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SARS新病例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p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宣布感染SARS病毒的27岁男子,至今并没有感染他人的迹象,但他感染SARS的原因仍然是个谜
  9月8日(星期一)下午,一位27岁的新加坡华人男子,新加坡国立大学微生物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生,在电话里对25岁的妻子说。
  
  次日下午,新加坡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加坡出现了新的SARS病例。
  
  尚未引发更多病例
  
  全世界战胜第一轮SARS后的两个月,这个新的病例意味着什么,各方解读不一。
  
  该患者只是实验室测试结果为SARS病例,但胸部X光显示,他的肺部并没有受损。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SARS病例应当同时符合化验证据和临床病征。在这起病例中,实验室测试显示该病人有造成SARS肺炎的特定冠状病毒,但是他并没有显示出临床证据。”因此,WHO通知新加坡政府,该病例不符合SARS肺炎的新定义。
  
  新加坡卫生部则强调,之所以将他列为证实病例,是因为他的其他症状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测验和血清测验,都显示他感染的是SARS而并非其他病毒。
  
  这位患者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他的健康并无大碍,此刻他最担心的是——自己会否成为制造第二轮SARS疫情的罪人。
  
  但截至9月15日,与他有过直接接触的25人被隔离,至今没有任何人出现发烧或其他同SARS有关的症状。
  
  来源是谜
  
  这次SARS病毒的再现,依旧充满神秘色彩,到本刊截稿时,科学家仍然不知道它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到这名男子身上的。
  
  新加坡卫生部门通过这名男子的体液样本测试确认,他是最近才感染上病毒,而之前,他既没有到过曾经爆发SARS的疫区,也没有接触过SARS患者的历史。
  
  据来自官方的资料,这名患者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同时也在国家环境局属下的环境卫生研究院实验室做研究,而环境卫生研究院是新加坡进行活性SARS病毒研究的科研中心之一,因而最大的嫌疑便来自实验室。
  
  新加坡卫生部政务部长巴拉吉医生认为,“SARS病毒的源头最有可能是在实验室,因为只有实验室有SARS病毒。”
  
  据了解,这名研究生确实在8月23日曾前往环境卫生研究院实验室,并在那里进行了约30分钟的研究,但此间一直都有该研究院的职员在旁监督。据新加坡环境部公关环境卫生署署长王南枝透露,在这之前6天,即8月17日,该实验室SARS病毒研究已中止,所有病毒样本也在零下80摄氏度被冷藏。
  
  王南枝说,SARS病毒不可能在空气中生存6天之久;而且参与SARS研究的研究员们,没有一人因参与研究而感染SARS,他认为,不存在SARS病毒外泄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有关方面还在追查患者的感染途径,但未获具体的信息。SARS这一次的来源依旧是一个谜。
  
  SARS即便再来也未必爆发
  
  新加坡的病例是否意味着SARS事隔数月后又将卷土重来?这是所有人最关注的问题。这一担忧在此后的9月15日,香港发现一例疑似病例后更加剧了,虽然香港随即暂时排除了这一病例。
  
  对此,WHO与新加坡政府观点一致。WHO发布文告说,“新加坡这个病例病情轻微,是个孤立个案。他至今仍未引发更多的病例,因此对公共卫生不会造成任何危害。”
  
  由于该病例及早发现并被隔离,新加坡卫生部代部长徐文远也在宣布出现新SARS病例时强调,“这只是一个独立的个案,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可能性很低。”言下之意,并未将此视为SARS卷土重来的征兆。
  
  美国国家传染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戴维·戴格勒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对新加坡SARS病人病毒样本的结果监测证实,这名医疗研究人员确实感染了SARS病毒。他们已派出两名流感专家前往新加坡,协助世界卫生组织的两名科学家调查。
  
  戴维·戴格勒博士的预测不那么乐观,他表示预感SARS还会再度爆发,在此之前他们将非常努力应对。
  
  据他介绍,目前,美国国家传染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已經开始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全球合作,采取了如下应对SARS再度爆发的措施——激活紧急事故行动中心,以便全天24小时都能快速反应;部署了超过800名医疗专家与助手应对SARS;派遣药品官员、流感专家、以及其他一些专家协助全球网上调查;为各个国家、地方的卫生部门提供帮助;扩大了实验室测试中的临床标本以便查明病原;建立了预警体系,对那些可能面临SARS风险的旅游者发出警告。
  
  而新加坡的消息在中国引起的关注可能比全球任何地方更大。9月12日在广州召开的“2003年防治非典(广州)学术研讨会”本来并非为这一话题谁备——它自上一轮SARS尚未完结即开始筹备——却正巧在新加坡发现新一个病例后召开,因此SARS是否会再爆发,成为与会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曾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9月13日委托其学生倪大新博士在研讨会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SARS必然卷土重来。”他认为,SARS作为一种传染病,不会自动消失,历史上对人类进行二度打击的传染病不在少数。曾认为,与SARS进行“第二个回合的战役”,可能会在今冬明春打响。
  
  曾光在北京接受本刊采访时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今年(指今冬明春)可能会再次爆发SARS。”倪大新博士则对《新闻周刊》进一步解释说,SARS作为一种传染病,应该还会再出现的。关键是应对措施,如果应对得好,就不会出现上半年那样大规模的爆发。但是还有可能出现小规模的流行或者爆发。
  
  曾光的观点在广州的会议上引起了震动。与会的专家大都出言谨慎,对SARS重来的可能性少有人言出“必然”。另一位SARS研究的权威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的观点也与曾光不同,他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SARS可能作为零星的、个别的病例出现,但不太可能作为一次疫情再爆发。
  
  虽然具体的看法有异,但实际上,各方在一点上的预测是一致的,SARS不会像今年春夏那样造成大规模的灾难。因为与半年前相比,世界包括中国的防治能力已大大加强。
  
  
  
其他文献
勐拉所在的缅甸第四特区有7.4万人,13个民族居住在这片只有49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多年前,这里曾是毒品种植、加工、贩运的重点地区,是缅北毒品流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通道。    1989年6月30日,缅政府批准成立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下辖勐拉、南板、萨洛3个行政区,当时,第四特区还种植有鸦片2.2万多亩,有3个海洛因加工厂和一个黄砒加工厂。    1991年,特区开始实施禁毒计划。这时的勐拉还
期刊
香港银行业经营人民币放开之后,会为内地银行带来一些机会。同时,中资银行的人民币优势也将减弱  近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在加快落实“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方面已取得进展。有消息称,中央政府已同意优先考虑在香港开办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并积极研究允许香港银行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    目前,香港共拥有银行及存款机构200多家,符合开办人民币业务条件的银行不在少数。所以,一旦在香港开展业务的银行
期刊
明年拍完自己的第五部007电影后,51岁的皮尔斯·布鲁斯南将功成身退,不再扮演這个角色。也许,此后的007也将挥别他所带来的“绅士时代”。    自1962年007系列开拍以来,迄今为止一共拍摄了20部。皮尔斯·布鲁斯南是007的第五任扮演者,曾在《金眼睛》、《明日帝国》、《红尘无限》和《择日死去》中四次出演007。他在片中看上去永远是一个绅士,也是表演最出色、最受欢迎的一个。     梅尔·斯特
期刊
当西方还在担心有关国家把核能技术“无法无天”扩散出去的时候,一种对于西方自身核电站安全的担忧悄然而生:如何处理这些核电站的放射性废料呢?  自从1979年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工厂事故后,美国就再没有建造过核电站。但目前核工业又卷土重来,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令人担忧。    在上个月席卷美利坚和加拿大的电力大崩溃之前,布什总统还在督促国会推行能源法令,其中包括激励建立新的核电站,比如对新核电站高达1
期刊
7月底,香港特首董建华对外公布,中央政府承诺对CEPA作重大调整,新增“条件许可时优先考虑在香港开设人民币离岸中心”等6项内容。这一消息骤然间将长期在港“漂泊”的人民币推至台前。    目前,几百亿的人民币现金在香港银行体系之外运行,银行却爱莫能助。因为香港的银行既不能吸收人民币存款,更无法为人民币找到出口,而与此同时找换店和地下钱庄等非官方渠道却在这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将这些人民币纳入
期刊
2003年,美国的反恐政策导向影响着整个国际外交,它对其他全球面临的紧迫问题的忽视无助于世界的积极发展。2004年,世界最需要的是一个独立宣言——宣布脱离美国的意志与任性,对全球最迫切的问题采取理性、建设性的行动  如今,反恐战争正困扰着美国总统布什,反恐军事行动引起的反应更让他焦头烂额。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反映了这种困扰。今年,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投入将达到45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在解决贫困、环境恶化
期刊
40岁,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康熙大帝》。此后十几年,关于他作品的“帝王意识”和“奴才心理”的争论一直不断,但这丝毫没影响他成为“中国大陆版税最高的作家”  沉寂一年多的二月河近日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位昔日的“帝王历史小说专业户”开始尝试剧本创作。    这次转型是不是二月河为避讳读者对其小说“帝王意识”、“臣民心理”的争论?二月河是否还能再给读者期待?    对媒体一贯低调的二月河近日接受
期刊
为高考进重点,为进重点而支付日益高涨的灰色学费,结果是花不起钱的家庭的孩子被淘汰,最后中国最好的大学终将被小贵族所垄断——弱势阶层将失去进身之阶,因金钱而造就的阶级分化将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被固定下来    自从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以来,中国社会虽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高校招生却无实质性的改变。其所遵循的,还是科举制的基本原则:以分数取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原则是社会公平的象
期刊
人们并不只是关注自己口袋里钱多钱少,人们也会关心自己身处的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公民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公民行动使得中国人找到了张扬个人权利的生存方式:人们以主动制止恶法恶行的手段来抗恶    纳税人、市民、农民工、移民、公民,这些概念可说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极为流行的概念。这些概念左冲右突,都是想有所突破国家和个体的生存桎梏,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并相辅相成地在中国社会汇成一种真正的历
期刊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堪称人类历史的空前浩劫,但它同时留给后世两件遗产:联合国和冷战。岁月沧桑,后者久已作古,而前者虽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却命运多舛。或许对联合国而言,世易时易,变法宜矣    联合国正处于一场长期严重的危机之中!如果我们不能正本清源,对这一国际组织进行改革的话,危险的阴霾是无法自行散去的。然而,一种新型的“政治正确”的考虑正使得改革举步维艰。    前苏联的解体和所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