理和化学更容易。
  一场持久战
  新高考改革让我们碰上了有史以来拉得最长的高考战线,整个高二和高三前期我们都在和选考科目打交道。每次月考、适应考前,我都会把六本历史书背一遍,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了还要背。笔记整理了一本又一本,上面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记(我从来没借过别人的笔记,对我来说做笔记的过程可能比看笔记更加重要)。我还照着考纲整理考点,要求自己说出一个事件的相關知识点,它的背景、内容、过程、时间脉络、结果、意义和影响全部都要能背出来,同一个年份中外发生的所有事件也都要能够罗列出来,不同概念要做到准确辨析……不做到这些我都不敢上考场。历史是如此,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尽管我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但我也没有筋疲力尽的感觉。我只是极有规律地每天六点起来,上课、背书、刷题,偶尔和同学们闲聊几句,说些八卦或者吹吹牛皮就能让我们放声大笑。我从没熬过夜,因为熬了夜第二天的状态会非常不好,感觉整个人都是“飘”的。对我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永远比盲目借鉴别人所谓的宝贵经验更有效率、更可靠。
  历史、地理和生物都考完之后,转眼就到了高考前的最后两个月——专攻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两个月。数学无疑是重要的,但它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瘸腿”科目。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个旁人看起来无比冲动的决定:辞掉做了三年的语文课代表,自荐成为数学课代表。原因其实很简单,既然学好数学是我无法逃避的事情,那么我想用一种自信而积极的态度来迎接它。
  整个高三下学期我做了八十来套卷子。虽然还是觉得时间紧,经常遇到难题卡住,我也没敢停下来过。我永远无法做到那种所谓的潇洒,为了之前十多年的努力不至于白费,我只能选择全力以赴。这样即使失败了我也不会感到懊悔,成功了我亦有千万个理由觉得自己配得上。
  结果,刚刚好
  我的高考成绩不好也不坏,历史、地理都取得了赋分满分的成绩,生物不太理想,数学倒是考得还行,很擅长的语文考砸了,分数比数学的还低。考完高考我还是不能放松,因为要准备三天后的复旦的“三位一体”笔试。那三天我一直处在一种深度纠结之中,总觉得希望渺茫,但又不敢不抓住这随时会破灭的一线希望。过了笔试进入面试,又总是会一下觉得胜利在望,一下又觉得成功依旧如地平线般可望而不可即。面试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幸好,我等到了我希望的结果。
  这就是我的故事,没有那么多声泪俱下、感人肺腑的情节。只是在最后整理书和笔记的时候我才发现,哦,原来我曾经为了一件事付出过心血,我曾那样渴望,而我如今如此满足。
  后记:在复旦面试的时候一位教授问我,你到现在为止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境。
  我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认真地说:“没有。”
  或许曾经有过,但是,过了之后再回头想想,那些都算不了什么。而且成年之后,一定会有更大更深的漩涡在等着我。如果现在经历的都算是困境,那将要发生的,该怎么称呼呢?
其他文献
对回忆而言,时间永远都像是被按了快进键,那些我落在高考那年夏日的青春和汗水,已经在日历上覆盖了5年的灰尘。是的,关于高考的一切,那些曾反复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场景,竟然是5年前的事情了……  5年前,我读高三,是山东的一名理科考生。作为高考大省的考生,我自然也是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是老师们经常说起的一句话,那时的我还没经历过高考,所以这句话也一直是我对高考的印象。为了稳稳当当地走
期刊
永远不要忘了你最初的梦想,拿出当初那份为之拼搏的干劲来,如果这份干劲正在减弱,说明你将要提前出局!做人做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麦田稻鹰:  早知道我就不竞选班干了,每天都过得好累,如今又不得不接着干。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不知道能不能为班级做贡献。因为没有做过策划,我不知道如何开展活动。许多工作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我该怎么办呢?  潮汕/黄文炜  黄文炜:  你这是畏难的表现,遇到困难不知所
期刊
高中时,班上有一位同学说她小时候觉得练习钢琴很辛苦,还曾向父母抱怨过,到了高三,她反而非常感恩父母监督她从小练琴,因为在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之下,她有了一个很好的“知心伙伴”,有什么忧愁烦闷,弹会儿琴就好多了。写作,同样也是如此。  诊断:我的作文究竟是卡在了哪里?  常见的“作文头疼症”有如下两种,一是不知道写什么,感到无话可说,很痛苦;二是有想说的话,但表达不够流畅生动,自己写得很尴尬,读的人也尴
期刊
前段时间,有一个名叫“拖延症之歌”的国外视频,在微博上不断地被转发,歌词中提到了很多有关“拖延症”的事例:“明天就要交作业了,不急,刷刷微博再说”“还有功课没复习,先打局游戏吧”……视频内容幽默有趣,反映了真实生活中人们做事拖延的现象,让众多网友都大呼“躺枪”。对于“拖延症”这个词,全球的年轻人似乎都能产生共鸣。由此看来,“拖延症”是一种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且让许多人绞尽脑汁都解决不了的“流
期刊
大多数明星已经找到了“红”的技巧——他们会刻意颠覆以前的形象,为自己设置一些个性标签,比如学霸、暖男、大厨……然后再利用这些讨人喜欢的标签去自我炒作和推广。  毫无疑问,久经娱乐圈,井柏然自然也知道这一点。然而,他对此并不感兴趣,还直言:“根本没有必要,只要人足够优秀,想要的东西肯定会来找你。”他对这种“潮流”淡定自若,并未自乱阵脚。如此气沉丹田式的沉着,仿若与生俱来,不管他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
期刊
毕业后,女生要到美国发展。  临行前,男生给了女生两个盒子,说:“如果你决定离开,就打开第一个盒子,如果决定留下,就打开第二个盒子。”  女生带走两个盒子,最终打开了第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张机票。  飞机上,女生好奇地打开了第二个盒子,泪水夺眶而出,里面是两张机票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你若為我留下,我也愿随你去远方。”
期刊
我喜欢上了一张明信片。那是宫崎骏的一部动漫作品剪影——深深浅浅的绿铺满了湛蓝的天空;宽大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出温暖的弧度;穿着米黄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捧着玉米,笑得灿烂;顺着她的眼神望去,看到的是老奶奶慈祥的笑意,淡淡的宠溺从奶奶的皱纹间溢了出来……  真的是暖人心脾的温馨啊,心底的那根弦被轻轻地拨动着,我不由得想起了奶奶陪着我的那些日子。  那时的奶奶身子骨尚还硬朗,父母常年不在家,我成了名副
期刊
深秋,我埋下了一颗种子。  妈妈看见了,告诉我:“现在这季节,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入冬后,我渐渐淡忘了种子。直到春天,妈妈催我去浇水,一株嫩绿的幼苗正冲我微笑。  望着身边的妈妈,我哭了。她不知道那种子是我從煮熟的玉米上掰下来的,根本不会发芽。
期刊
母子在河边玩,孩子掉到河里,母亲焦急万分,无奈不会游泳,眼看孩子快沉下去了,母亲大喊:“抓住身后的木头!”  孩子奋力挣扎,想找到那根木頭……  终于,有个渔夫赶来,下水救起了孩子。孩子问:“木头在哪?”母亲说:“那是骗你的,不然你早就沉下去了。”
期刊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气质高雅,因此成为很多女人的偶像。某天,一个女子来拜访他,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后说:“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但仍习惯性地回答说:“容我再考虑考虑!”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与坏处分条罗列下来,结果发现好坏均等。究竟该如何抉择?他因此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最后,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