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振动在充填体中的传播规律研究

来源 :矿冶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boy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阿舍勒铜矿现有微震监测系统,在试验采场矿体和侧帮充填体内分别布置微震传感器,进行现场爆破振动测试,通过对实测数据收集并结合动载荷振动传播规律,计算得出爆破振动波在矿体中和充填体中的衰减指数分别为1.361和3.179,进而得到阿舍勒铜矿当前矿体、围岩条件下的振动波传播方程.根据爆轰压理论,分析和论证了采场爆破振动对两侧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计算得出了二步骤采场爆破孔网参数中的极限孔边距为1.5 m.
其他文献
绿柱石作为铍的矿石原料和祖母绿的来源,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和欣赏价值,其化学组成可以反映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本文通过对川西九龙上基拱伟晶岩型绿柱石开展LA-ICP-MS原位测试,查明不同矿化类型伟晶岩中绿柱石的元素替代机制,探讨上基拱伟晶岩的稀有金属成矿过程和成矿机制.结果 表明,九龙上基拱地区绿柱石的SiO2含量为64.25%~67.19%(平均65.82%),Al2O3含量为16.71%~18.54%(平均17.40%),BeO含量为14.97%~16.46%(平均15.67%),富含Li、S、Zn、Se
大渡河金矿田作为四川富金产地之一,是青藏高原东缘造山型金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小荒坡金矿床为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类型,具小型矿床规模,是大渡河金矿田的一部分.近年来,小荒坡金矿床中发现白钨矿.本文通过白钨矿Sm-Nd同位素分析,为阐述小荒坡金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提供证据.结果 显示,白钨矿中Sm含量为128.8222×10-6~ 161.6416×10-6(平均141.0386×10-6),Nd含量为227.3095×10-6~306.3995×10-6(平均264,2623×10-6),147Sm/144N
针对陕西安康地区岩浆岩钒钛磁铁矿,其含量为TFe 20.90%、TiO27.67%,钛磁铁矿TFe理论品位仅为52.44%,钛铁矿TiO2理论品位为47.83%.矿石组成复杂,金属矿物主要为钛磁铁矿和钛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针对矿石性质,采用两段阶段磨选选铁-强磁浮选选钛工艺流程可有效富集回收矿石中的铁、钛金属,获得铁精矿和钛精矿.最终获得铁精矿产率为12.35%,TFe品位为50.18%,TFe回收率为29.37%;钛精矿产率为6.38%,TiO2品位45.34%,对原矿Ti
目前选钛厂的强磁工序主要采用的是Φ2000 mm以下的高梯度强磁机,最大台时能力仅为80 t/h,其产能较低,设备投入数量较多,配套公共辅助设施多,总体能耗高;且已运行12 a以上,目前故障频繁,需要进行设备更新.而目前国内的高梯度强磁机最大型号已达Φ4000 mm,台时能力可达550t/h,生产实践证明其性能优良.本文主要探讨了选钛厂强磁选生产系统的优化升级改造方案:拟采用大型化的高性能设备取代现有故障频繁的小型设备,并对全厂的强磁选工序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升级改造,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员增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利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综合手段,对陕西某钼矿石的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钼的赋存状态以及含钼矿物的嵌布特征等影响钼回收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 表明,矿石中钼含量为0.092%.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褐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天青石、钾长石及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矿石中辉钼矿以细条长状和鳞片状分布于矿物粒间、岩石裂隙及构造破碎带中.在矿石硫化物中,辉钼矿与方铅矿的关系最为密切,辉钼矿呈网脉状分布于方铅
针对云南某铜矿铜钼混合精矿分离困难、药剂用量大、钼资源无法充分回收利用的问题,选矿厂通过大量的小型实验及前期工业实验研究,优化原有浮选工艺及药剂制度,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铜抑制剂的组合药剂制度能获得合格的钼精矿产品,解决了该铜矿铜钼混合精矿分离难题.在工业实验中,尝试药剂添加点的优化改造,在大幅降低铜抑制剂用量的情况下,试生产连续产出了合格的钼精矿产品,钼精矿品位43.88%、回收率65.73%,钼精矿含铜1.386%.同时,对现行铜钼分离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山东某浮选金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精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铜、铅、锌、砷等金属元素含量都比较低,对该精矿采用氰化浸出金、银比较有利,浮选精矿含金品位平均为21.86 g/t,含银10.5 g/t、硫47.16%.矿物组成比较简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氰化搅拌浸出可以获得金浸出率为95.06%,银浸出率71.43%的良好指标.
针对富含独居石稀土矿的样品,本文探讨了敞开酸溶HCl-HNO3-HF-HClO4、HCl-HNO3-HF-HClO4-H2SO4和密闭酸溶HF-HNO3、HF-HNO3-H2O2以及Na2CO3-Na2O2碱熔等5种不同前处理方法,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15种稀土元素.结果 表明,HF-HNO3-H2O2密闭酸溶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替代传统碱熔法.
为解决岩体质量分级中RMR法评价体系的评分阶梯性问题,考虑到工程应用实际价值,引入推理规则简单的Mamdani模糊推理模型,综合选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质量指标、节理间距、结构面性状、地下水条件和节理方向等6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基于Mamdani FIS模型及RMR法的岩体质量评价体系.将该评价体系应用到和睦山铁矿,并将分级结果与RMR法、Q值法和BQ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amdani模糊推理的RMR分析法更接近于矿岩的实际情况.应用实践表明,改进后的RMR法有效解决了和睦山铁矿在岩体质量
钒钛磁铁矿属于晚期岩浆矿床,具有专属的矿石基因特性.通过对攀西钒钛磁铁矿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和矿物特征等矿石基因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格状结构在矿石中普遍存在,磁铁矿中的钛铁矿客晶呈微细片晶产出,片晶宽一般为20~0.1μm;磁铁矿中的铁普遍被钛、钒、铬、镁等元素取代;磁铁矿中FeO的含量低时仅为79.802%,而TiO2含量高达10.437%.这些因素是影响矿石中铁、钛的回收率以及钒铁精矿中的含钛量和铁品位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