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二○一三年编委会扩大会议暨“古代中国:文学·文献·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29日至30日,《文学遗产》二○一三年编委会扩大会议暨“古代中国:文学·文献-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会议由《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安徽大学文学院承办。与会的五十多名编委及特邀专家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等科研机构、出版单位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产业政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其内涵却愈发混乱。核心争论在于:产业政策应该只关注目标产业自身,还是需要连带考虑产业所处的环境?文章试图将制度理论中的层次分析运用到产业政策研究中,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既可以有效把握产业政策的核心内涵,又可以进一步厘清产业政策的内涵如何被扩充,以免造成混乱。文章认为,对产业政策的界定不宜过度宽泛,否则将失去概念的有效性,如果和"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进行分工,将会是一个相得益彰的搭配。文章提出的分析框架可以为产业政策研究者提供彼此对话的基础,有助于研究成果的积
通过对A市在2010~2014年间发生的重复集体访案件进行分析,文章发现:第一,重复集体访主要发生在征地拆迁、民事纠纷、劳动争议等诉求领域,信访诉求多与访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第二,如果从信访频率和信访规模这两个维度来理解信访强度,那么,民事纠纷和劳动争议类上访的强度显著高于征地拆迁类。第三,越是强度高的信访越不容易得到快速解决。强度高的信访行为主要发生在民事纠纷和劳动争议这样的"非行政信访"纠纷领域。这类纠纷与政府无直接关系,理应通过司法途径加以解决,却大量涌入了行政信访渠道。这可能是导致这类纠纷难以
社会组织不仅体现人类生活的本质属性,而且对于社会服务和政策参与有重要意义。但作为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价值释放程度可能不仅仅取决于自身因素。基于这一假设,文章从法团主义视角对中国与德国社会组织现象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事实和逻辑推导,初步勾勒出制度环境、法团主义类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和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之间的因果链条。就中德两国而言,文章认为,一个国家的制度环境影响其法团主义类型,然后影响到其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形态,最终影响其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
信用扩张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机制是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核心议题,其经典研究范式分别来自马克思和米塞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经济周期的根源,信用扩张在缓解内在矛盾的同时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米塞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身运行平稳有效,是政府操控的信用扩张带来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及随后的经济紧缩。虽然两种分析范式在逻辑预设、根本原因、运行机制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存在着结构性不同,相互之间也有理论交锋,但分析框架和内在逻辑的相似和渊源为二者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
庾信诗“集周公处连句”中“周公”是谁?历来意见不一,聚讼纷纭。代表性观点有二:(1)“周公”为“字文觉”,即周孝闵帝。吴兆宜笺注“集周公处连句”时引“《北史·周闵帝纪》:魏恭帝三年十二月丁亥,魏帝诏以岐阳地封帝为周公,庚子,诏禅位于帝”,认定“周公”为“宇文觉”。吉定承袭吴说并作阐发(吉定《庾信诗“集周公处连句”中“周公”辨正》,《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2)“周公”为“周弘正”。
文章旨在探讨现代经济繁荣的国家条件。现有研究主要从国家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内在属性、国家-社会关系维度,揭示国家与经济兴衰的关系。但它们局限于部分类型、特定发展阶段的国家比较,在方法论上存在"虚假因果""多因多果""遗漏变量"等问题,难以解释一国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也无法覆盖主要的国家发展类型。文章使用比较类型分析法,提出两个核心维度--面向市场的国家能力与态度,它们交叉形成的解释框架,既可以厘清三类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繁荣国家(英美两国、东亚两国)、中等繁荣国家(中国、拉美两国)、
文章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提速式""法律政策化""软法包容"与"冲突法"四类法制模式的反思,总结出我国区域经济法制的实现条件,提出"修正区域经济政策固有缺陷的补强路径才是契合我国实际的区域经济法制建设现实路径"的观点。文章称其为"政策补强型"法制路径,其实质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共同主导下政策与法制的良性互动。在现行立法框架下,地方协同立法"由内到外"补强与国家立法"自上而下"补强两种法制建设模式是弥补区域经济政策"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
2019年9月22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和湖南大学在长沙联合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变革中的中国’"研讨会。会议由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商务部、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等期刊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国外理论动态》杂志(1991年创刊)是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主办、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综合性理论双月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以来,本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跟踪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研究的新动态、新观点,反映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介绍国外对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新成果,为理论界和决策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
一国政府在面临自然资源的意外收益,特别是这种收益是可预期的,但同时又是暂时收益时,政府将在以下方面作出选择:如何管理公共债务、投资、针对消费的基金分配等。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永久收入假说下,在这笔收入产生之前依靠借债维持消费持续增长,然后积累国家财富基金,这种做法对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是最优的政策选择。这些国家应该通过社会和私人资本的积累去加速发展,只有这笔意外收入远远大于其外部债务时,最优选择才是建立国家财富基金。相对于永久收入假说,消费的最优时间偏向近期。结果取决于政府可以使用的工具。我们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