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材其实是一个美的集合体,但因“功利”二字作祟,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方法、模式”,把美的整体不断支离。要想使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主战场,本文拟从“美读感知美、正确观念鉴赏美、说写创造美”三个维度,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育;有效渗透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不单单要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无疑是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席勒所说:“如果要把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其实综观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她本身就是一个美的集合体,教材中无处不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美的素材,使学生在学习中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效。
  那么,怎样才能使美寓于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呢?我觉得老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借助美读感知美。
  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是直观感知,是学生悦目、悦耳、悦心的审美感受。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受知识、思维、鉴赏能力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往往处在“处美而不知美”的境地之中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真正发挥“引”的作用,利用各种方式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而我觉得美读无疑是调动各种感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美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所谓“美读”就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读,声情并茂的读。正如朱自清所说“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而且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在读中体味文学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的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比如在教授《兵车行》时,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出征时妻离子散,撕心裂肺的场面,体悟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思想。首先,借助名家配音朗读,在震撼人心的音乐和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让学生调动视、听感觉,初步体会出征时的悲壮美。然后采用自由读、学生个别读、齐读、读后互评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意境,从而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美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意蕴得到初步挖掘。
  第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正确鉴赏美。
  感知美是前提和基础,但是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还不是很强,要想使语文教学真正发挥美育作用,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首先要告诉学生,文学作品形象的美丑定性,我们不仅要关注到形象的外在美,更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不禁使我想到苏教版必修四中《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丑形内美”的典范。这时教师就要好好引导,这位有着“奇丑脸”“蠢笨表情”的敲钟人,其实他是在捍卫美,他的善良、真诚其实是大美。同时,审美观念的确立我们老师不能把自己固有的观念强加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会。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妨利用小组的力量,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进行智慧的碰撞,共同形成对每个共识。而老师主要当好监督员,及时拨正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学生定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为正确鉴赏美打好基础。
  第三、狠抓“说”“写”创造美。
  现在的语文课堂美育的渗透可谓少之又少,细究无非是“功利”二字作祟。语文课堂上“解题思路、方法引领”是主阵地,一篇美的作品被支离成重点字词,写作特色,难得的“形象美、意境美”也被教师一带而过或包办代替。所以要在语文课堂上实施语文的美育功能,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不能让老师的阅读鉴赏代替学生的阅读鉴赏,教师要成为鉴赏美创造美的引导者和引路人。把课堂的阵地还给学生,积极鼓励,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创造美的自由空间,而不是被“应试”束缚。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狠抓“说”“写”,创造美。
  首先,“说”,教师要对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等做指导,张开嘴巴,讀得悦耳、动情、和谐。就拿文言文教学来说,课堂不应支离破碎成简单的文言词语,而是在抑扬的读说中,让学生说出文言文中的形式美、节奏美和句式美。《鸿门宴》,刀光剑影,读来回肠荡气;《项脊轩志》,字字真情,读来让人泪湿青衫。
  其次,“写”,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训练,让学生揣摩文章的语言表述、结构安排等,然后把它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比如《原毁》,作为唐宋八大家中论辩文的典范,对比是本文的主要说理方法,古今对比,说理透彻。学生可以把这一写作技巧用到议论文写作中,由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形式。
  所以在感知美的基础上,由正确的审美观念做保障,切实落实有效的“读写”,一定会使学生真正享受美育的功效。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不同人有不同的做法,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必修课本、读本甚至练习中的文章阅读都有丰富的美的元素,我们教师要不断挖掘,潜移默化地渗透。因为美育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李春光.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2)
其他文献
聚丙烯纤维低弹模混凝土以其优良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成为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大坝防渗墙采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聚丙烯低弹模混凝土的强度、塌落度特性进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效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现阶段教师教学中,致力于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最大程度的内化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本文从高效课堂内涵入手,对问题式导学案教学法和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提升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教学法  1.高效课堂内涵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摘 要】结语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是画龙点睛的作用。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的历史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多,有时甚至只有几句话,却关系着整堂课的成功和完美与否。结束语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毕思不断、言尽意不完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结束语;基本要求;案例  作为中考科目,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在长期的习惯思维之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且被误解为一门枯燥的学科
摘 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和不同需求,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学生 个性发展 主体意识 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仅有教师的积极性,缺乏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对知识、技术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引导,体育教学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
5月15~16日,丹尼斯克第二届果汁加工研讨会在上海龙柏饭店成功举行,约有70位来自海升、恒兴、通达、中鲁、汇源等果汁加工商的骨干人员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围绕果汁加工
函数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效果显著。数列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研究一些数列问题,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数列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求
在2007年,中国的乳品市场上掀起了一场讨伐“乳糖不耐症”的战役,其中伊利公司的“营养舒化奶”作为国内第一款可有效解决饮奶过程中“乳糖不耐受”问题的高水解率低乳糖牛奶脱
【摘 要】十九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此形势之下,各类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都达到了欧洲文学的巅峰时期。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繁荣状态,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形式,对英国经典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进行了重新的评估。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对19世纪英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加以深入的了解与分析,这样既能丰富生态批评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运用,还能够进一步使人们从文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课程,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众所周知,学好初中数学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初中数学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多动手,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目前运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方法就是提问法,该方法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法
【摘 要】探索数学分析的有效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兴趣,也能为其它数学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讨论了大学生数学分析的学习现状,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数学分析的课程特点对大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力图为大学生学习数学分析提供有效的借鉴与方法。  【关键词】数学分析;有效学习;学习动机;数学文化  数学分析是数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数学专业学生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