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改革作文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加强拓展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基础。现浅谈一下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说的兴趣,增强练笔的欲望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有成就人才的起点,人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就会在这方面下功夫,时间一长,这方面的能力就容易得到提高。所以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搭建“说”的舞台,拟订“说”的计划,激励“说”的实践,使学生愿说、想说,慢慢养成说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中,焕发“说”的热情,形成“说”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焦点访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等到在课堂表演时,“小记者”们一个个胸有成竹。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善思的品质,更挖掘出了诸多的非智力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每次把“说”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或“现场直播”,或即兴评论,或记录活动场面,这便成了作文。此时,学生也就会有成就感,也会从中体会到作文也并非高不可攀。久而久之,写的次数多了,练笔的欲望也就会逐渐增强,长此以往就会有话可说,非得一吐为快,非说不可。
二.广设听的形式,加大练笔频率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其实,听是一个不断地吸收、分析、理解外界事物、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记忆、推理、判断、综合、概括、想象等能力为基础,如果这些能力欠缺,就要广设听的形式。如让学生收听“作文之音”节目,即让学生每天中午安排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展播优秀作文,要求学生听后做作文摘要,写听后感等。再如让一个学生讲故事,其余的学生认真听,用心记,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重新表态。诸如此类,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定能从“听”中获取营养,知识面得以拓宽,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写作的频率加大了,写作的基本功就会逐渐增强,作文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这样学生就爱写作文了。
三.扩大总计范围,增添练笔素材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总计量。常言道:记得旧句子,便成新文章。怎样才能使学生广泛涉取优秀作品呢?关键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阅读品质包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等内容,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也就会去博览群书。诸如文学作品,科普科幻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读物,都可以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阅读范围宽了,练笔的素材也就多了,训练的次数多了,所记的东西消化吸收后就会变成自身的营养。也只有像蜜蜂一样广采博吸,才能丰富文章的语汇、生动文章的表述、灵活写作的思路,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来。
四.翻新写的花样,提高练笔的质量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写两篇摘记,一篇仿写或读后感。为了使学生练笔收到实效,我对学生的作品采取多种方式改评。如学生互改、教师精批细改、抽样改、集体评改等,并对学生的文章施以“绿色”评语,学生见之,其乐融融,都为自己的进步而兴奋,写作的积极性也真正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仅愿写,而且想写。三年下来,累计积累达五万字左右。通过量的积累必然会达到质的飞跃。同时,我还要求学生不断翻新写的花样,做到有要求,但不苛求。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不受题材、体裁的限制,特别是仿写,只要不是照抄原文即可。只在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用真切的境、至纯的情,直面社会,拥抱生活,开启学生写作的智慧之门,他们就会登堂入室,渐进佳境。
总之,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夯实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功,积极拓宽思路,加强写作指导,循序渐进,就能把这出重头戏唱好,获取作文教学的丰硕成果。
邓淑芳,教师,现居贵州德江。
一.培养说的兴趣,增强练笔的欲望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有成就人才的起点,人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就会在这方面下功夫,时间一长,这方面的能力就容易得到提高。所以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搭建“说”的舞台,拟订“说”的计划,激励“说”的实践,使学生愿说、想说,慢慢养成说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中,焕发“说”的热情,形成“说”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焦点访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等到在课堂表演时,“小记者”们一个个胸有成竹。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善思的品质,更挖掘出了诸多的非智力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每次把“说”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或“现场直播”,或即兴评论,或记录活动场面,这便成了作文。此时,学生也就会有成就感,也会从中体会到作文也并非高不可攀。久而久之,写的次数多了,练笔的欲望也就会逐渐增强,长此以往就会有话可说,非得一吐为快,非说不可。
二.广设听的形式,加大练笔频率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其实,听是一个不断地吸收、分析、理解外界事物、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记忆、推理、判断、综合、概括、想象等能力为基础,如果这些能力欠缺,就要广设听的形式。如让学生收听“作文之音”节目,即让学生每天中午安排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展播优秀作文,要求学生听后做作文摘要,写听后感等。再如让一个学生讲故事,其余的学生认真听,用心记,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重新表态。诸如此类,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定能从“听”中获取营养,知识面得以拓宽,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写作的频率加大了,写作的基本功就会逐渐增强,作文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这样学生就爱写作文了。
三.扩大总计范围,增添练笔素材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总计量。常言道:记得旧句子,便成新文章。怎样才能使学生广泛涉取优秀作品呢?关键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阅读品质包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等内容,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也就会去博览群书。诸如文学作品,科普科幻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读物,都可以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阅读范围宽了,练笔的素材也就多了,训练的次数多了,所记的东西消化吸收后就会变成自身的营养。也只有像蜜蜂一样广采博吸,才能丰富文章的语汇、生动文章的表述、灵活写作的思路,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来。
四.翻新写的花样,提高练笔的质量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写两篇摘记,一篇仿写或读后感。为了使学生练笔收到实效,我对学生的作品采取多种方式改评。如学生互改、教师精批细改、抽样改、集体评改等,并对学生的文章施以“绿色”评语,学生见之,其乐融融,都为自己的进步而兴奋,写作的积极性也真正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仅愿写,而且想写。三年下来,累计积累达五万字左右。通过量的积累必然会达到质的飞跃。同时,我还要求学生不断翻新写的花样,做到有要求,但不苛求。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不受题材、体裁的限制,特别是仿写,只要不是照抄原文即可。只在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用真切的境、至纯的情,直面社会,拥抱生活,开启学生写作的智慧之门,他们就会登堂入室,渐进佳境。
总之,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夯实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功,积极拓宽思路,加强写作指导,循序渐进,就能把这出重头戏唱好,获取作文教学的丰硕成果。
邓淑芳,教师,现居贵州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