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回精神病院了 ”(高群书导演微博用名)最近很忙,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8月 8日七夕档上映,绯闻情侣黄晓明与 Angelababy领衔主演话题十足,在七夕档的 PK中能否票房与口碑齐飞?不知大导高群书有信心还是有忐忑。
在一个雨天,记者走进了高群书工作室,位于霄云路一处闹中取静的公寓里,客厅里工作人员正在为新片面试角色,一拨一拨的面试者好不热闹,高导则把自己关在最里面的一间屋子,与外面的热闹隔绝,记者走进来时,真想问他一句,“导演,您不嫌热吗?”
高导身穿一件运动 T裇,造型与街上的屌丝们并无二致,这着实令摄影师有些为难,高导说:“拍照时,我换身西装吧,嗨,平时不是非穿不可时肯定不会穿那么正式。”
采访中,他接电话若干,这倒也没有打扰他谈论电影时的兴致盎然,只是末了,他说了一句:“刚才领导说了,你是公众人物,别总那么多话!可我还觉得我只是个普通网友呢!”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与我风花雪月了十年”
说起《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不得不提海岩。
而他们最开始聊得其实是《便衣警察》,“我觉得那是海岩最好的剧本,特别真挚地描写了一个人的成长,只是我们聊着聊着就说起了拍电影,海岩问我,最想拍什么?我说是《玉观音》”。
那时是 2003年,许鞍华导演刚刚拍过。高群书说,“也确实是,再拍不合适”。
这时,海岩跟他推荐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海岩觉得很值得拍。
高群书说,后来他回家又仔细的看了海岩的这部小说,小说是采访体写的,警匪是外壳,而实际则是描写了一个女人宿命式的悲剧,一个女警察变节了,当警察爱上嫌疑人,也注定了悲剧的开始,只是她完全是不由自主的,不是感性或理性那么简单,她的悲剧是被所有因素裹挟和推动的。
“仔细看后,我特别有触动,因为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很多女孩选择男朋友,即便朋友不看好,觉得男的有问题,但女孩依旧会爱得死去活来,勇往直前,以后的结局未必美满又如何?小说的描述特别有现实意义。 ”
他们签了合同,买了版权,高群书找霍昕改编剧本,让她从女性的角度再把握酝酿,霍昕也说电影里主人公月月的挣扎和矛盾都会比小说更极致、冲击力更强,她负责这部电影里面脆弱的部分,高导负责里面有力量的部分。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会儿他又开拍了《东京审判》,“仿佛总是看到的顺序和准备的顺序是相反的”,高导说,转眼 5年的合同期就到了,“海岩说,没问题,我跟你续合同,只要你拍就行”。
海岩对高群书也是非常偏爱,他曾说高群书未必是他的粉丝,但他其实一直是高群书的粉丝,从《命案十三宗》时他就开始关注高群书,此后高导的每部作品他都看过,他对高群书作品里生活细节的刻画印象深刻。
高导时常调侃:“海岩是唯美派,我是草根派,”但他也说,接触久了,发现其实生活中的海岩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的作品被搬上银幕后很唯美,但他执意表现的往往是背后的社会和人性,有种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
2010年影片开拍,2013年影片上映,高群书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与他风花雪月了十年。
“我这么能对付演员的人,也会为baby着急”
黄晓明、Angelababy、在熙领衔主演,绯闻情侣的搭配也在宣传时引发了不少话题,可是高导却说:“如果是去年或者前年上,谁也不敢说这部戏的演员阵容那么强大”,他说,当时选角色的时候也有挺多争议,考虑过若干有名的演员,甚至也有人提议让 15年前因为出演电视剧版而走红的徐静蕾来演。徐静蕾自己调侃:“我这年龄,算了吧。 ”高群书也说:“小说描述的是一个初入社会的新人,如果是个‘江湖老油条’,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所以他还是决定冒险选新人,见过 Angelababy几面,有一次,她没有化妆,非常干净纯洁的感觉,高导觉得和剧情挺契合。
那时,她只拍过《全城热恋》,用高导的话说:“非职业演员不怕,成熟演员也不怕,但是引导 baby确实是拍摄这部戏最大的难点。”
她几乎是一张白纸, 高群书说:“baby是非常好的一个胚子,但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磨,需要酝酿,我不喜欢直接教人,不喜欢直白的告诉演员话应该如何说,跑又该如何跑,那样演出来其实很假,我需要的是带着直接生理反应的自然表达,但是剧情里的故事,她没有真实的经历,甚至生活中也没有经历过危机,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到位的表达,对她并不容易。”
baby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一场追车的戏,那场戏拍摄了一个月,每天晚上,拍摄前导演都让她先跑十分钟,以至于拍摄结束后要让两个助理将她抬回去,高导说:“直接的表现那种被追杀的紧张场面,她那时还做不到,我只能靠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帮她嫁接感觉。”
不知高导知道吗,baby说,那时每天晚上回到酒店,就泡在浴缸里,让身体在水中得到平衡,自己则常常泪流满面,不敢做任何其他的放松,生怕那种悲伤委屈的情绪走了就找不回来了。
而 baby大概现在也不知道,高导在现场可以对任何人发火,唯独对她很客气,其实是担心,怕一发火她更乱了,高导说:“有时拍着拍着我就突然不拍了,因为知道她那时状态不对了,给她太满,她需要消化,也许大家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或许觉得导演突然不拍是在现场耍大牌呢,其实我是暗自着急,我这么能对付演员的人怎么对付不好baby呢?哈哈!只能第二天再继续。”
拍摄中的一波三折
从拍摄到上映的三年中,其实也有不少插曲。高导最乐于讲的是结尾出逃时的场景选择。
“我们最初联系去日本冲绳,冲绳的景色很美,我们主体拍摄地深圳的云特别美,而冲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我们准备去的时候,日本遇上地震海啸了,虽然受灾地并不是冲绳,但是制片人考虑的多,还是担心出现危险。于是我们计划转战新西兰,拍摄路径都选好了,在皇后镇拍,结果新西兰也地震了。之后我们想,干脆去泰国吧,虽然去泰国选景的片子很多,但还算安全,谁知随后泰国也地震了。我们又计划在云南边境拍摄,结果云南和缅甸边境地震了……这一通连锁的周折之后,我又想过漠河,甚至青岛、威海等地,但从剧情的描述上总有不合适的地方,最后确定在了云南的香格里拉拍摄。”
除了地点还有演员,拍摄分了三次,“而在这几年时间中,baby突然很红了,晓明也火的不行,在熙在韩国也有戏要拍,协调他们三个人的时间也费了不少劲。在香格里拉拍出逃的戏时,baby就像变了个人,有状态了,之前她其实一直都是挺紧张的,这场戏有个场景是她在颠簸的车里睡觉,突然一个激灵醒了,这种状态其实很难把握,但她表现出了一个非常自然和自觉的状态,特别好。”
故事是按发展顺序正拍的,大家看片子的时候可以感到他们的演技和人都在成长,高导说:“baby最开始的满脸稚嫩真不是演出来的,是真的,但后面的表达明显有了深度。这部戏我也觉得是黄晓明除了《中国合伙人》之外演得最好的戏。在韩国混录声音时,工作人员都特别喜欢黄晓明,觉得他太酷太帅了,韩国人确实喜欢帅哥。”
高群书说自己是个特别注意演员身上有什么的人,愿意调到演员有的那种感觉,培养和激发他们原有的本色。被折磨的 baby说:“导演拍片的时候很凶,私下其实很和蔼,他要求很高,完美主义者才能成就好作品。”
警匪专业户?你们想多了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披着警匪的外壳,而高群书本人早已被认为是最会驾驭警匪剧的导演。能把容易拍成主旋律的内容,拍得跌宕起伏,却又不触线。
他自己却说,倒不是有意要拍摄这么多警匪题材的作品,1994年他辞职做了《中国大案录》,这是纪实涉案剧。采访了很多真实的警察以及罪犯,积累了很多案例和体验,“后来拍了《命案十三宗》、《征服》,找我拍这类剧的人多了,其实也不是我自己就一定总要拍这个。不过题材太熟了,灵感也总是很多罢了”。
很多人觉得采访命案的当事人不容易,让他们说出心里话也不容易,高群书倒不这么认为,“还是要把他们当成人,以前也觉得杀人犯特坏,简直罪大恶极,后来采访接触,发现他们很可怜,走到最后一步有社会,有家庭等多种原因,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特别冤”。
高群书跟记者讲到他曾采访过的一个死刑犯,那个人在看守所没人敢惹,不能让他伤害别人,也不能让他出意外,管教们都对他很为难,老高了解到,他的情人给他生了个孩子,于是他们的谈话从犯人的女儿说起,他的眼泪很快就下来了,“他是个大学生,因为报复却故意杀人,只是冷漠背后,人也都有柔软的一面,我们要找到那一面”。
“没有什么主旋律不主旋律,弘扬善就是了。有些香港导演说,你那么血腥都能拍?对我而言,拍了黑暗的情景,却不能让整个片子都是黑暗的,要从黑暗看到光明,在人性上不能欣赏黑暗的举动,但可以欣赏求生的欲望。法律是个度,这和多开几枪多砍几刀没有关系,不是我和审查人员的关系好,而是电影的终极表达。”
高群书当年拍《东京审判》,虽然不是警匪剧,但也是个挺敏感的题材,国民政府办的案子,几十年都没人碰过,但他在拍摄时,坚持还原,按程序表达,每一句核心的话都能在文献中找到出处,于是它也就安全的与观众见了面。
“所以,我驾驭这些类型的电影,真没有什么神秘和奇特之处,大家别想多了,我只是关注警匪外壳下的人性而已”。高群书说。
我是个心理挺健康的俗人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先等待观众评论,在既往的作品中,高导直言,自己最喜欢的是《命案十三宗》和《神探亨特张》,这两部片子他拍的最随意。拍《命案十三宗》时没有钱,所以很多拍摄细节不讲究,但是重点表现人本身,《神探亨特张》从哪个方面说都像主旋律,但是他觉得以小偷为坐标很有意思,他们大都是为生活所迫。
“那帮有名的非职业演员和我是很好的酒友,说我消费公知有点扯,他们都有文化、有个性,喝酒之后个性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我想如果演员能演出来那就牛逼了,但是演员还真演不出来,就让这帮人自己来演了,他们每个人演完都觉得挺爽的,不为了挣钱,过瘾又不丢人。”
高群书说自己就是个挺健康的俗人,“ 现在的社会有些魔幻,有你想不到,但是没有发生不了的,很多人郁闷,不知道该怎么活,我就觉得就这么活呗,能改变一个井盖就改变一个井盖地活呗,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像老六,曾经也受过骗,受制于人,后来就自己做《读库》,改变不了地球,就改变自己的屋子呗”。
老高快 50岁了,他说不想再折腾了,还是要好好做电影。“之前晃过很多年,做电视剧导演、做记者,还想过做生意、搞房地产,开煤矿……我有几个朋友做这些都挺成功,还说有需要的话,他们来给我投资,我讲,还没到那个份儿上,跟哥们喝酒就行。现在我也一分钱股票都没有买过,我想还是做个电影手艺人吧。”
老高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挺满意,“没有野心了”,他说。曾经被媒体放大的一句话是他自诩为中国最好的商业片导演,他也笑着说 :“那是被放大了,我只是尊重电影规律,最自觉地想找到大多数人共鸣。后来媒体一放大,那干脆是就是吧,骂就骂吧,无所谓了”。对此,他说自己有着普通网友的心态。
获得金马奖之后,有台湾同行问他,“老高,你怎么拍的那么自由啊”!但老高说,做电影,他还要继续努力,没有野心,但还有点虚荣心,“我希望拍几个高票房的商业片,为老板服务,再拍一些有意思的小片子,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表达出来”。
在一个雨天,记者走进了高群书工作室,位于霄云路一处闹中取静的公寓里,客厅里工作人员正在为新片面试角色,一拨一拨的面试者好不热闹,高导则把自己关在最里面的一间屋子,与外面的热闹隔绝,记者走进来时,真想问他一句,“导演,您不嫌热吗?”
高导身穿一件运动 T裇,造型与街上的屌丝们并无二致,这着实令摄影师有些为难,高导说:“拍照时,我换身西装吧,嗨,平时不是非穿不可时肯定不会穿那么正式。”
采访中,他接电话若干,这倒也没有打扰他谈论电影时的兴致盎然,只是末了,他说了一句:“刚才领导说了,你是公众人物,别总那么多话!可我还觉得我只是个普通网友呢!”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与我风花雪月了十年”
说起《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不得不提海岩。
而他们最开始聊得其实是《便衣警察》,“我觉得那是海岩最好的剧本,特别真挚地描写了一个人的成长,只是我们聊着聊着就说起了拍电影,海岩问我,最想拍什么?我说是《玉观音》”。
那时是 2003年,许鞍华导演刚刚拍过。高群书说,“也确实是,再拍不合适”。
这时,海岩跟他推荐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海岩觉得很值得拍。
高群书说,后来他回家又仔细的看了海岩的这部小说,小说是采访体写的,警匪是外壳,而实际则是描写了一个女人宿命式的悲剧,一个女警察变节了,当警察爱上嫌疑人,也注定了悲剧的开始,只是她完全是不由自主的,不是感性或理性那么简单,她的悲剧是被所有因素裹挟和推动的。
“仔细看后,我特别有触动,因为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很多女孩选择男朋友,即便朋友不看好,觉得男的有问题,但女孩依旧会爱得死去活来,勇往直前,以后的结局未必美满又如何?小说的描述特别有现实意义。 ”
他们签了合同,买了版权,高群书找霍昕改编剧本,让她从女性的角度再把握酝酿,霍昕也说电影里主人公月月的挣扎和矛盾都会比小说更极致、冲击力更强,她负责这部电影里面脆弱的部分,高导负责里面有力量的部分。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会儿他又开拍了《东京审判》,“仿佛总是看到的顺序和准备的顺序是相反的”,高导说,转眼 5年的合同期就到了,“海岩说,没问题,我跟你续合同,只要你拍就行”。
海岩对高群书也是非常偏爱,他曾说高群书未必是他的粉丝,但他其实一直是高群书的粉丝,从《命案十三宗》时他就开始关注高群书,此后高导的每部作品他都看过,他对高群书作品里生活细节的刻画印象深刻。
高导时常调侃:“海岩是唯美派,我是草根派,”但他也说,接触久了,发现其实生活中的海岩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的作品被搬上银幕后很唯美,但他执意表现的往往是背后的社会和人性,有种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
2010年影片开拍,2013年影片上映,高群书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与他风花雪月了十年。
“我这么能对付演员的人,也会为baby着急”
黄晓明、Angelababy、在熙领衔主演,绯闻情侣的搭配也在宣传时引发了不少话题,可是高导却说:“如果是去年或者前年上,谁也不敢说这部戏的演员阵容那么强大”,他说,当时选角色的时候也有挺多争议,考虑过若干有名的演员,甚至也有人提议让 15年前因为出演电视剧版而走红的徐静蕾来演。徐静蕾自己调侃:“我这年龄,算了吧。 ”高群书也说:“小说描述的是一个初入社会的新人,如果是个‘江湖老油条’,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所以他还是决定冒险选新人,见过 Angelababy几面,有一次,她没有化妆,非常干净纯洁的感觉,高导觉得和剧情挺契合。
那时,她只拍过《全城热恋》,用高导的话说:“非职业演员不怕,成熟演员也不怕,但是引导 baby确实是拍摄这部戏最大的难点。”
她几乎是一张白纸, 高群书说:“baby是非常好的一个胚子,但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磨,需要酝酿,我不喜欢直接教人,不喜欢直白的告诉演员话应该如何说,跑又该如何跑,那样演出来其实很假,我需要的是带着直接生理反应的自然表达,但是剧情里的故事,她没有真实的经历,甚至生活中也没有经历过危机,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到位的表达,对她并不容易。”
baby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一场追车的戏,那场戏拍摄了一个月,每天晚上,拍摄前导演都让她先跑十分钟,以至于拍摄结束后要让两个助理将她抬回去,高导说:“直接的表现那种被追杀的紧张场面,她那时还做不到,我只能靠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帮她嫁接感觉。”
不知高导知道吗,baby说,那时每天晚上回到酒店,就泡在浴缸里,让身体在水中得到平衡,自己则常常泪流满面,不敢做任何其他的放松,生怕那种悲伤委屈的情绪走了就找不回来了。
而 baby大概现在也不知道,高导在现场可以对任何人发火,唯独对她很客气,其实是担心,怕一发火她更乱了,高导说:“有时拍着拍着我就突然不拍了,因为知道她那时状态不对了,给她太满,她需要消化,也许大家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或许觉得导演突然不拍是在现场耍大牌呢,其实我是暗自着急,我这么能对付演员的人怎么对付不好baby呢?哈哈!只能第二天再继续。”
拍摄中的一波三折
从拍摄到上映的三年中,其实也有不少插曲。高导最乐于讲的是结尾出逃时的场景选择。
“我们最初联系去日本冲绳,冲绳的景色很美,我们主体拍摄地深圳的云特别美,而冲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我们准备去的时候,日本遇上地震海啸了,虽然受灾地并不是冲绳,但是制片人考虑的多,还是担心出现危险。于是我们计划转战新西兰,拍摄路径都选好了,在皇后镇拍,结果新西兰也地震了。之后我们想,干脆去泰国吧,虽然去泰国选景的片子很多,但还算安全,谁知随后泰国也地震了。我们又计划在云南边境拍摄,结果云南和缅甸边境地震了……这一通连锁的周折之后,我又想过漠河,甚至青岛、威海等地,但从剧情的描述上总有不合适的地方,最后确定在了云南的香格里拉拍摄。”
除了地点还有演员,拍摄分了三次,“而在这几年时间中,baby突然很红了,晓明也火的不行,在熙在韩国也有戏要拍,协调他们三个人的时间也费了不少劲。在香格里拉拍出逃的戏时,baby就像变了个人,有状态了,之前她其实一直都是挺紧张的,这场戏有个场景是她在颠簸的车里睡觉,突然一个激灵醒了,这种状态其实很难把握,但她表现出了一个非常自然和自觉的状态,特别好。”
故事是按发展顺序正拍的,大家看片子的时候可以感到他们的演技和人都在成长,高导说:“baby最开始的满脸稚嫩真不是演出来的,是真的,但后面的表达明显有了深度。这部戏我也觉得是黄晓明除了《中国合伙人》之外演得最好的戏。在韩国混录声音时,工作人员都特别喜欢黄晓明,觉得他太酷太帅了,韩国人确实喜欢帅哥。”
高群书说自己是个特别注意演员身上有什么的人,愿意调到演员有的那种感觉,培养和激发他们原有的本色。被折磨的 baby说:“导演拍片的时候很凶,私下其实很和蔼,他要求很高,完美主义者才能成就好作品。”
警匪专业户?你们想多了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披着警匪的外壳,而高群书本人早已被认为是最会驾驭警匪剧的导演。能把容易拍成主旋律的内容,拍得跌宕起伏,却又不触线。
他自己却说,倒不是有意要拍摄这么多警匪题材的作品,1994年他辞职做了《中国大案录》,这是纪实涉案剧。采访了很多真实的警察以及罪犯,积累了很多案例和体验,“后来拍了《命案十三宗》、《征服》,找我拍这类剧的人多了,其实也不是我自己就一定总要拍这个。不过题材太熟了,灵感也总是很多罢了”。
很多人觉得采访命案的当事人不容易,让他们说出心里话也不容易,高群书倒不这么认为,“还是要把他们当成人,以前也觉得杀人犯特坏,简直罪大恶极,后来采访接触,发现他们很可怜,走到最后一步有社会,有家庭等多种原因,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特别冤”。
高群书跟记者讲到他曾采访过的一个死刑犯,那个人在看守所没人敢惹,不能让他伤害别人,也不能让他出意外,管教们都对他很为难,老高了解到,他的情人给他生了个孩子,于是他们的谈话从犯人的女儿说起,他的眼泪很快就下来了,“他是个大学生,因为报复却故意杀人,只是冷漠背后,人也都有柔软的一面,我们要找到那一面”。
“没有什么主旋律不主旋律,弘扬善就是了。有些香港导演说,你那么血腥都能拍?对我而言,拍了黑暗的情景,却不能让整个片子都是黑暗的,要从黑暗看到光明,在人性上不能欣赏黑暗的举动,但可以欣赏求生的欲望。法律是个度,这和多开几枪多砍几刀没有关系,不是我和审查人员的关系好,而是电影的终极表达。”
高群书当年拍《东京审判》,虽然不是警匪剧,但也是个挺敏感的题材,国民政府办的案子,几十年都没人碰过,但他在拍摄时,坚持还原,按程序表达,每一句核心的话都能在文献中找到出处,于是它也就安全的与观众见了面。
“所以,我驾驭这些类型的电影,真没有什么神秘和奇特之处,大家别想多了,我只是关注警匪外壳下的人性而已”。高群书说。
我是个心理挺健康的俗人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先等待观众评论,在既往的作品中,高导直言,自己最喜欢的是《命案十三宗》和《神探亨特张》,这两部片子他拍的最随意。拍《命案十三宗》时没有钱,所以很多拍摄细节不讲究,但是重点表现人本身,《神探亨特张》从哪个方面说都像主旋律,但是他觉得以小偷为坐标很有意思,他们大都是为生活所迫。
“那帮有名的非职业演员和我是很好的酒友,说我消费公知有点扯,他们都有文化、有个性,喝酒之后个性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我想如果演员能演出来那就牛逼了,但是演员还真演不出来,就让这帮人自己来演了,他们每个人演完都觉得挺爽的,不为了挣钱,过瘾又不丢人。”
高群书说自己就是个挺健康的俗人,“ 现在的社会有些魔幻,有你想不到,但是没有发生不了的,很多人郁闷,不知道该怎么活,我就觉得就这么活呗,能改变一个井盖就改变一个井盖地活呗,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像老六,曾经也受过骗,受制于人,后来就自己做《读库》,改变不了地球,就改变自己的屋子呗”。
老高快 50岁了,他说不想再折腾了,还是要好好做电影。“之前晃过很多年,做电视剧导演、做记者,还想过做生意、搞房地产,开煤矿……我有几个朋友做这些都挺成功,还说有需要的话,他们来给我投资,我讲,还没到那个份儿上,跟哥们喝酒就行。现在我也一分钱股票都没有买过,我想还是做个电影手艺人吧。”
老高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挺满意,“没有野心了”,他说。曾经被媒体放大的一句话是他自诩为中国最好的商业片导演,他也笑着说 :“那是被放大了,我只是尊重电影规律,最自觉地想找到大多数人共鸣。后来媒体一放大,那干脆是就是吧,骂就骂吧,无所谓了”。对此,他说自己有着普通网友的心态。
获得金马奖之后,有台湾同行问他,“老高,你怎么拍的那么自由啊”!但老高说,做电影,他还要继续努力,没有野心,但还有点虚荣心,“我希望拍几个高票房的商业片,为老板服务,再拍一些有意思的小片子,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