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人好是“陷阱”?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ywl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育小孩是“家庭”的责任,而不是企业或者其他人的。老有所养是培育小孩预期收益的一部分,既然受益人是家长,干嘛要把抚养小孩的责任推给其他人呢?如果认为养育小孩是全社会的责任,女性有薪产假应该是福利,那么长大的小孩,是否应该为社会服务?
  最近看到两则饶有意思的报道,其一是中山大学一郑姓大四女生给国内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发信,呼吁他们要平等用工,取消就业性别限制,解除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女性不公正的要求。另一则消息,是国务院刚通过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此规定增加了对女性职工的保护力度,扩大了企业的责任。
  有理由相信,如果问那位女生对国务院通过这则规定的意见,她定会举双手赞同,殊不知这两者其实存在着因果逻辑关系。事实上,正是对后者的过度倾斜政策,加剧了前者的所谓“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显露。
  男女不同是天生的区别,没必要刻意去抹杀。父系社会开始,家庭和私有财产得以出现,男性由原来主要负责狩猎防卫转向了稳定的农耕工作,而女性则主要负责养育小孩、纺织做饭。现代社会生产率大幅提高,大多数女性也进入了职场,但是她们平均能承受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会比男性差,收入当然也会因此减少。政府硬性规定女性的假期,而不是让人们在家庭内部进行分工选择以及让市场自行调节,企业在招工时,在对劳动强度和对连续工作时间有要求的工种上当然会有针对女性的“歧视”了。
  更何况,养育小孩是“家庭”的责任,而不是企业或者其他人的。老有所养是培育小孩预期收益的一部分,而小孩健康成长,学有所长,父母当然倍感欣慰,这种感情回报也是重要收益。既然受益人是家长,那么干嘛要把抚养小孩的责任推给其他人呢?如果认为养育小孩是全社会的责任,女性有薪产假应该是福利,那么长大的小孩,是否应该为社会服务?这些逻辑,正好坠入了柏拉图理想国的陷阱。
  柏拉图认为国家纷争和灾难的根源在于私有制,正是因为土地财产、妇女儿童等都私有,人们才会争斗不休,因此他主张实行财产和家庭共有制度:“因为他们一切公有,一身之外别无它物,这使他们之间不会发生纠纷。因為人们之间的纠纷,都是由于财产、儿女与亲属的私有造成的。”他的理想国世界,小孩由国家抚养,选择健康强壮的,淘汰体弱的。他们的生活所需由国家供给,集体居住,婚姻也应当由城邦统一安排。并且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生父,不能让他们的母亲认出自己的孩子。
  而同时,柏拉图又是主张男女平等的先驱,他主张给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教育权利,认为男女都可担任同样的社会职务。认为儿童要由国家养育、主张男女平等。柏拉图这些言论放在今天恐怕也是“深得人心”的,但是,要真回到一个柏拉图理想国世界,恐怕没几个人愿意。那些追求所谓“男女平等”的人,只是希望将自己养育儿女的责任转嫁给企业或者社会而已,儿女大了却希望自己有回报。
  既然如此,由家庭自己去安排如何养育儿女才是合理的,没有理由要求企业为此负责。但我同时认为,比由企业负责更为恶劣的是由政府负责。这是因为所谓的由企业负责,企业本身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规避这种成本。比如,招收一个预期要生小孩的女性,估计可以工作3年,那么针对98天产假或者其他的女性假期,企业就可以在薪酬上予以缩减。比如女性月薪本可以5000元,现在只给4500元,另外500元是预备给产假的。
  企业能够规避这些,但政府却不能。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由政府负责养育小孩,负责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费,甚至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所不包,这种福利主义国家也一定会剥夺他的所有。不想坠入柏拉图理想国的陷阱,就必须走出这种“不负责任”的思维模式。
  (摘自《钱经》)
其他文献
人若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这不,一个大男人遭遇了人生中最致命的打击。先是与他一起办公司的合伙人暗中做手脚,把他们苦心经营好几年的公司倒腾一空,携包私逃,留下一个空壳给他。然后是他的妻子,结婚几年,她一直以贤淑形象出现在家人、朋友面前。可是,他竟然意外发现,妻子跟他一位多年的好朋友纠缠在一起。他想都没想,就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失财,失爱,让他悲愤绝望,对朋友对人生充满了怀疑,他开始酗酒、赌博…… 
关键词甲午战争,中日关系,审视角度,历史立场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61-03  关于甲午战争,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却还有万语千言待说。归结起来,大抵可分为“原告”“警察”与“法官”三个维度。  所谓“原告”,是指侧重甚至纯粹站在受害者角度看问题,以苦大仇深的感性化控诉为基本表现形式:控诉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久就显露狼子野心;控诉
在世界电影史上,《音乐之声》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很少能有一部电影的配乐像它一样,传遍世界各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乐人。这也难怪,因为电影的故事和拍摄地点,都发生在音乐之乡——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玛丽亚是一位普通修女,但是活泼好动的性格让她与规范严格的修道院格格不入。一个偶然的机会,玛丽亚成了特拉普上校家的家庭教师。上校总是用军队的方式管教他的7个孩子,因此与子女间隔阂日深。  玛丽亚的到来改变
在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中,美国选择与其他大国一起出兵中国。除了保护侨民的安全外,维护大国荣誉也是美国出兵中国的一个重要考虑。而对这次出兵行动的支持,也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人的大国意识,并明确了他们在远东的大国身份。美国人以国家荣誉的名义支持出兵,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美国人对国家荣誉的理解。在何谓国家荣誉,以何种方式捍卫国家荣誉问题上,美国国内一度出现过分歧和争论:一种声音强调美国的荣誉来自于国内的民
这里所说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情人,而是不合规矩的情人。  聪明的女人不做情人。  作为女人的你,如果爱上一位清雅男子,对方也深爱着你,却跨不过世情的藤蔓,你又不想失去他,那么,做他的情人,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情人的角色,像春天花朵,最短暂,但也最绚烂。那种惊艳,会照亮生命的夜空,华丽灿然,让你感觉此生不枉做一回女人。但你必须生生掐断你的梦,做他身边温柔的小女子,安静地看每一个日出日落,他的世
清末新政伊始,朝臣与东南督抚围绕乡试展期的明争暗斗复杂微妙,远超既有认知。辛丑东南各省乡试最终展期一年,是刘坤一、张之洞立场的体现,是其向清廷坚持己见、对各省串联施压的结果。刘、张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正筹划新政变法,而改科举为新政首务。如辛丑乡试按期举行,则科举新章颇来不及实施,八股旧科举势必再考一科而延续生命,科举改章的落实必然延后。如此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兴学堂等其他新政次第展开。  然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世界的发展有女性不可或缺的功劳。卓越的她们在各自的领域不遑多让,创造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成功与精彩。  但千百年来形成的社会意识,依然是制约她们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无形绳索,这些阻拦和束缚的存在对女性发展来说,是一种遗憾。  换言之,女性引领的“她时代”,依然还在攀登巅峰的路上。  女人≠男人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她与他在生理和心理,语言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影响着处理事
有些话我说出来,是要被女人骂的,但是我又不得不说——在非血缘的亲属关系的处理上,女人需要向男人学习的东西有太多,但即便你抱着一颗谦逊之心学习,终其一生也未必学得会。  现实很清晰:在大多数家庭矛盾中,源自翁婿不和的,远少于婆媳翻脸。这不是说男人就一定比女人智商、情商高。只是,男人更为宽容而已。翁婿、婆媳,如果存在矛盾,其实反映的是对核心资源(女儿/儿子)占有的一种失衡。多年前看过一则古代笑话,说是
谈恋爱那会儿,我妈妈一听说豆豆奶奶是惠安女,倒吸一口气:“惠安女那可是贤惠到国际知名的哦。像你这么个‘除了会教点书,什么都不懂’的女人,可有的受了。”不过,这几年和婆家相处下来,他们家大大小小对我好评如潮,特别是我婆婆,逢人就夸我懂事孝顺。总结一下婆媳相处之道,无外乎如下几点。  1. 为人晚辈,嘴巴甜一点   从小,我妈妈就常说,为人处事,嘴巴甜不吃亏。这一点,豆妈我觉得挺管用。出门时,招呼一声
如所周知,《魏书·食货志》中记载了北魏均田令十五条令文,乃是中国经济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土地法规。然而,史书中有关北魏均田制实施的记载却极其零星,宣武帝时期源怀上表请求在六镇贯彻《地令》(即均田令)的记载可以看做是北魏后期均田制实施的唯一明确记载。不过钩稽分析史料,仍可看到多条能够反映均田制实施的文献记载。与史书中比较模糊的记载相比,西魏及北齐时期的碑铭及敦煌文书中所反映的均田制实施情况更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