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1日,第十四届世界交通大会在同济大学开幕,来自世界80余个国家的10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世界交通研究会主席、日本中部大学教授Yoshitsugu Hayashi,世界交通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Manfred Boltze,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等与会。大会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交通与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方守恩主持。
裴钢在致辞中提到,近几十年来,中国交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世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高铁就已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底蕴深厚,以童大埙、朱照宏、林秀贤、杨佩昆、姚祖康等老一代学者为代表,他们的努力耕耘开创了同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辉煌,使之成为中国交通与运输领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主要发源地。同济培养的人才就包括今天与会的汪光焘、庄少勤、顾伟华等;同济大学也在虹桥枢纽工程、洋山深水港、潜珠澳大桥、外环隧道等重大工程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裴钢表示,把大会举办权交给同济,是对我们的信任,同济将竭尽全力办好大会。他希望,每场论坛都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希望大会能给世界交通的新发展贡献智慧。
吴忠泽表示,中国交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交通科技的不少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核心关键技术的集成、科技成果与交通人文、管理科学的集成等水平都有待提高;他说,大会也吸引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与会,希望大家一起为中国智能交通等献智献策,同时分享中国交通发展的经验,为世界交通升级作出贡献。
庄少勤介绍,上海2040规划中对交通的规划是,以上海人民广场为圆心,100公里为半径,包括太仓、昆山、苏州、嘉兴、平湖、嘉善等都将与上海形成紧密协作圈;郊区到中心城区,更方便更快捷;将建成全球慢行交通标杆城市,“交通慢行系统规划就是由我们同济主持。”
Yoshitsugu Hayashi表示,我们把GDP与土地、能源结合起来讨论交通,这方面上海是座了不起的城市,上海创新地让虹桥交通枢纽连接高铁、机场和城市交通,20年里织成600公里的地铁网络更是一个奇迹。他表示,期待大会取得更多成果,比如交通如何帮助世界应对老龄化、改善农村生活、帮助贫困地区儿童等。
大会邀请了世界银行负责交通与通信业务主管Jos e Luis Irigoyen、原中国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作大会报告。Jas e Luis Irigoyen在题为“理想交通系统与现实的关系”中指出,世界交通发展方向将受到人口、全球化、快速城镇化、信息技术及气候变化等五大要素的影响。以人口为例,世界一半的人将在2030年成为中产阶级,交通需求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总体趋势,他们的交通需求如何满足;还有,世界广大贫困地区的交通问题等等都会影响交通发展的走向。
汪光焘在《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城市交通》中呼吁尽快建立《城市交通学》。他说,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单纯依赖某一种交通形式解决城市病,如大力发展公交、轨道交通等都已经证明不可行,我们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他说:“基于工程学视角的交通规划和管理的理论,难以应对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交通要以战略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理论和方法上创新。”他指出,要从人的就业、生活需求出发,结合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以技术为核心,综合经济、社会、人文等学科研究,建设可持续的高效、安全、低耗(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交通学科,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据了解,本次世界交通大会有包括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在内的近2000名代表,将在6天里讨论“综合交通运输”“货运和物流”“交通运行、管理和控制”“行为与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经济与财政”“交通、土地使用与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与政策”“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交通”等8大议题;会议每天分四大板块,39个分会场,将举行231场技术讨论会,来自世界80余个国家的代表提交了1153篇论文;大会还将举办28个特别论坛,3个主旨论坛。闭幕式上,将邀请分会主席介绍各自讨论的成果,同时宣布2019年世界交通大会的举办地。
7月10日,大会就举办了世界青年交通大会及国际交通安全学术研讨会,交通领域的诸多热点问题都成为讨论的话题。大会还安排了技术参观,上海市的一些重大工程如洋山深水港、崇明长江桥隧、虹桥交通枢纽、上海市道路交通控制中心、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及同济大学交通研究基地都在名单之列。
裴钢在致辞中提到,近几十年来,中国交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世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高铁就已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底蕴深厚,以童大埙、朱照宏、林秀贤、杨佩昆、姚祖康等老一代学者为代表,他们的努力耕耘开创了同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辉煌,使之成为中国交通与运输领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主要发源地。同济培养的人才就包括今天与会的汪光焘、庄少勤、顾伟华等;同济大学也在虹桥枢纽工程、洋山深水港、潜珠澳大桥、外环隧道等重大工程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裴钢表示,把大会举办权交给同济,是对我们的信任,同济将竭尽全力办好大会。他希望,每场论坛都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希望大会能给世界交通的新发展贡献智慧。
吴忠泽表示,中国交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交通科技的不少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核心关键技术的集成、科技成果与交通人文、管理科学的集成等水平都有待提高;他说,大会也吸引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与会,希望大家一起为中国智能交通等献智献策,同时分享中国交通发展的经验,为世界交通升级作出贡献。
庄少勤介绍,上海2040规划中对交通的规划是,以上海人民广场为圆心,100公里为半径,包括太仓、昆山、苏州、嘉兴、平湖、嘉善等都将与上海形成紧密协作圈;郊区到中心城区,更方便更快捷;将建成全球慢行交通标杆城市,“交通慢行系统规划就是由我们同济主持。”
Yoshitsugu Hayashi表示,我们把GDP与土地、能源结合起来讨论交通,这方面上海是座了不起的城市,上海创新地让虹桥交通枢纽连接高铁、机场和城市交通,20年里织成600公里的地铁网络更是一个奇迹。他表示,期待大会取得更多成果,比如交通如何帮助世界应对老龄化、改善农村生活、帮助贫困地区儿童等。
大会邀请了世界银行负责交通与通信业务主管Jos e Luis Irigoyen、原中国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作大会报告。Jas e Luis Irigoyen在题为“理想交通系统与现实的关系”中指出,世界交通发展方向将受到人口、全球化、快速城镇化、信息技术及气候变化等五大要素的影响。以人口为例,世界一半的人将在2030年成为中产阶级,交通需求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总体趋势,他们的交通需求如何满足;还有,世界广大贫困地区的交通问题等等都会影响交通发展的走向。
汪光焘在《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城市交通》中呼吁尽快建立《城市交通学》。他说,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单纯依赖某一种交通形式解决城市病,如大力发展公交、轨道交通等都已经证明不可行,我们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他说:“基于工程学视角的交通规划和管理的理论,难以应对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交通要以战略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理论和方法上创新。”他指出,要从人的就业、生活需求出发,结合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以技术为核心,综合经济、社会、人文等学科研究,建设可持续的高效、安全、低耗(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交通学科,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据了解,本次世界交通大会有包括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在内的近2000名代表,将在6天里讨论“综合交通运输”“货运和物流”“交通运行、管理和控制”“行为与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经济与财政”“交通、土地使用与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与政策”“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交通”等8大议题;会议每天分四大板块,39个分会场,将举行231场技术讨论会,来自世界80余个国家的代表提交了1153篇论文;大会还将举办28个特别论坛,3个主旨论坛。闭幕式上,将邀请分会主席介绍各自讨论的成果,同时宣布2019年世界交通大会的举办地。
7月10日,大会就举办了世界青年交通大会及国际交通安全学术研讨会,交通领域的诸多热点问题都成为讨论的话题。大会还安排了技术参观,上海市的一些重大工程如洋山深水港、崇明长江桥隧、虹桥交通枢纽、上海市道路交通控制中心、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及同济大学交通研究基地都在名单之列。